[聯晚]介紹台灣棒球 首本英文書出版
介紹台灣棒球 首本英文書出版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
王建民的優異表現,讓美國認識台灣,不過台灣棒球不只有王建民
!一位球迷自行收集資料,出版了第一本台灣棒球史的英文專書「
Playing in Isolation;a history of base-ball in Taiwan」,
最近在美國正式上架。細數台灣棒球百年來點滴,要讓外國人明白
台灣的棒球文化和歷史,王建民
正是來自這樣的一個環境。
首支球隊 1900年
作者盂峻瑋是樹德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助理教授,他將全書分
為七個章節,從日據時代棒球引進台灣開始寫起,時空橫跨百餘年
到2006年為止。
很多人瘋棒球,卻不知台灣棒球起源,盂峻瑋說,1900年初的日據
時代,當時稱為總督中學的建國中學,成立了台灣第一支棒球隊,
在日本政府的同化政策下,台灣人開始打棒球。
紅葉金龍 輝煌年代
書中也詳細記錄台灣棒球最輝煌一頁,就是50年代的紅葉、金龍少
棒隊。盂峻瑋說,台灣光復後,棒球發展越來越熱,尤其紅葉少棒
隊打敗來訪的日本隊, 1969年,金龍少棒隊又獲得威廉波特世界
少棒冠軍,燃燒起台灣三級棒球的熱潮,而且當時台灣逐漸在國際
上被孤立,棒球隊的爭光也替民族自信心打了強心針。
少棒選手 不少超齡
盂峻瑋也說,許多小球隊都是以出國比賽為目標,當時獲得冠軍的
小球員還可應邀到美國大使館作客、吃西餐,開足眼界。還有華僑
開車一、二十小時來看比賽,甚至一塞七、八千元美金給領隊。
台灣也因此進入少棒、青少棒、青棒的三冠王時代,不過書中也公
開秘辛,台灣雖在31次的威廉波特少棒賽中,奪得17次冠軍,但不
少小球員早已「超齡」。
因為當時原住民及偏遠地區常會晚報戶口,因此這些名義上12歲的
選手,實際上都大個一、兩歲,最多的還大上5歲,等於是高中生
打國小生。
職棒簽賭 傷害很大
書中也談到了讓職棒元氣大傷的簽賭案,盂峻瑋還訪問了一些曾涉
入簽賭的時報鷹、三商虎球員,球員也坦承,一開始抱持的心態,
放水只是「幫朋友一個忙」,沒想到全隊都被牽連。
不怕台灣球迷覺得不舒服,盂峻瑋認為作學術研究,就是要呈現正
負面的事實,不能單方面宣傳豐功偉業。盂峻瑋也說,越來越多台
灣球員在美國大小聯盟發光,像是王建民、曹錦輝、郭泓志等人,
都是少棒出身,也希望透過這本書,讓美國人更瞭解台灣棒球的發
展歷程。
4年功夫 一手包
棒球是台灣人的驕傲,但是介紹台灣棒球史的書卻不多,更沒有英
文專書。盂峻瑋憑著一股熱情,翻日據時代的「台灣日日新報」找
資料、掏錢向中央社買照片版權,連出版社都是自己聯絡。
美國每年都有差不多一百本棒球新書上市,不過熱愛棒球的台灣,
著墨在棒球史的書籍卻不多。盂峻瑋說,他因為看到美國出版了澳
洲棒球史,心想非棒球強國的澳洲都有專書,於是決心為台灣棒球
寫史。
盂峻瑋花了四年收集資料和寫作。為了找尋早期棒球資料,他找到
日據時代的報紙,請人翻譯,光復之後的報紙更是讓他翻到眼花。
他還花了幾萬元向中央社購買許多歷史照片的使用版權,再花錢請
人潤飾英文,讓他覺得比寫一篇論文登上學術期刊困難多了。
書名「Playing in Isolation」由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出版社所取
,也很貼切的傳達台灣在國際孤立的現實情境下,發揮棒球榮耀的
歷程。
目前這本書並沒有中文版,但有球迷透過部落格向盂峻瑋打聽。盂
峻瑋說,「或許出書連買照片的錢都賺不回來」,但他希望國外球
迷,看見台灣這座孤島,如何靠著棒球發光發熱。
【2007/06/02 聯合晚報】
--
我的相簿 歡迎參觀
http://www.wretch.cc/album/lionjin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2.186.198
wikibaseball 近期熱門文章
PTT體育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