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職棒為什麼不找厲害的心理師當教練

看板BaseballXXXX作者 (Xian)時間1小時前 (2025/09/28 12:47),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在太平洋聯盟展開激烈優勝爭奪戰的軟銀,本季雖然因主力陸續受傷,在開季一度沉淪在墊 底,但靠著中生代與年輕球員們的奮戰,逐漸重拾步調,朝聯盟連霸邁進。在重壓之下依然 能夠奮勇奔馳的球員們,其背後,正有著本季新加入的「心理表現教練」伴元裕的努力。這 位在各式運動領域累積多年經歷的心理訓練教練,今年40歲,正為球隊注入一股新風。(時 事通信福岡支社編輯部 入部渉) 改變的板凳氛圍 在運動領域中,向來強調「心・技・體」三要素的均衡養成。以職棒來說,負責「技」的是 打擊教練、投手教練;負責「體」的是體能訓練師、針灸師;那麼,專精於「心」的,就是 心理訓練師。然而,在職棒界內,專職於心理的教練長期駐隊仍屬罕見。今年軟銀自春訓起 便以「心理表現教練」的名義,邀請伴加入。 主管球團戰略的城島健司Chief Baseball Officer(CBO)表示:「去年奪冠之後,並不代 表就照舊,而是要持續挑戰新事物的姿態。」這種不甘現狀的態度,為球隊吹進了一股全新 的風氣。 五月,戰績還在負債7的低潮時期,應首脳陣要求,伴正式進入比賽板凳席。除了在比賽進 行中即時傾聽球員相談,攻守交替時也會在板凳前迎接,得分時更會與全隊一同慶賀。「從 5月3日進板凳席以來,(經過夏季)板凳的氛圍明顯好轉。即使先失分,也能營造出『馬上 要追回來』的氣氛。能夠創造這種氣氛的是球員們自己,我覺得非常厲害。」伴如此強調。 如今,已成為球隊不可或缺的一環。 「不要把機會當成機會」 伴專攻的「表現心理學」,白話來說,就是研究「在數萬人注視下,要如何調整心理狀態才 能發揮最大能量」。以打者為例,就是在面對壓力巨大的得點圈打席時,如何整理心情,並 轉化為下一次的養分。 26歲的外野手山本惠大,身為第四年入團的育成選手,本季取得支配下合約。隨著主力因傷 缺陣,他也獲得一軍出賽機會,成為備受期待的潛力股。7月因擊球能力受到肯定,被排在 第五棒,但多次在得點圈機會時未能建功。8月2日的比賽,他在第四打席敲出一支陽春砲, 但首局關鍵機會卻擊出雙殺打。賽後,他與伴交談,並在受訪時抬起頭如此說: 「因為打不出來,其實心理壓力很大。(和伴教練談的重點是)不要把機會當成機會。下一 次若自己是得點圈輪到的打者,就跟伴教練約定,看著他的臉。從下一次開始結果一定會不 同。」 「撐不下去」的起點 伴走上心理訓練教練之路的契機,來自於新卒進入一家商社的經歷。在作為商務人士的過程 中,他發現「心態」會直接影響工作表現。 「每天以『今天要做到什麼程度』的心態去挑戰,就能完成好工作;若只是想『快點過完吧 』,就絕對不會有好成果。」再加上他本身曾是網球選手,因而對運動心理學產生了興趣。 之後,他在7年後離職赴美,進入科羅拉多州丹佛大學研究所進修,2017年修業完畢。剛起 步時,案子極少,「真的窮得快吃不下飯」。因此也接受企業領域的心理技能培訓工作。 在運動範疇,他涉獵的領域包含:心理素質直接影響發揮的網球、高爾夫;需激烈身體對抗 的拳擊、相撲;甚至足球領域,曾擔任日本代表DF谷口彰悟所屬的卡達阿爾拉揚隊,以及J2 千葉俱樂部的心理教練。 小久保監督的高度肯定 在此背景下,他心中不斷浮現:「棒球與自己專業的相性應該不錯,如果能在棒球界發揮作 用就好了。」因緣際會之下,本季加入了軟銀。 在小久保裕紀監督領銜,以及眾多實績豐富的選手、工作人員雲集的菁英團隊中,他的經歷 顯得格外異色,但適應之快超乎想像。「(簽約時)高層特別告訴我,要尊重球員個人的自 主嘗試。這和我的理念完全一致。即便有些球員另外有合作的心理教練,只要本人沒主動來 找我,我也不會過度介入。」這種不將想法強加於人的姿態,也是獲得球員信賴的一大原因 。 對伴教練的工作最為肯定的,不是別人,正是小久保監督。「(伴教練)在球隊內非常發揮 功能,能夠作為我們與球員之間的緩衝角色。」他如此強調。進入到9月,太平洋聯盟的例 行賽進入最終直道。每一戰壓力愈發沉重,如今正是伴教練展現真本領的時刻。 (2025年9月3日刊載) -------- 日職我記得很多隊都有相關的, 海星也有心理諮詢的, 不過進板凳區的應該沒有(?) https://bit.ly/3KHO2uO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6.223.8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seballXXXX/M.1759034839.A.C19.html
文章代碼(AID): #1esBtNmP (BaseballXXXX)
文章代碼(AID): #1esBtNmP (Baseball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