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文章] 持續進步的林哲瑄

看板CHLin作者 (小P沒有大大)時間14年前 (2010/08/14 13:51), 編輯推噓1(105)
留言6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一點小討論, Month BA G AB R H 2B 3B HR RBI BB SO SB CS OBP SLG OPS BB/SO April .239 18 67 7 16 0 0 1 7 11 14 5 2 .363 .284 .646 .785 May .298 28 104 18 31 4 0 1 7 16 15 2 6 .397 .365 .762 1.067 June .207 21 82 16 17 2 0 0 6 11 9 1 1 .313 .232 .544 1.222 July .294 28 109 19 32 5 4 0 10 16 17 8 0 .403 .413 .816 .941 August .385 10 39 16 15 3 0 0 2 10 2 4 2 .520 .462 .982 5 林哲瑄的打擊型態從他的BB/SO就可以看得出來,他的耐心程度是目前國內少見的 外野手,雖然國內的球迷對於他的強肩俊足印象深刻;但從他這一季的表現看來, 本壘板紀律更是他將來長打是否能夠長出來的最主要基石。 從他七月以來的成績來看,突然蹦出的4支3壘安打更是一種跡象,至於這個月更 是把他的特性發揮到極致;讓他整體的數字看起來很漂亮。 但也許他仍要證明一些東西。 BA AB R H 2B 3B HR RBI BB SO OBP SLG OPS Runners On .239 180 76 43 5 2 2 32 31 28 .367 .322 .689 Bases Empty .308 221 0 68 9 2 0 0 33 29 .407 .367 .773 小聯盟的壘上有人時的數據通常會是被看待當prospect遇上更刁鑽或程度較高的投 手時,他們的應對能力,為什麼這麼說?從另外一組數據看: BA AB R H 2B 3B HR RBI BB SO SB CS OBP SLG OPS vs Left .234 111 23 26 4 2 0 7 20 18 5 6 .366 .306 .672 林哲瑄面對左投的部分他是較差的,當面對較多的變化球雖然仍有一定的耐心,但 如何有效擊中球是他8月之後,甚至明年要去證明的問題。 但他和蔣智賢仍然是POR第二年輕的打者(鷹俠躺在7-DL中);在今年即將結束的日子, 也許對他而言,去冬聯練一下打擊也不錯。 畢竟外野手對球隊貢獻最大的仍然是打擊。 明年對他會是最重要的一年,畢竟也是時後證明他能進40-man的年度了。 ※ 引述《DavidCooper (匪貓)》之銘言: : 去年哲瑄的在高階一A的年終打擊成績,受到季初因觸身球休息所引發的低潮影響,整體 : 看來不是很理想。或許是球團肯定他在後面4個月的穩定表現,哲瑄今年開季升上AA。剛 : 開始的6場比賽,他可以說是火力全開,但之後發現不適應AA投手的配球模式,出現了小 : 低潮,打擊率一度掉到2成以下。在跟打擊教練討論研究,以及練習後,哲瑄的打擊率從 : 五月中至今都是很穩定的維持在2成5~2成7之間... : 台灣農場報報 : http://milbtw.blogspot.com/2010/08/blog-post_10.html#mor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210.105.46 ※ 編輯: prosta 來自: 218.210.105.46 (08/14 13:52) ※ 編輯: prosta 來自: 218.210.105.46 (08/14 13:53) ※ 編輯: prosta 來自: 218.210.105.46 (08/14 13:53)

08/14 14:33, , 1F
本壘板紀律XD 是故意取笑遊戲的翻譯嗎?
08/14 14:33, 1F

08/14 14:50, , 2F
1樓~呵呵~反正知道我指哪一種遊戲就好:P
08/14 14:50, 2F

08/14 15:00, , 3F
說實話 你講那個什麼壘上有人的數據 我還是第一次聽
08/14 15:00, 3F

08/14 15:12, , 4F
感謝樓上提醒,我引用資料比較少,有興趣可以追game log
08/14 15:12, 4F

08/14 15:13, , 5F
然後注意Lin的打擊時的消耗球量(Right vs Left)
08/14 15:13, 5F

08/14 15:19, , 6F
以及如何提升他的plate coverage的能力
08/14 15:19, 6F
文章代碼(AID): #1CPYxpV1 (CHLin)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CPYxpV1 (CH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