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下壓力與抓地力的差別

看板FORMULA1 (F1 賽車)作者 (Kobe for Ever & Ever)時間17年前 (2007/08/06 20:09), 編輯推噓4(409)
留言13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SniperF (海苔人)》之銘言: : ※ 引述《NewPower (ㄚ伯)》之銘言: : : 各位版友好 : : 昨天看賽前報導 : : 聽到主持人提到兩個名詞 : : 「下壓力」與「抓地力」 : : 我搞不太清楚這兩者的差異所在 : : 想請版友幫忙說明 : : 在此先行感謝您的熱心!謝謝! : 下壓力是"空力套件所產生的力", : 抓地力指的是"輪胎與地面的摩擦力"。 : 基本物理公式 F=μN, ( F-摩擦力,μ-摩擦係數,N-正向力。) : 正向力簡單的說就是垂直於地面的力的總合, : 主要由"車輛本身的重量"跟"下壓力"所構成。 : 故,摩擦力 = 摩擦係數 × ( 車輛受的重力 + 下壓力) : 所以摩擦力跟正向力為"正比關係"。下壓力越大,摩擦力也越大。 ㄟ...這裡不是物理版.. 所以簡化成F=μN OK啦...XD 不過應該說成摩擦力根所受到的正向力有正相關<==這樣就不會被挑語病了XD 簡單來說勒.. 下壓力就是整輛塞車可以產生的所有像"下"的力量總合 包含了車子本身重量根空氣力學產生的下壓力 抓地力就是地板能夠提供輪胎的摩擦力,這個力量用來給賽車產生加速度(包含側向) 所以顧名思義,抓住地板的力量 就是抓地力 而賽車要有更好的性能 一定要有更大的加速度 也就是說 起跑更快, 煞車更靈敏, 轉彎更銳利 所以跑起來時間越短 要達到更大的加速度 根據F=ma, 除了增加下壓力(抓地力)以外,也要避免質量的增加 所以增加車身重量雖然增加了下壓力,但是質量增加, 因此不是好方法 所以最好的增加下壓力方法就是空力套件, 在盡量不影響質量的情況下大大增加了下壓力 賽車的那些wings, diffuser等等都是增加下壓力的空力套件 不過話說下壓力也有缺點 一班來說, 能夠產生越大下壓力的空力套件 其所產生的阻力也越大 因此下壓力根極速也就成了魚與熊掌的狀態... 車隊的技師也要根據賽道的特性來設計車輛的下壓力 (不過通常都是電腦算的XD) 類似Monza或是以前的Hockenhiem(亂拼)就是高速賽到 下壓力設定小以取得尾速 相對的, Monaco就是個典型的低速賽道, 用最大下壓力的設定來取得低速彎的優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8.62.77

08/06 20:31, , 1F
抓地力也和輪胎的配方也有關,就是F=uN中的u
08/06 20:31, 1F

08/06 21:12, , 2F
感謝各位熱心版友的解說!謝謝!
08/06 21:12, 2F

08/06 21:41, , 3F
不過昨天比賽林講的意思應該是指懸吊設定影響的抓地力?
08/06 21:41, 3F

08/06 23:13, , 4F
彈跳會影響接地的時間 抓地狀況就變了 越軟越貼地
08/06 23:13, 4F

08/06 23:14, , 5F
但是卻沒反有較好的高速彎表現 越硬則相反 很癲 卻好控
08/06 23:14, 5F

08/07 01:23, , 6F
玩F1遊戲的感覺,越硬越"敏感", 反應快但不好控制, 軟
08/07 01:23, 6F

08/07 01:24, , 7F
的話車子變"頓頓"的,不過不容易失控 但是這還要配合
08/07 01:24, 7F

08/07 01:24, , 8F
Damper的設定,會影響彈簧彈跳的速度
08/07 01:24, 8F

08/07 01:27, , 9F
至於T大說的軟,應該比較類似Damper的軟, 懸吊彈簧的
08/07 01:27, 9F

08/07 01:27, , 10F
軟比較類似避震行程長短的改變 越硬行程越短
08/07 01:27, 10F

08/07 10:54, , 11F
就像鄧公常說的:"需要多一點Mechanical抓地力的賽道"
08/07 10:54, 11F

08/07 10:55, , 12F
ex:magny cours,和本站
08/07 10:55, 12F

08/07 11:37, , 13F
懸吊設定多在一些很需要Traction的賽道 相當Tricky~~
08/07 11:37, 13F
文章代碼(AID): #16jm-8MA (FORMULA1)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6jm-8MA (FORMUL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