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轉錄]Re: [問卦] 為什麼F1賽車沒人甩尾
看板FORMULA1 (F1 賽車)作者raei22 (天平高處不勝寒)時間14年前 (2011/05/24 00:27)推噓19(19推 0噓 7→)留言26則, 19人參與討論串3/3 (看更多)
: ※ [本文轉錄自 Gossiping 看板 #1DsHqUg0 ]
: 看樓主被噓這麼慘,又沒有幾個噓文講到重點
: 來跟大家釋疑一下好了
: F1是圍場類型賽道,一圈5~6公里,30個以內彎角,一圈一圈繞
: 車手在短時間內就可以繞完一圈,在開放練習的時間內一圈圈作練習
: 現代的F1賽事,甚至有的車隊有錢到自己就有賽道模擬器
: 車隊在訓練車手時,就讓車手一圈圈像打電動一樣練習
: 這跟經常使用甩尾作為技巧的WRC本質上不同
: WRC一個分站下來大約有數個"路段",每個路段大約30~50公里
一般每個賽段(Special Stage)是1x或2x公里,30公里以上就算特別長的賽段了
近年來看過最多是4x公里,特例&紀錄
: 每個路段都是從路段的起端跑到終端(像淡水-輔大)
: 然後接下一個路段繼續跑(像淡水-輔大"台北"段跑完,接迴龍-楊梅"桃園"段,然後新竹段)
: 因此,車手沒有辦法像F1車手一圈一圈每個彎角全部熟記,把懸吊+空力調整到位
: 只能參考賽會提供的資訊,以及車隊勘查的結果
賽段勘查/筆記製作是車手自己下去跑,跟副駕駛用低速把賽道逛過一遍
依據自己的經驗,當下判斷/報出這個彎的資訊,給副駕駛記錄 (就是這麼神)
去年有跑的賽段就比較輕鬆,修改一下就好,還可以拿影片熟悉
: 實際競賽時就由副手拿著比記本,每到一個彎之前就報"速度多少,檔位幾檔"
: 然後因為也不知道彎道實際的樣子,沒辦法"外-內-外"走最快路路線
WRC裡面的前幾位車手,都是在走最快路線...有看onboard就知道,是在拼命的...
因為pace note已經非常詳細了,彎道除了報"速度"以外
嚴格來說是報"檔位"而已,但是檔位不夠細,所以後面會加上+或-輔助,例如
4+唸做four plus ,代表過彎速度在4檔的較高速段
4-唸做four minus,代表過彎速度在4檔的較低速段
還有分長短跟變曲率彎
long:長彎,要彎比較久才出彎
short:短彎,車子一甩就過
tighten:彎道會越來越彎
加上車手的經驗與技術,這樣就足夠了,沒有甩尾是為了看清楚apex這種事情...
(基本上車子斜著走(漂移)跟正常行駛的視野也沒差多少吧)
拉力賽過彎的步驟跟一般賽道賽事很類似:
煞車進彎→等速區段(泛指彎內小修正區域)→油門一拜出彎(當然F1油門要細膩點才行)
看不到apex的長彎,只不過是"等速區段"比較長而已,跟賽道上的長彎短彎一樣
車手成績主要的差別,除了車輛性能以外,在於誰修正的少、犯的錯誤少、
誰煞車點抓的比較準、在那些必須順暢接連切過的連續彎道誰比較smooth
WRC每個頂級車手都是全力在拼,沒有不堪到"不知道彎道實際的樣子"...
: 這時最有效率的跑法就是原PO問的甩尾的跑法了
: 先把車頭轉向過度進去就能提前看到彎內的狀況,找到APEX在哪以及決定哪時候出彎
: 這就是WRC需要甩尾技巧的原因,不是因為這樣跑會比較快,而是基於"得這樣做"
...請參考上一篇,甩尾是因為路面抓地力太差
轉而利用"動力滑胎"的方式增加過彎向心力 (俗話說抵銷離心力)
簡單來說,你會看到砂石在過彎的時候被甩尾中的輪胎往彎道外側捲出去
把砂石往外拋的力量有多少,車子就會多得到多少抓地力 (牛頓第X定律)
但是也不能無限制的甩尾,因為砂石路面可提供的抓地力終究有限
甩尾過度,車身動態難回正,當別人已經回正完開始加速,還在救車徒然浪費時間
甩尾太少,側向抓地力不足,過彎速度慢 (總歸一句話就是要抓到平衡點)
: 至於傳說中的秋明山甩尾跑法是因為大量髮夾彎,開過卡丁車就知道小車過髮夾彎很好過
: 但中軸距的房車跟跑車要以"外-內-外"跑法過髮夾彎,常常根本彎不過去
: 能夠甩入彎內並以後輪傳動輸出打滑出彎才是最快的
: 以上
柏油路髮夾彎不是彎不過去(很多人的誤解),而是整體的時間比較慢
用外-內-外跑法不是不行,只是要花很多時間去轉彎 (轉速也會掉)
因為髮夾彎彎度太大,造成出彎加速的時機比用甩的還晚
此時犧牲一點過彎速度(柏油路甩尾較慢),迅速將車頭甩正,可以提早加速的時機
因為犧牲<獲得,所以整體的時間比較快,所以賽車手會採用
當然有時候WRC車手在柏油路面甩尾純粹是車子特性/駕駛風格...
WRC 2010 紐西蘭站:直接拿一條當地賽道當作一個賽段,照甩~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sXAxi8GEuY#t=8m48s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5.231.215.100
推
05/24 00:32, , 1F
05/24 00:32, 1F
推
05/24 00:39, , 2F
05/24 00:39, 2F
→
05/24 01:02, , 3F
05/24 01:02, 3F
推
05/24 01:07, , 4F
05/24 01:07, 4F
推
05/24 01:20, , 5F
05/24 01:20, 5F
推
05/24 02:21, , 6F
05/24 02:21, 6F
推
05/24 03:07, , 7F
05/24 03:07, 7F
推
05/24 07:40, , 8F
05/24 07:40, 8F
推
05/24 08:55, , 9F
05/24 08:55, 9F
推
05/24 09:52, , 10F
05/24 09:52, 10F
推
05/24 10:02, , 11F
05/24 10:02, 11F
推
05/24 10:48, , 12F
05/24 10:48, 12F
推
05/24 11:24, , 13F
05/24 11:24, 13F
→
05/24 15:22, , 14F
05/24 15:22, 14F
→
05/24 15:27, , 15F
05/24 15:27, 15F
→
05/24 15:28, , 16F
05/24 15:28, 16F
推
05/24 15:33, , 17F
05/24 15:33, 17F
推
05/24 20:35, , 18F
05/24 20:35, 18F
推
05/24 22:10, , 19F
05/24 22:10, 19F
推
05/25 00:36, , 20F
05/25 00:36, 20F
→
05/25 00:37, , 21F
05/25 00:37, 21F
→
05/25 00:37, , 22F
05/25 00:37, 22F
→
05/25 00:37, , 23F
05/25 00:37, 23F
推
05/25 06:50, , 24F
05/25 06:50, 24F
推
05/26 17:12, , 25F
05/26 17:12, 25F
推
05/27 10:22, , 26F
05/27 10:22, 26F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FORMULA1 近期熱門文章
PTT體育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