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加油] 2006年 5月5號 廖于誠生涯首度先發 ꨠ…
※ 引述《newbornme (Let's go Tribe)》之銘言:
: 下場呢?
: 台灣主戰投手的耗損率過高是不爭的事實,
: 人家的「常態」我們可不見得要照單全收。
: 您會把教您弟數學的方式拿去安親班教嗎?
: 我的話是不會啦,因為對象根本不同。
: 因為橫田是日系教練,那以後出現單場 140+ 的調度也不該質疑了,
: 松板、西口、張、許 都幹過這事阿,這幾個人都是西武的。
日本是台灣棒球宗主國,我知道這用法不是很適當,但我
不知道是否有更好的用法。
就是台灣棒界會習慣一切以日職習性為依歸,本隊總教練
吳思賢歸國之前在日本打業餘球隊。因此,對於吳總對於
觸擊的愛好度我不會感到訝異。
夠過網路資訊傳遞,一般網路使用者可以清楚理解美日職
棒兩地差異,不論就運動科學、棒球統計與運動心理學與
屬地主義落實等各種領域。
問題在於面對這些新觀念,台灣本土教練是否有能力、意
願全盤接收?
第一個要面對的問題是習慣。
如果引用舊觀念可以得到不錯的成績,就不會有使用新觀
念的誘因。
當初運動家隊就是明白自己財力不足,無法在FA市場與大
城市球隊競爭球員,才有動機引進錢球觀念。
第二個要面對是本土教練吸收資訊的能力。
對照抬面教練團年齡,當初是因為什麼原因這批人選澤打
棒球而不是主流選項的念書。都到這種年紀,才突然要他
們吸收大批即使是年輕學生都不容易理解的觀念,這難度
很高。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7.221.30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2 之 13 篇):
Future-Star 近期熱門文章
PTT體育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