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再談吳殳手臂錄之劍訣--左虎中蛇右曰龍

看板MartialArts (武術 - 格鬥)作者 (search)時間19年前 (2006/11/24 01:47), 編輯推噓7(708)
留言15則, 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7 (看更多)
※ 引述《nknuukyo (合而成體散而成章)》之銘言: : 吳殳的劍訣中 龍虎兩字出現不少次 : 這裡的龍虎並不像 某位版友所聽說 是講什麼境界等奇奇怪怪的東西 : 也不是像他所講的 跟另一位版友戰過以後就不用再講的東西(這邏輯粉怪) : 甲跟乙爭一加一等於三  : 會因為他爭贏了(或是戰爽了) 一加一就等於三嗎??  不會!  : 龍跟虎都是一種形  : 身形中的龍形在傳統上 是指腰部與手部取平行  : 也就是像拿腰子或上臀對準你三尖所照的目標  : 李小龍這種身形也常用 也用得不錯 : 而身形中的虎形 是指手部與上半身正對呈正力垂直 : 也就是身體胸部正面與三尖對正垂直 : 能得正力 : 而左虎中蛇右曰龍  : 說穿了就是左邊是取正力 右邊是側身相對 中間如常山之蛇隨時準備變換態勢 : 在太極拳來說  : 外觀形似左手單鞭 右手吊手的型 : 但不同的是 單鞭的三尖是對準左手的虎  : 而劍訣中 劍仙持劍應該在右手 所以三尖是往龍的方向照 : 而左手的虎則有準備待機取正力敷鎖對方來劍 或是對右手加力等戰略性質 : 可以想像西洋劍的拿法 身體再側一些 左手再開展得力一點 然後中國風的樣子 : 所以說 好像沒像什麼人說得有解心酸的感覺 蠻精確的 : 對了 這裡的劍訣也有劍仙呢 但是沒提到他會飛就是了   我舉點反例,我反對將武術拳訣的概念定型。 例如說,以前聽老前輩練鶴拳的時候,老師站個步子,甩幾下水肢給你看,接著下來 大半年就是自己練,怎麼練,老師都說對,剛開始前輩他很生氣,故意亂甩 站高站低、出手往左往右,甚至亂出,老師都說對,他那時覺得老師擺濫 前輩說他自己笨,沒輒只好乖乖練,結果兩三年後,他還是只會甩水肢, 有次朋友和他吵架,伸手推他,他慌忙一甩手,對方就飛了出去, 這類的例子不勝枚舉,郭雲深、尚雲祥、李書文、常東昇、等等多到數不清 決戰的勝負往往還是取決於快硬,唯快不破,唯硬不破 練八卦掌的吳國正老師,他也曾說過旱地拔蔥的故事,有興趣的網友可以去找來看看 去分析十家高手的體式、拳照甚至是對戰心得,每個人都可以講出滔滔大論 而且概念、方法、練功發力結構可能都差異甚多 你要聽哪一家的?那一家才是殊勝? 所以練拳習武最終溝通的平台,不管你喜不喜歡,承不承認,終將還是在實戰交手 這是武術殘酷也是公平的地方,一上手,對方是實是虛,有幾分功夫都會了然於心 更慘的,對手不給你面子,當場出糗,甚至受傷 回到這一個討論話題,拳訣不管怎麼解釋,我認為如何增進自己功力才是最重要的 太著於文字名相,意義似乎不大。 小弟自覺對拳經拳訣體會不大,根器努頓,當然會對其中描述的境界神往孺慕 但是敵人拳腳攻來,對於來勢,去向,虛實掌握都還未臻佳境 個人覺得談這些似乎還太遠,意義也不大,就算說贏了又如何? 說更直接一點,拳訣對你練拳長功,克敵制勝的意義大不大? 有用的照作,沒用的當他放屁,聽不懂的莫要強解附會 老師牽強附會,貽害學生,初學的信偽迷真,畫地自限。 當老師的牽強亂教的多了,諸多國術界亂象請自行發掘。 初學信偽迷真的更多,打輸了,被海扁只會說:是我自己沒練好, 永遠不會考慮練法,想法是否有問題。 當兵時隔壁床有個練太極,推個手軟不拉機,毫無敵我概念,老實跟他說我的看法 ,他跟我說,推手要捨己從人,不能用力,我跟他解釋,要是敵人猛攻促發,你會 沒機會,他跟我說,任他巨力來打我,牽動四兩撥千金,絲毫不相信自己的功夫有問題。 當時脾氣不大好,跟他告知,接下來推手我會發冷的,他說可以,當我推進去時, 他兩隻手已經貼身還在轉腰擰化,眼睛還闔上,我嘆口氣,雙幫一抖, 他頭砰一聲撞在後方鋁床架,當理解的拳理和實際對手情況差別太多,拳理將變成阻礙 實戰的負擔。 我喜歡舉例:練西洋拳東洋劍的,應該都不會讀過拳經手臂錄,更不會花時間 去分析內涵定義結論,但是她們空手或是拿武器的實戰能力都不容小覷, 我們練拳的,還要在文字上爭勝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1.100.149

11/24 02:42, , 1F
推 我也覺得理論是用來檢驗的 功力沒到說也沒用
11/24 02:42, 1F

11/24 09:38, , 2F
大大大推~~~~~~~~~~~~~~~~~~~~~~~~!!!!!!!!!!!!!!!!!!
11/24 09:38, 2F

11/24 10:30, , 3F
推.說的好啊...嘆~~~
11/24 10:30, 3F

11/24 15:30, , 4F
推 沒有功力的理論 只是在空中畫大餅而已 吃不飽抓不到
11/24 15:30, 4F

11/24 18:45, , 5F
拳理是用來實踐的,不是光用來理解的啊
11/24 18:45, 5F

11/24 21:34, , 6F
我笑了,以前在台北時踫到一位太極拳老師跟我說,不要跟
11/24 21:34, 6F

11/24 21:35, , 7F
人推手推習慣了,就老是把身體朝對方正面站著,還有要保
11/24 21:35, 7F

11/24 21:36, , 8F
頭,不要被打了,不要太過自信以為真的對方手摸進來沒關
11/24 21:36, 8F

11/24 21:37, , 9F
係,那天怎麼死都不知道 :-p
11/24 21:37, 9F

11/24 23:43, , 10F
我們練拳的,還要在文字上爭勝嗎?
11/24 23:43, 10F

11/26 09:06, , 11F
保頭還好...因為你虛靈頂勁...下巴會收...所以你頭基本上
11/26 09:06, 11F

11/26 09:08, , 12F
已經有相當的抗打能力了...但怕的就是插眼...所以在你跟對
11/26 09:08, 12F

11/26 09:09, , 13F
方碰觸的情況下...你使他身體的心有偏...打到還不會造成多
11/26 09:09, 13F

11/26 09:10, , 14F
大的影響...倒是眼睛要落在對方身上堤防脫手插眼...所以以
11/26 09:10, 14F

11/26 09:11, , 15F
前才會要求眼要隨手...
11/26 09:11, 15F
文章代碼(AID): #15PTwddh (MartialArts)
文章代碼(AID): #15PTwddh (MartialA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