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為何中國武術沒有(或少有)寢技?

看板MartialArts (武術 - 格鬥)作者 (秋夜微雨)時間10年前 (2015/02/14 17:53), 10年前編輯推噓7(708)
留言15則, 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8/8 (看更多)
※ 引述《reinherd (浣熊提督萊茵哈特)》之銘言: : 這是我一個教練寄給我的影片 : 那個教練雖然是練中國武術出身 但是也花不少時間學巴柔寢技 : 還跟我說一定要學寢技,因為打架格鬥到最後往往還是會進入寢技所以要學 : 但是他最近也分享這個街頭打架影片給我 : 我不是想說寢技不好 : 只是太陽底下沒有盡善盡美 : 大家可以以此警惕一下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7uXSWHCZRg&authuser=0
: 回到標題, 街頭打鬥地板戰要小心注意周遭環境 : ※ 引述《reinherd (鐵提督萊茵哈特)》之銘言: : : 但是寢技也有其限制,我認為至少有兩個限制 : : 1.一對一的限制 : : 2.徒手對徒手的限制 : : 3.戰場環境的限制 (這很好理解 如果再柏油路或是其他地形下進行) 武術發展皆有其時代背景 國術的街鬥就不用說了 拳擊 敝人認為 是拳套的發展(對練的安全性) 練習器材 健身新知 外加"公開化的競賽" 柔術 地板戰 沒記錯的話 是塔塔米 這種舒適的環境下產生的單挑武術 若以"街鬥"來說 配上reinherd大提到的三種限制 柔術真的不是甚麼高明的技巧 如果對手不會柔術 街鬥更不需要柔術 問題: 對手不會 那不就更該用柔術? 答: 1.一對一的限制 街鬥就是 你根本不知道對手有幾個人...... 街鬥 勝利條件 是全身而退 (提到的 適者生存) 不是幹掉對手...... 這在武版提過非常多次了 美國 軍警 巴西柔術教練 都很清楚的說 現在學巴柔 是避免被帶入 以及 被帶入後取得優勢逃脫 不是要你在這種情況下幹掉對方...... 用個簡單的分析 巴柔 單挑 勝率100% ; 對手兩人以上 勝率 10%... 拳擊 單挑 勝率 80% ; 對手兩人以上 勝率 60% 這還不算逃脫率的部分 雖然只是假設 但是理性分析 站著打鬥 對手人多 逃跑成功率本來就比較高 如果已經跟對手纏在地上 逃跑率......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73.162.202.20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artialArts/M.1423907580.A.590.html

02/15 08:45, , 1F
我也覺得日本柔術發展是因為塔塔米
02/15 08:45, 1F

02/15 13:36, , 2F
日本柔術不是源自於戰場上穿著鎧甲
02/15 13:36, 2F

02/15 13:36, , 3F
的扭打之術?
02/15 13:36, 3F

02/15 21:37, , 4F
柔術的內容很多,BJJ與鎧組討只是一
02/15 21:37, 4F

02/15 21:37, , 5F
小部份。
02/15 21:37, 5F
恩 上網查 柔術體系龐大複雜 本篇是指 地板戰 寢技 的部分

02/16 01:39, , 6F
日本戰場上用柔術主要是把人弄倒
02/16 01:39, 6F

02/16 01:40, , 7F
再用手上刀子來取命
02/16 01:40, 7F

02/16 01:58, , 8F
是鎧甲太強了嗎@@
02/16 01:58, 8F
※ 編輯: chind (73.162.202.200), 02/16/2015 02:29:41

02/16 11:14, , 9F
當兩人都沒武器的時候 你不會想要用
02/16 11:14, 9F

02/16 11:15, , 10F
拳頭 去打穿鎧甲吧..
02/16 11:15, 10F
也包括站立關節技 不過 這問題倒是之前沒想過 穿著鎧甲 也能增加對地形的適應(地板戰時)

02/16 12:12, , 11F
初階柔道/術 對防身很有用
02/16 12:12, 11F

02/16 12:12, , 12F
投資率很高 不下拳擊呀
02/16 12:12, 12F

02/16 12:13, , 13F
知道一些重心轉移 破勢 很值得
02/16 12:13, 13F

02/16 21:55, , 14F
同意樓上 我柔道只是白帶 就曾經
02/16 21:55, 14F

02/16 21:56, , 15F
以摔倒一個80kg的同學 本人當時52kg
02/16 21:56, 15F
台灣環境 拳擊防身 我覺得好像很容易惹官司 相對上 摔技性質 比較多控制性 ※ 編輯: chind (73.162.202.200), 02/17/2015 06:19:13
文章代碼(AID): #1KtnhyMG (MartialArt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KtnhyMG (MartialA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