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為何黃種人無法像白人出一堆nba球員?
有一本書 叫做《刻意練習》
裡面有提到一個很重要的觀念
「規律的訓練使得大腦中被訓練刺激的部位出現變化,大腦因為這些刺激重塑自己,好提
升能力來配合訓練的需求。」
書中開頭就舉了一個例子──「絕對音感」
原本歐洲人認為「絕對音感」是天賦 是上天所給予的禮物
後來發現 亞洲聲調語系 如漢語、越南語的小孩 「絕對音感」的比例更為常見
那是不是亞洲人有「絕對音感」的基因?
研究後發現 如果亞洲人從小在非聲調語系的環境中長大
擁有「絕對音感」的比例 就會和歐洲人一樣
而日本心理學家找了二十四個2~6歲的小孩 經過實驗 若配合正確的訓練方式
每個人都發展出了「絕對音感」
所以所謂的天賦 不見得是天生基因就是如此
天賦「其實就是人類大腦與身體的適應力」
AI的媽媽 把政府補助金拿去買籃球鞋
LBJ的訪談中 他媽媽為了讓他過安穩的生活 把他送到美式足球教練家裡 教
練把他帶到籃球隊
有球員(好像是kobe)說 他爸爸當初為了訓練他左手運球 把他右手綁起來 綁了一週
你不覺得 他們都有「刻意練習」 要成為運動員嗎?
或者說 美國的黑人的文化 是不是型塑了「刻意練習」成為運動員出頭天的氛圍?
所以美國黑人在運動上發光發熱的比例特別高?
我們可以來對比一下我們亞洲人的生活和心態
你不覺得亞洲人的「刻意練習」 就是要成為學者、工程師、醫師、律師嗎?
如果我們一開始技能就點紙筆考試 我們的文化也鼓勵如此 那
我們就往這個方向「刻意練習」
再加上
先不說到美國的黃種人(中日韓人種 這串文主題應該不是美國asian)人數本就很少
而且多保有注重教育的文化
留在東方的 到目前為止 我們攝取的營養還是不如歐美人
那輸給他們 也很合理阿
有人一定會說非洲人很窮 可是他們一堆人打nba
但你別忘了 那些真的能打到世界級的選手 其實不見得是非洲的窮人
比方說
Olajuwon 他家算當地有錢人 從小玩足球
Ibaka 他的父母都是職業籃球員
Embiid 他爸是軍官 從小訓練他打手球
這些人恐怕也是有「刻意練習」成為運動員的
我不覺得我們天賦輸人
但我們籃球這個運動沒什麼好出路
所以父母不會讓小孩有機會「刻意練習」成為籃球員
再加上我們的訓練方式又滿不正確的(比方說練球時間一半在折返跑)
自然就沒有nba等級的球員
其實這就是「物競天擇 適者生存」
你我都是被「刻意練習」成為適合這個社會生存的人
至於有人說身高條件什麼的
我就舉個簡單的例子
二戰前的日本人 男性身高平均不到160 甚至有資料說日本兵身高平均150 現在171
電車裡碰到180+的日本男性還真不少
三代人
基因基本上沒什麼變(二戰後美軍混血沒那麼多 以前看資料 約15~20萬人)
就憑他們免費營養午餐改善了營養 就讓他們身高抽起來
台灣也一樣
原本是屬於中國南方&南島血統 身高從來都不是優勢
但現在完全不輸以前人口中的高麗棒子
當然 我不是說基因無用
細微的差異 導至偏向何種運動更有利 是可能的
但若我們的社會運動風氣再盛一些
或許就會有些比一般人更有「天賦」的人 會朝籃球員的方向「特化」
其實現在已經有不少十幾歲的直接去美國打高中、大學
成績也沒有爛到不能看
起碼有校隊黑人的水準
再加上日本、韓國與對岸的成績 黃種人在運動上 看起來都是越來越強
不論是訓練還是心態 慢慢有在追上歐美
或許還要再過一兩代才能並駕其驅 但怎麼看都不像是某些人說的「基因問題」
另外有說到臂展 我很好奇 我身高178 臂展185 一般人比例應該也不會差到哪去吧?
說起來 除了姚明特別短 易或是周崎 甚至林書豪 都沒有感覺比一般nba黑人短阿
KD、KL那些是特例 應該不能用他們來作為黑人的標準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0.26.2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BA/M.1577555823.A.FD7.html
噓
12/29 02:04,
5年前
, 1F
12/29 02:04, 1F
KD、KL在nba都是特例 怎麼能用他們當作nba標準?其他打nba的黑人有這麼誇張嗎?
LBJ也沒那麼誇張阿
→
12/29 02:09,
5年前
, 2F
12/29 02:09, 2F
→
12/29 02:09,
5年前
, 3F
12/29 02:09, 3F
→
12/29 02:09,
5年前
, 4F
12/29 02:09, 4F
我完全沒小看nba 所以我說一兩代人後「或許」可以有同等球員
但不論從身高還是其他方面來看 我認為基因應該不是進不去nba最重要的原因
不然根本不可能出現林書豪、周崎、易建聯、姚明這些人
渡邊雄太也不可能有機會站上去賽場
※ 編輯: tokko (1.160.26.21 臺灣), 12/29/2019 02:14:41
推
12/29 02:12,
5年前
, 5F
12/29 02:12, 5F
→
12/29 02:12,
5年前
, 6F
12/29 02:12, 6F
推
12/29 02:14,
5年前
, 7F
12/29 02:14, 7F
推
12/29 02:15,
5年前
, 8F
12/29 02:15, 8F
→
12/29 02:15,
5年前
, 9F
12/29 02:15, 9F
→
12/29 02:16,
5年前
, 10F
12/29 02:16, 10F
推
12/29 02:16,
5年前
, 11F
12/29 02:16, 11F
→
12/29 02:16,
5年前
, 12F
12/29 02:16, 12F
→
12/29 02:17,
5年前
, 13F
12/29 02:17, 13F
→
12/29 02:17,
5年前
, 14F
12/29 02:17, 14F
→
12/29 02:18,
5年前
, 15F
12/29 02:18, 15F
→
12/29 02:18,
5年前
, 16F
12/29 02:18, 16F
→
12/29 02:18,
5年前
, 17F
12/29 02:18, 17F
推
12/29 02:20,
5年前
, 18F
12/29 02:20, 18F
→
12/29 02:20,
5年前
, 19F
12/29 02:20, 19F
這…這個資料來自日本文部科學省耶 應該是脫鞋量的
推
12/29 02:22,
5年前
, 20F
12/29 02:22, 20F
→
12/29 02:22,
5年前
, 21F
12/29 02:22, 21F
推
12/29 02:22,
5年前
, 22F
12/29 02:22, 22F
我同學大部分都是臂展>身高 不過畢竟沒有統計數據 這部分先保留好了
推
12/29 02:24,
5年前
, 23F
12/29 02:24, 23F
推
12/29 02:25,
5年前
, 24F
12/29 02:25, 24F
→
12/29 02:25,
5年前
, 25F
12/29 02:25, 25F
→
12/29 02:25,
5年前
, 26F
12/29 02:25, 26F
→
12/29 02:25,
5年前
, 27F
12/29 02:25, 27F
我跟黑白人交換學生都打過球 也跟原住民打過
就我自己來說 我碰到的黑白人和我大學時爆發力差不多 跳躍力也差不多(測過70cm)
但我和那些黑白人都不是體育專門 但也不是阿宅那種 很難當標準
倒是原住民碰過很可怕的
但那幾個原住民是海陸蛙人部隊放假出來玩 我覺得應該不能算是正常範圍
一般原住民的同學爆發力倒是沒有特別高
不過碰過的原住民 長跑都比較強就是了 不知道是不是祖輩生活在山上有差?
※ 編輯: tokko (1.160.26.21 臺灣), 12/29/2019 02:35:01
推
12/29 02:29,
5年前
, 28F
12/29 02:29, 28F
→
12/29 02:29,
5年前
, 29F
12/29 02:29, 29F
→
12/29 02:30,
5年前
, 30F
12/29 02:30, 30F
→
12/29 02:30,
5年前
, 31F
12/29 02:30, 31F
→
12/29 02:33,
5年前
, 32F
12/29 02:33, 32F
→
12/29 02:33,
5年前
, 33F
12/29 02:33, 33F
應該是說 身高和營養比較有關 而營養是可以改善的 但有沒有從小「刻意練習」
可能就會是關鍵
還有 662 則推文
還有 9 段內文
→
12/29 15:36,
5年前
, 696F
12/29 15:36, 696F
→
12/29 15:36,
5年前
, 697F
12/29 15:36, 697F
推
12/29 15:38,
5年前
, 698F
12/29 15:38, 698F
→
12/29 15:38,
5年前
, 699F
12/29 15:38, 699F
推
12/29 15:42,
5年前
, 700F
12/29 15:42, 700F
→
12/29 15:42,
5年前
, 701F
12/29 15:42, 701F
推
12/29 15:59,
5年前
, 702F
12/29 15:59, 702F
噓
12/29 16:53,
5年前
, 703F
12/29 16:53, 703F
噓
12/29 23:32,
5年前
, 704F
12/29 23:32, 704F
噓
12/29 23:54,
5年前
, 705F
12/29 23:54, 705F
→
12/30 14:55,
5年前
, 706F
12/30 14:55, 706F
→
12/30 14:56,
5年前
, 707F
12/30 14:56, 707F
→
12/30 14:56,
5年前
, 708F
12/30 14:56, 708F
→
12/30 14:57,
5年前
, 709F
12/30 14:57, 709F
→
12/30 14:58,
5年前
, 710F
12/30 14:58, 710F
→
12/30 14:58,
5年前
, 711F
12/30 14:58, 711F
→
12/30 14:59,
5年前
, 712F
12/30 14:59, 712F
→
12/30 14:59,
5年前
, 713F
12/30 14:59, 713F
→
12/30 15:01,
5年前
, 714F
12/30 15:01, 714F
→
12/30 15:01,
5年前
, 715F
12/30 15:01, 715F
因為沒什麼時間 所以條列式回應
第一、關於非洲的十幾歲第一次碰籃球的說法
我在文中及回應中已經有點出 如
Olajuwon 他家算當地有錢人 從小玩足球
Ibaka 他的父母都是職業籃球員
Embiid 他爸是軍官 從小訓練他打手球
Siakam的wiki有說 他爸爸是市長→算有錢
他的哥哥們也有拿到ncaa Ⅰ級獎學金→家人有運動習慣
請注意 Siakam的哥哥是有拿籃球獎學金的
以Siakam的環境 恐怕不是真的要到十幾歲才接觸 而是下定決心練
而且刻意練習的概念 主要有從小的投入(如運動) 要進步時要專精
是否從小打籃球 並不是最主要的 而是身體各條件的培養
當然 以上資料都是網路上可以查到的(英文) 你可以自己去看
第二 如果你真的了解荷蘭、台灣與世界的身高發展
想必你不會得出你現在這個結論
荷蘭的身高在1860年到二戰其間 平均並沒有太大變化
如果以1900年左右來說 也就是165左右
而在同一時間 根據台大經濟系教授魏凱立2000年的論文
〈身高與台灣人經濟福利的變化,1854-1910〉
所引用的日本時代數據顯示
1850-99年間出生的台灣男性,成年後的平均身高在160.3至162.8公分之間
1902-10年間出生的男性,平均身高在164.2至165.3公分之間
也就是說 台灣人在20世紀初期 身高並沒有與荷蘭有太大的差異
荷蘭人的身高在當時的歐洲 也不是一枝獨秀
是直到二戰後 才出現這樣的情況
雖然表觀遺傳學者沒有得出結論 但有幾個說法
其中一個最重要的 就是在1944~1945年間的冬季大饑荒(Het Hongerwinter)
導致存活下來的荷人表觀遺傳基因出現異變 才有抽高的情況
不然依你的邏輯 為什麼荷蘭旁邊的法國身高174.4 德國178.3 挪威177.8 芬蘭177.7
都與荷蘭的184.5有極多的落差?
難道荷蘭人種是外星人種?
還有 如果一百年前 台灣人和荷蘭人身高基乎沒有差異 兩地人種組成也沒有大變動
又有什麼證據可以證明 這是基因的因素?
第三、高緯度體型會大於熱帶 這只是多數 但還是有很多例子可以證明不全然是
以人類來說 最近期的例子 就是北歐三國身高都低於荷蘭
難道北歐三國緯度低於荷蘭?
以長期來說
愛斯基摩人長期生活在極圈 難道他們的體型 有大於荷蘭人?
黑人祖先來自近赤道 難道他們比溫帶的我們、寒帶的白人矮?
你這論點因為以偏蓋全 在生物學中早就被廢棄了
現在的主流已經是綜合評比各條件 而不是單一取向
另外要說 如果營養不足 那體型會縮小 已經有考古根據
證據就是
在維京大航海時期 有一批人到達了格凌蘭
根據血緣 他們是百分之百的北歐人種 依你的理論 身高應該要最高
結果這些人因為營養不良 他們的後代 成年男女都不滿五英呎(150公分)
這是考古學家在格凌蘭考古發現的成果
如果你對歷史有興趣 可去看《維京傳奇:來自海上的戰狼》
第十四章「文蘭」
所以你的論點 無法證明「基因」是主因
其實現在的表觀遺傳學 已經打破基因是固定不變的定論
如果你有空 可以看看
《表觀遺傳大革命:現代生物學如何改寫我們認知的基因、遺傳與疾病》
再配合《刻意練習》
相信你會有不同的結論
推
12/30 17:00,
5年前
, 716F
12/30 17:00, 716F
→
12/30 17:00,
5年前
, 717F
12/30 17:00, 717F
※ 編輯: tokko (1.160.26.21 臺灣), 12/30/2019 20:43:19
噓
12/31 01:34,
5年前
, 718F
12/31 01:34, 718F
推
12/31 02:28,
5年前
, 719F
12/31 02:28, 719F
→
12/31 02:28,
5年前
, 720F
12/31 02:28, 720F
→
12/31 02:28,
5年前
, 721F
12/31 02:28, 721F
→
12/31 02:28,
5年前
, 722F
12/31 02:28, 722F
→
12/31 02:28,
5年前
, 723F
12/31 02:28, 723F
→
12/31 15:21,
5年前
, 724F
12/31 15:21, 724F
→
12/31 15:23,
5年前
, 725F
12/31 15:23, 725F
→
12/31 15:24,
5年前
, 726F
12/31 15:24, 726F
→
12/31 15:25,
5年前
, 727F
12/31 15:25, 727F
→
12/31 15:28,
5年前
, 728F
12/31 15:28, 728F
→
12/31 15:29,
5年前
, 729F
12/31 15:29, 729F
→
12/31 15:30,
5年前
, 730F
12/31 15:30, 730F
→
12/31 15:34,
5年前
, 731F
12/31 15:34, 731F
→
12/31 15:35,
5年前
, 732F
12/31 15:35, 732F
→
12/31 15:35,
5年前
, 733F
12/31 15:35, 733F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NBA 近期熱門文章
21
24
146
214
PTT體育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