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Bill James 的重要想法(5)
: 19. 打擊順序並不是那麼的重要:
: 球迷喜歡幫喜愛的球隊排先發打序,說如果打序改成怎樣,球隊就會多拿多少分數。不
: 過,跟大多數人直覺的想法有所不同,其實打序的選擇並不太重要。在 1985 的某期
: Fortune 雜誌上有一篇研究,利用電腦模型來模擬紐約大都會隊的打擊陣容,研究中用
: 同樣的九個人比較了三個打序:傳統的打序、亂數排的打序、以及按照打者的強弱照順
: 序從第一棒排到第九棒。結果是,亂數排的打序得分反而是最高的。
關於這一點我一直是有個疑問的 ..
以我對這段文字的理解,
他所做的電腦模擬,關於亂數排的打序,
應該是設定一定的場次數目(162場 .. 1000 場 ... whatever ...)
下去跑,算期望值。
然後在這麼多數量的場次中,每場的棒次都亂數排序。
用的人有誰,我不知道,不知道有沒有包含板凳,
還是永遠都是固定的那九個棒次?
不過有個現實生活會出現,但在模擬中很難量化入模擬系統的因素,
就是比賽中近況比較好的棒次,其連續排棒的狀況下對攻擊造成的加乘效應。
舉例來說,今天在模擬兄弟的打線,
刻意狀況下,用近況較好的三個人當成三四五這三個連續棒,
假設這三個人是陳致遠、彭政閔、郭一峰, (當然這在現實生活中很難發生。)
在亂數模擬下,當然也可能會有這三個人擺連續三四五棒的機會,
假設是在第50場模擬比賽出現這種打序,
但第51場,相信亂數排出又一套不同打序的機會比較大,
那麼原本建基在近況好的連續棒次的攻擊加乘效應,卻可能被亂數模擬所打散。
這部份是我認為他在亂數模擬打線時,還可以再去探討的方向。
: Dick Cramer 也做了類似的研究。他設定打線中有三個人的成績是像 Babe Ruth,另外
: 六個人就跟一般投手打擊成績差不多。結果發現,不管是把三個 Ruth 排在一二三棒(
: 讓強棒連續出擊,而且有最多的打擊機會),還是排在三六九棒(讓強棒盡量沒機會串
: 連攻擊,而且減少了上場機會),最後跑出來的得分數都差不多。Bill James 在 Guide
: to Managers 一書中也談到了他作的類似研究,結果依然相同。James 說,不管用什麼
: 順序排打線,結果都不會差太多。
: 你可以想到一大堆為什麼打擊順序重要的理由,像是把如果強棒搬到最後一棒,會讓他
: 的打點數大幅減少。不過,把所有人的棒次都往後移是不可能的。強棒的打擊數據減少
: 的部分,有一大部分會跑到其他打者的成績上。James 的結果是,跟一般所謂合理的打
: 序來比較,就算想辦法把打序排成讓得分盡量少,最後得分數也不過只相差 5% 而已。
: 在現實中,只要教練排的是合理的打序,即使作少許更動,最後結果也差不多,會遠低
: 於 5%,一年下來差不了幾分。
在資訊問題處理的演算法中,有一種叫做動態規劃 (dynamic programming) 的方法。
簡而言之,就是把一個大問題,切成許多小問題,
接著先去求這些小問題的個別的最佳解,
最後大問題的最佳解也可以由小問題的加總求出來。
回到棒次安排的應用上,
一開始也許是一兩場比賽的排序,求打擊表現最佳化,
但是該場比賽的表現其實是無法預期的,
所以當到了某場比賽某幾位打者狀況不佳時,下一場馬上再調整打線,
但基本的調動大原則都是以近況好的作為連續棒次。
我很好奇這樣的方法,算出來會不會有更好看的數字?
不過現階段的系統模擬,似乎仍沒有理論算出球員的「近況」這種東西。
這部份是我的想法,我也不敢說我講的是正確的,有誤還請各位先知指證。
: 這個結果與一般人的直覺矛盾。不過 James 說:
: 不過到目前為止這個討論分成兩派。一派包含了酒吧裡的看球專家、走傳統路線的體育
: 作家、躺在沙發上看電視的球迷、call-in 節目中常打電話進去表示意見的人,這些人
: 相信打擊順序很重要。另一派則是真正對這個問題下過功夫,這些人在作過研究之後下
: 了結論,說不管打序怎麼安排,最後的得分數都會是差不多。至於要相信哪一派的說法
: ,你可以自己選擇。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3.31.83
※ 編輯: newbornme 來自: 140.113.31.83 (04/13 15:30)
推
04/13 18:43, , 1F
04/13 18:43, 1F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 之 3 篇):
Sabermetrics 近期熱門文章
PTT體育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