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PS與AA較為細部的球技觀察
這篇文章我有一些意見.
第一,是關於Sampras的發球.裡頭講到他二發威力強,雙發失誤較多.
我想那是98年後的Sampras.很明顯,應該是體能下降的緣故,因此
他採取純發球上網打法,為了配合這打法,因此他對第一發與第二發
都進行加速動作,雙發失誤頻率增加了.
事實上,他在98年之前,二發並沒有98年後這麼凶猛.
第二,關於Sampras上網時機.同樣的,也是在98年之後,他的打法是一二發一定
上網的純發球上網打法.
但是98年之前的顛峰時期,他的打法卻是一發上網,二發通常留在底線的
全面性打法.除了草地一二發一定上網外,在紅土、硬地、甚至室內地毯
他在二發通常留在底線.
98年後的Sampras跟98年之前的Sampras有何不同?
我想就是打法出現了差異.
在Sampras全面性打法縱橫的時代,他打球總有一種餘裕,會隨著對手
的表現提升他的水平.
一般球員連他一發都接不好了,因此往往一面倒,而Sampras在一般球迷
心中似乎也是個只靠發球吃飯的球員.此種比賽常出現在大滿貫前兩輪.
等級高一點的球員,一發接的稍微好,也能在底線抽個幾回.但Sampras
的發球會順勢加壓,同理正拍也會持續加壓,他的武器慢慢出現.通常在
大滿貫三四輪出現這種比賽.
如果是碰上世界top頂級球員,Sampras會將水平釋放出來,發球、接發球、
截擊、正拍等武器隨時等待對手的發揮而發揮.無論碰上發球上網型
或底線型,他總是會以全面性取勝.
和他對陣時,對手是很難預知他會發揮到什麼水準.Agassi95年夏季硬地26連勝,
卻在最重要的美國決賽敗北.媒體形容Sampras是以不亞於Agassi的底線抽球
加上較佳的發球上網取勝.Becker96年室內賽季打遍天下無敵手,當年顛峰
的Krajicek、Ivanisevic、Kefelnikov、Chnag甚至Sampras本人皆是拍下祭品.
但在室內賽最重要的ATP決賽卻敗給Sampras.
Sampras當時總是展現了一種打球的餘裕,永遠讓人無法測知他的水準.
但是98年之後,我個人猜想他體能下滑,移位速度下降,因此採取純發球上網
打法,這段時間看到的他是一個發球更為凶猛,截擊更為粹練的發球上網好手.
但是以往打球的隨心所欲已經不見了.
可以這麼說,如果說98年前的Sampras,在發球、接發球、截擊、正反拍這四個方面,
各自佔有一定比例的發揮,98年後Sampras把更多的比例分配給發球,其次為截擊.
在這個階段,他的全面性打了折扣,如果發球表現不好,常常會影響他該場的勝負.
第三,關於Sampras的正拍,那是相當具有破壞力的.拉拍快,力道強,尤其能
打得相當具有深度.底線高手都知道不能打到他的正拍區域.問問
Kafelnikov、Chang、甚至Agassi最清楚了.
綜合而言,Sampras和Agassi正拍威力相仿.如果純以跑動中正拍來講,
Sampras猶勝Agassi.
Agassi曾說Sampras的跑動中正拍是他看過最好的.
如果是定點,當然Agassi正拍威力較強,因為他是西方式握拍.
※ 引述《JhLin (彼頭的月娘)》之銘言:
: 新生代的球迷愈來愈多了 90年代的球迷也來寫一下看球的心得
: 不過球場上戰術千變萬化 以下只是我印象中較常看見的
: Pete Sampras Andre Agassi
: 一發時速 avg125mile/h avg110~115mile/h
: 一發落點 外角kit serve(1sr or 2nd發球區) 外角kit serve
: 與球種 巔峰期時球在發球區三分之二轉出球場 多半出現在2nd發球區
: 中線平擊(1st or 2nd發球區) 中線平擊
: ace最主要的來源 幾乎都打在T點上 1st發球區最常發的球路 ace來源之一
: 近身壓迫 不常出現 但得分效果佳 近身壓迫 球速不快 幾乎不發
: 二發時速 avg110~115mile/h avg95~100mile/h
: 二發落點 基本上巔峰時期沒有一二發的差別 因為球速慢 幾乎都發反拍上炫
: 與球種 球種與上同 甚至在面臨破發也照發 攻擊力較小 但安全性高
: 因此雙誤較多 球一短就容易挨打
: 接發球 遇到底線型就擋回底線 預測心理強 只要抓對邊
: 一發 遇到上網型就低推過網 都可以打出反擊致勝球
: 接發球 正手硬推 反手多半切球 只要角度 速度 高度不夠
: 二發 關鍵局時正反手都開始平壓拼球 出現return ace非常非常高
: 上網時機 發球局每球都一定上 幾乎不上網 除非對手球短
: 上網來球 非常準 因為上網機會較少 網前功力較差
: 與判斷 歸功於犀利的發球與強勁的平擊正手拍 不過以底線大角度攻擊彌補
: 截擊技巧 一等一 可推可切 兩個角非常準 中等 但受迫的話就易失誤
: 與落點 小球手感也沒話講 瀟灑
: 底線正手 以平擊球為主 爆發力強 落點有二 一等一 巔峰期時只有四個落點
: 攻擊 一是第一發球區走直線 兩個發球區的外角
: 二是第二發球區打inside out 與底線的兩個角
: 多半跟著上網 若一擊未得分以截擊拿下 擊球時間變化性大
: 纏鬥力較差 不利久抽 通常自己會先失誤 以半截擊式抽球著名
: 底線正手 running forehand 成名代表作 準 比機器射得還準
: 特色 爆發力強 但穩定度較差 穩定度非常高
: 底線反手 沒有攻擊性 七成切球 三成硬抽 與正拍沒有兩樣 且隱藏性高
: 攻擊 失誤率大 能閃正拍就一定閃 對角inside out與直線平擊是一大特色
: 正拍穿越 外場手腕加力out side in 離邊線半公尺內的準確度 兩邊都可以打
: 較不吊高球 因為保留體力 吊高球功力奇佳 常因大量上炫
: 追球機會較少 使球穩穩落在場內而得分
: 反拍穿越 很單純 兩種球路 隱藏性高 與正手拍一樣
: 對手攻反拍inside out準備上網 都是邊線半公尺的準確距離
: 平推直線 機會一半一半 變化性高
: 對手網前截擊 百分之八十硬抽到 讓對手難以預測 90穿越的代表人物
: 2nd發球區外角 準確率很高
: 體力 因地中海些微貧血體質 體力較差 amazing unbelievable
: 拉鋸戰的比賽打久不利 用不完的體力 似乎沒有心臟
: 腳程亦是快的驚人
: tiebreak 因為有關鍵時刻腎上腺分泌增多的趨勢 致命傷之一 在搶七時反而趨於保守
: 打法比平時更冒險 成功率也不錯 放棄了自己最佳的武器
: 以致於tiebreak成績不錯 所以tiebreak成績一半一半
: 爭議球 用眼神殺死裁判 年輕時會發脾氣
: 老了則是不可置信的掉球拍 雙手顫抖
: 嘴巴碎碎念 不相信裁判竟會如此
: =============================================================================
: 九零年代的網球 處於舊世代和新世代之間
: 他好看的地方在於 在兵器尚未如此發達前
: 技術的層面還是佔著相當大的勝負決定角色
: 也因此每個人都各有特色 各種不同的對戰
: 都有不一樣的新奇感受
: 這種相對性非常大的對決 正是網球好看的地方
: 對九零的"老"球迷來說 我們沒趕上八零 或更早的年代 但是在技巧達到頂尖的九零
: 我們何其有幸接觸到網球 又何其有幸的看到了多樣化的球路與技巧 甚至是選手特質
: 這些對於新世代的年輕球迷們來說 可能是一個想像不到的黃金年代
: 對於新世代的強力球風 說實在 一再的衝擊著九零 一個個趨於類似的選手
: 讓我們看到了網球類型縮減後的單調 當然 新一代的強勢與力量也是令我們嘖嘖稱奇的
: 但在美網過後 發跡在九零的我又再度相信 力量與速度可能會決定比賽勝負的七成
: 但要得到最後的勝利 還是得靠剩下三分的技巧性與經驗
: 無論如何 九零是一個令人懷念的網球年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61.231.56.182
推
推140.112.221.189 11/16, , 1F
推140.112.221.189 11/16, 1F
推
06/06 00:00, , 2F
06/06 00:00, 2F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3 之 3 篇):
Tennis 近期熱門文章
PTT體育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