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個人正手拉球的最後一塊拼圖-捏球拍

看板tabletennis (桌球)作者 (allen)時間3月前 (2024/01/20 14:17), 3月前編輯推噓8(8045)
留言53則, 5人參與, 3月前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因為看了房胤池的教學 配合最近的感覺來分享後來的心得 首先先上兩個影片 【字幕】业余必学!拉球如何触球制动!拉球的三段理论下集 https://youtu.be/nCZg0EUZwII?si=pEBtoKWPwzxB52A7
房在講吃球制動 https://youtu.be/lcV2Uoxjaoc?t=200
從引拍空間-到轉出拍頭-再到後面力量的釋放延伸 所以大框架來說,手上功夫是把球拉實的關鍵 但力量的放大輸出要靠身體整體協作完成 如果只有手上功夫,球可以穩定 但穿透力肯定上限較低 今天主要探討轉出拍頭-手上制動 房胤池是以形象的說板頭先出去 球才出去的感覺 但我認為更深的一層理解是寸勁(房也有講過,但臨時找不到影片) 因為單純轉板頭不一定能憋住勁 (會憋勁的人再轉板頭是正確,但轉板頭不一定能體會憋勁的意思) 我是因為認識自己後發現 就是這個寸勁 實戰我反手打起來的輕鬆寫意 反手質量甚至能比正手強(當然不會擰的球還不會擰) 我在徒手揮空拍的時候 發現反手會很自然的觸球瞬間制動 有種揮拍過程中 手腕到小手臂這段拖著手部前進 然後擊球瞬間手部繃緊歸位,跟手臂保持一條線上 (某些球甚至可以手部更加延伸出去保證弧線) 但這種感覺我在正手很難自然做到 這也說明為什麼我的正手難以穩定的原因 瞬間的摩擦做不好,自然弧線無法保證,在比賽中 就沒有信心可以打好連續(比較像是拿著大錘在打正手) 目前正在徒手揮空在抓感覺 但要做成肌肉記憶感覺還需要經驗累積 最近拿回老拍SWAT有了新的體驗 純木的持球,讓我現在正手還沒體會寸勁 用轉板頭就讓質量跟穩定度比起拿纖維拍VIS有了飛躍的提升 但反手就因為太軟導致拖沓的感覺放大 反而是限制了質量的輸出 就是反手打得動纖維拍但正手還沒這程度的意思XD 這種體驗也是蠻有趣的 因為正手還沒做到,沒辦法很準確的歸納出正反手的心得 以上心得純分享討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6.5.14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abletennis/M.1705731438.A.517.html ※ 編輯: chopeter2002 (111.83.48.177 臺灣), 01/20/2024 14:41:30

01/20 16:29, 3月前 , 1F
反手的發力結構本來就比正手更吃手腕瞬間制動的感覺?
01/20 16:29, 1F

01/20 16:34, 3月前 , 2F
反手動作小,擊球點好抓,反手的外旋動作會自然卡住腕關
01/20 16:34, 2F

01/20 16:34, 3月前 , 3F
節,我猜啦
01/20 16:34, 3F

01/20 16:35, 3月前 , 4F
自己打球覺得正手難在腳要到位
01/20 16:35, 4F
※ 編輯: chopeter2002 (111.83.48.177 臺灣), 01/20/2024 20:06:20

01/20 20:07, 3月前 , 5F
我踩到位出手會沒自信向前
01/20 20:07, 5F

01/21 00:29, 3月前 , 6F
關於那個憋住勁 我要講一下很少人提到的部分
01/21 00:29, 6F

01/21 00:30, 3月前 , 7F
其實咬球、摩擦、製造旋轉 很靠那個憋住勁的感覺
01/21 00:30, 7F

01/21 00:31, 3月前 , 8F
你的勁憋得越好 球就咬得越好 旋轉就越強
01/21 00:31, 8F

01/21 00:32, 3月前 , 9F
可以看看快攻型選手 擊球瞬間是不太憋勁的
01/21 00:32, 9F

01/21 00:34, 3月前 , 10F
因為要把球打出速度 擊球瞬間要非常俐落
01/21 00:34, 10F

01/21 00:34, 3月前 , 11F
快攻的制動只是為了動作的結尾能收住還原以利銜接
01/21 00:34, 11F

01/21 00:35, 3月前 , 12F
但是像彈擊扣殺在擊到球的瞬間是不能憋勁的
01/21 00:35, 12F

01/21 00:36, 3月前 , 13F
而那個憋勁在初學者剛開始學的時候容易被認為是過於僵硬
01/21 00:36, 13F

01/21 00:37, 3月前 , 14F
因為擊球過程中會出現某種無效的繃著肌肉的情形
01/21 00:37, 14F

01/21 00:38, 3月前 , 15F
於是許多教學者會特別要求這些初學者放鬆 不要繃著出力
01/21 00:38, 15F

01/21 00:38, 3月前 , 16F
但其實會有這種情形 是初學者還找不到最佳球點和timing
01/21 00:38, 16F

01/21 00:40, 3月前 , 17F
只要初學者在練習過程中找到擊球點和timing
01/21 00:40, 17F

01/21 00:40, 3月前 , 18F
逐漸穩定之後就不會出現無效用力的僵硬
01/21 00:40, 18F

01/21 00:41, 3月前 , 19F
如果教學者看到學習者因為出現繃住的僵硬就只叫他放鬆
01/21 00:41, 19F

01/21 00:42, 3月前 , 20F
那他就未來只會一種以"順加速"的方式去擊球
01/21 00:42, 20F

01/21 00:42, 3月前 , 21F
這種順加速的擊球方式經常在日本和某些台灣選手看到
01/21 00:42, 21F

01/21 00:44, 3月前 , 22F
可以比較一下 日本打速度的選手 vs 樊 科 波爾
01/21 00:44, 22F

01/21 00:44, 3月前 , 23F
樊科波爾很常看到在憋著勁在拉旋轉 全身都繃住的感覺
01/21 00:44, 23F

01/21 00:46, 3月前 , 24F
但是日本打速度的如丹羽張本松平 很少看到這種繃住在拉
01/21 00:46, 24F

01/21 00:48, 3月前 , 25F
也可以看林昀儒 拉球也都是順加速在拉
01/21 00:48, 25F

01/21 00:48, 3月前 , 26F
所以會感覺林昀儒的協調性非常好 流暢又快
01/21 00:48, 26F

01/21 00:49, 3月前 , 27F
即使在拉加轉的時候去憋也憋不多
01/21 00:49, 27F

01/21 00:50, 3月前 , 28F
如果樊在拉轉的時候勁憋了70~80% 林頂多就30~40%
01/21 00:50, 28F

01/21 00:50, 3月前 , 29F
旋轉強度就是從這個憋勁來的 也是影響球質的重要因素
01/21 00:50, 29F

01/21 00:52, 3月前 , 30F
怎麼能夠憋勁又流暢不僵硬 是真正的課題
01/21 00:52, 30F

01/21 00:53, 3月前 , 31F
憋過頭了球會悶著出不去 憋的時間錯了身體就會卡
01/21 00:53, 31F

01/21 00:54, 3月前 , 32F
所以某些體系就會直接放棄 叫你別憋或是少憋一點
01/21 00:54, 32F

01/21 00:54, 3月前 , 33F
讓球順著出去 協調性看起來就好了
01/21 00:54, 33F

01/21 00:56, 3月前 , 34F
但就我的觀念來看 你從一開始就不憋 怎麼學得會如何憋
01/21 00:56, 34F

01/21 01:00, 3月前 , 35F
有憋或憋得多 一定會比沒憋或憋得少 來得速度快
01/21 01:00, 35F

01/21 01:00, 3月前 , 36F
所以當你能憋又能跟對手不憋一樣快的時候
01/21 01:00, 36F

01/21 01:00, 3月前 , 37F
其實你的速度是比對方快很多的
01/21 01:00, 37F

01/21 01:01, 3月前 , 38F
因為那就好像你手腳綁鉛塊在跟身體輕飄飄的人在比快
01/21 01:01, 38F

01/21 01:09, 3月前 , 39F
上面有一句打錯字 手誤 更正一下
01/21 01:09, 39F

01/21 01:10, 3月前 , 40F
同一人有憋或憋得多 一定會比沒憋或憋得少 來得速度慢
01/21 01:10, 40F

01/21 01:16, 3月前 , 41F
但是也請各位別看到我這樣講
01/21 01:16, 41F

01/21 01:16, 3月前 , 42F
回去拉球就開始猛憋 然後僵硬協調性出問題來怪我說亂講
01/21 01:16, 42F

01/21 01:17, 3月前 , 43F
我上面有講得很清楚 憋的位置、timing、程度 是課題
01/21 01:17, 43F

01/21 01:19, 3月前 , 44F
要經過合理的訓練(尤其做球者餵球要對)
01/21 01:19, 44F

01/21 12:35, 3月前 , 45F
我會覺得先別碰球,練身體控制到憋得自然而然,然
01/21 12:35, 45F

01/21 12:35, 3月前 , 46F
後再配合練球上手,不然會很柴
01/21 12:35, 46F

01/21 19:42, 3月前 , 47F
我覺的沒那麼複雜,就是厚摩擦,擊球時瞬間速度要快
01/21 19:42, 47F

01/21 19:43, 3月前 , 48F
只是那瞬間腰腿手要一起到位需要訓練
01/21 19:43, 48F

01/21 22:39, 3月前 , 49F
to g,的確夠用,但因為我的正反手能力差異很大,
01/21 22:39, 49F

01/21 22:39, 3月前 , 50F
所以可以明顯感覺球的軌跡跟球速不是同一個層次
01/21 22:39, 50F

01/22 08:28, 3月前 , 51F
就是要甩但最後要收住,但甩又不能用核心跟大臂甩
01/22 08:28, 51F

01/22 08:29, 3月前 , 52F
只能用手腕跟前臂,這其實真的不太容易
01/22 08:29, 52F

01/22 10:22, 3月前 , 53F
真的,這種平衡很巧妙
01/22 10:22, 53F
文章代碼(AID): #1bgsLkKN (tabletennis)
文章代碼(AID): #1bgsLkKN (tabletenn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