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串[討論]裁判與誤判
共 18 篇文章
內容預覽:
我首先想到的機器輔助判決可能產生的問題是----比賽的流暢性。. 判決裁定的流程:. 第一時間裁判判決─>教練抗議 ┐. └>裁判間判決出現差異─>請轉播單位提供重播畫面. (此時間不可控,或欲 (此時間更不可控,尤其極. 立規定控制之?) 為接近的play,恐耗更多. 時間). ─>1.維持原判
(還有198個字)
內容預覽:
還沒考完. 不過簡單插個話:p. 沒有爭議的play不見得代表就是一個正確無誤的判決. 比如說5-4-3或6-4-3等的雙殺守備. 職業常常會有動作給分的判決. --. 好吧 你們繼續 :p. --. ┼──▄▃──▁▃ ▁Lestear──────────────── ◢█ ▕\ _┼. │ █▂
(還有97個字)
內容預覽:
先說聲歡迎....^^. 我想現在機器要能達到完全取代裁判,還有一段長路要走。. 不過我的立場是機器來輔助判決,而不是取代判決。. 好球帶的判決似乎從來沒有被視為是「誤判」. 所有人也都同意好球帶是要看每個主審的認定而有所不同。. 基本上只要主審的好球帶認定對所有人都一樣,兩隊都一樣。. 我是可以接
(還有270個字)
內容預覽:
事實上現在的比賽,有爭議的play(不論好壞球的話). 其實並不多。. 大部分的情況下都是球或人很明顯的先到,只有少部分,一場不到四五次的play. 是幾乎同時到。. 棒球規則中也沒有對於教練出場抗議有次數限制。. 所以理論上,如果球到時跑者還在3m以外的地方,教練也不是不能出來抗議。. 只是實際上
(還有188個字)
內容預覽:
第一次發言哩. 不用真人裁判的機制在去年的 MLB 就被拿出來討論過. 結果最後自爆了. 當然裁判工會是沒理由同意的. 但是機器有很大侷限性也是原因之一. 不論你怎麼做. 要達到完美還是有一段差距. 而用機器考核裁判的制度也行不通. 因為當人此做時裁判在判決時壓力會更大. 尤其對好球帶的判定會使裁判
(還有301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