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牙:《簡談靜功》

看板Chi-Gong (氣功)作者 (去吧!皮卡丘!十萬伏特!)時間18年前 (2007/10/12 11:11), 編輯推噓6(609)
留言15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以下內容摘自下列書籍第1568頁至1571頁。 胡海牙 總編:《中華仙學養生全書》,2006年,中國大陸,華夏出版社   靜功,又稱內功。它的歷史,幾乎和中國的文明史一樣古老。早在五 千年前,中華民族的祖先軒轅黃帝在治理天下的同時,經常和他的大 臣們討論醫學和養生的各種問題,後來人們對這些論論加以記錄和整 理,編成了著名的《黃帝內經》,內容深邃博大。即使是現代科學飛速發 展的今天,也沒有人能對它的觀點提出挑戰。而在防病治病,卻病延年 等領域,仍發揮著重要作用,這部巨著對靜功有著大量的原創性論述。 到了近三千多年前的周朝,靜功的理論和方法已經非常成熟,靜功的 實踐也在社會上非常盛行。此時成書的《道德經》、《莊子》及其他許多 著作都被後世奉為靜功理論的圭臬。   以後歷代養生家對靜功又有了更深入的發展,留下了數千種珍貴 的著述,而且形成了許多門派。我們通常所說的靜功指的是靜坐功,其 實靜功遠不止這些,只要做到精神專一,神氣內守,行住坐臥都可做功 夫。比如,太極拳,就可以作為一種高級的靜功來練。俗話說:「打拳不 練功,到老一場空。「太極拳講究的就是外形鬆軟慢,內勁輕靈活;動是 命,靜是性。太極拳是性命雙修的運動。太者大也;極者至也;太極者靜 到極點,柔到極點,然後才能快到極點,硬到極點。練拳時,「刻刻留意 在腰間,腹內鬆靜氣騰然;尾閭中正神貫頂,滿身輕利頂頭懸。」其實, 上乘內功豈止留意在腰間,而是要神氣意貫足,充滿全身,繃如彈簧。 外物來襲,如錢投鼓,如球碰壁,鏗然彈回。拳經云:「一粒金丹到指端, 指端力似電。」道經云:「一粒金丹吞入肚,始知我命不由天。」太極與靜 功,二而一,一而二,體一而用殊。我跟恩師陳攖寧先生修習仙學多年, 練太極拳也有半個世紀,如今雖然年已耄耋,仍然忙於醫務活動,論其 功,歸於太極拳和靜功而已。不過初學靜功的人,從靜坐開始容易見 效。   學習靜功,對現代人來說非常重要。從中國養生學的立場來看,生 命是精、氣、神的統一體;精、氣、神中,氣(能量)是生命的本質。我們的 每一項活動,甚至一個眼神,一個念頭,無不是消耗體內能量的結果。 人體能量的枯竭,就是死亡;失去了生命能量的身體只不過是個僵屍一 具。人生活在世界上,為了工作、金錢和名譽,常常在過度地消耗自身, 導致早衰。   為了確保我們生命的活力和健康的體魄,我們還需要通過運動來 補充和平衡身體各部分的能量。一般來說,人體的運動有三種形式:肢 體運動、體液運動(如血液循環)和經絡的運動。體育運動的目的是為 了通過肢體的運動,加快血液循環,從而增加細胞的氧氣和營養供應。 但這對於有些人來說並不合適。中國傳統的靜功和太極拳是身心合一 的運動,它不是通過肢體的大幅度的快速運動,而是通過意識對氣能 的作用來舒暢體液和經絡的循環,抑制內臟和大腦的過度消耗,使其 處於主動的休息狀態。多補給,少耗損,使貯能大于耗能。這種運動方 式安全可靠,做得好,長期堅持,一定能使人煥發青春,延年益壽,精力 百倍,其樂無窮;做得不好,也不至於出現偏差,產生危險。   靜功,靜是關鍵的問題,這裡的靜,就是「入靜」,就是要做到「內想 不出,外想不入」。做到心靈寧靜,沒有任何雜念。我們不要把入靜片面 地理解為肢體靜止不動,其核心是神形相守,神氣相注;神行即氣行, 神往即氣住;目無所視,耳無所聽,心無所知,窈窈冥冥,昏昏默默,乃 至停息停脈。最後,靜極而動,真氣發生,[月永]絡通印,立證大道之妙。   要達到入靜的效果,首先要選擇適當的姿勢。練靜功,採用坐式 或臥式或站式,完全可以隨各人自便。總的來說,你採用的姿勢,要使 週身放鬆,不使它局部緊張,不讓它有絲毫拘束。這樣坐的時間雖然長 久,心中並不厭煩,身上也沒有酸疼、麻木各種難以忍受的情況。如果 採用坐式,無論是盤坐還是端坐,都要做到空靈沉穩,含胸拔背,直而 不僵,鬆而不軟。至於手印該如何做,是左手在上還是右手在上,是掌 心向上還是雙手扶膝;盤腿是單盤還是雙盤好,是左腿在外還是右 腿在外,這些都是無關宏旨的細節,可根據個人意願和條件而定。至於 什麼時間練功合適,可以根據個人的情況而定,白天或夜晚都行,關鍵 是要持之以恒。   意守的問題,在靜功修煉中也是至關重要的。幾十年來,在我個人 的修養實踐中,在我指導學生和病人進行靜功練習的過程中,我對社 會上比較流行的意守法都作過研究和實驗,發現它們都難以避免弊 端,對初學者來說,不容易做得好。比如,很多人練靜功主張守下丹田, 長年累月,將全身精、氣、神團聚在下丹田一小塊地方,難免出現這樣 或那樣的問題。對年輕的男性修煉者來說,尤其不容易做好,他們大多 有配偶,萬一守得不得法,元陽遂衝關而出,不但前功盡棄。而且其損 失比未練任何功的人都要大。先師陳攖寧夫子曾對此打比方說,譬如 你將所有的金銀財寶分散放置,偏要全部收藏在一個箱子裡。有 朝一日強盜闖入,逼你打開箱子,將其中所藏搜刮盡淨,你一下子就變 成一貧如洗的窮人了。不如將貴重之物分散收藏,縱令遇有危險,喪失 一部分,其他部分還歸你所有。守「祖竅」(兩目之間)的法門也比較多 見,但有的人守祖竅,把握不好,守出了毛病。我就遇到過因守祖竅而 患眼肌痙攣症者。所以如果只守丹田,難免出毛病。提起「丹田」,人們 爭論也很多,就我來看,丹田無定處,「流遍周身不停滯」,全身上下都 可能是丹田。哪裡發揮了作用,哪裡得氣,哪裡就是丹田。   從以上的觀點出發,我總結了「守皮膚」的意守法,就是將意念放在 週身的皮膚上,使其神氣貫足,感覺就好像全身浸在游泳池中一樣。到 一定程度,修煉者會感到氣息似雲霧蒸發,散布在全身皮膚的無數毛 孔之中,無形之氣自然凝聚,百脈通暢,營衛全身,持而久之,定能感到 精神百倍。   修煉者練習守皮膚的功夫每次可長可短,不管練得長還是短,都有 一定好處。不過入靜的種種效果一般要在三十分鐘後才會出現。所以, 每天至少有一次要做到三十至六十分鐘。   對靜功功法,古人《胎息銘》總結得甚好:「三十六咽,一咽為先。吐 唯細細,納唯綿綿。坐臥亦爾,行立坦然。戒于喧雜,忌以腥膻,假名胎 息,實曰內丹。非只治病,決定延年。『要做到』呼吸微末而勻」,從守皮 膚入手是比較容易的。   以上談的是靜功修煉的初步功夫,至於中級和高級功夫,還要在煉 好初級功夫的基礎之上方可學習,尚有待與有志者交流。 --   不是我不排版,是為了與原文校對修改方便之故。 ※ 編輯: ilanese 來自: 122.124.134.253 (09/29 18:53)

09/29 18:54, , 1F
以後有書的話,我大概會直接說那本書第幾頁了,因為打字得
09/29 18:54, 1F

09/29 18:55, , 2F
花很多時間的,再來這套書,如果有志於氣功或靜坐,本來就
09/29 18:55, 2F

09/29 18:55, , 3F
應該要買一套了。
09/29 18:55, 3F

09/29 19:21, , 4F
你該不會是照著書 一字一字打下來吧?
09/29 19:21, 4F

09/29 19:22, , 5F
胡有開陳櫻寧天丹法函授班 不知你可有這方面資訊與教材?
09/29 19:22, 5F

09/29 19:23, , 6F
09/29 19:23, 6F

09/29 19:36, , 7F
當然是一字一字打下來,還得簡化字翻成繁體字……
09/29 19:36, 7F

09/29 19:39, , 8F
老實說,胡海牙先生本身恐怕可挖寶的東西很多……
09/29 19:39, 8F

09/29 19:51, , 9F
陳攖寧先生的隱仙派,在台灣的傳承是抗戰之前陳攖寧先生的
09/29 19:51, 9F

09/29 19:52, , 10F
學說,抗戰之後的資料乃至於到陳先生仙逝前,應該絕大部分
09/29 19:52, 10F

09/29 19:53, , 11F
都在胡海牙先生的手上。
09/29 19:53, 11F

09/29 23:36, , 12F
[疑問]「守皮膚」要怎樣收功?
09/29 23:36, 12F

09/30 00:57, , 13F
哈哈哈!我哪知道啊!或許函授班會說吧?
09/30 00:57, 13F

09/30 00:58, , 14F
其實我還不曉得有函授班這玩意,基本上看陳、胡寫的東西其
09/30 00:58, 14F

09/30 00:58, , 15F
實都寫的很清楚了。
09/30 00:58, 15F
※ 編輯: ilanese 來自: 122.124.133.40 (09/30 00:59) ※ 編輯: ilanese 來自: 122.124.135.236 (10/12 11:12)
文章代碼(AID): #173kNPME (Chi-Gong)
文章代碼(AID): #173kNPME (Chi-G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