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 氣功修煉全論 十四入靜後有哪些主觀感受?
入靜後有哪些主觀感受?
練功達到入靜狀態時,大腦處於一種特殊的生理狀態。這種狀態可
調整機體內部各系統生理功能向著協調、有序化的方向發展,按中醫
的話說,使臟腑充實、經絡疏通、氣血和暢、陰陽平衡。此外,在練
功過程中,由於練功人的注意力多集中在自己身體內部,相應地提高
了對機體內部的感應性,對上述生理改變可以產生一些與平時不同的
體驗,出現各種主觀感受。
入靜後經常出現的主觀感受有:頭腦清醒、情緒穩定、心情舒
暢、精神安定、全身或某些部位出現溫熱、清涼、肌肉跳動、輕浮、
重墜、鬆弛、緊縮、熱氣感、電流通過感、蟻走感、麻軟舒適等感覺
;也有的感到整個身體或某些部位變大、變小或感覺不到存在,僅有
一絲呼吸出入;或眼前有亮光或各種顏色,方向、位置或時間觀念不
清等等。古人對此早有觀察,總結為兩個八觸,即「十六觸」景象,
袁鞏在《靜坐要訣》中指出:功中有十六種觸景,即一動、二癢、三
涼、四暖、五輕、六重、七澀、八滑。復有八觸:一捍、二猗、三冷
、四熱、五浮、六沉、七堅、八軟。上述主觀感覺的出現均屬正常現
象。
但是,在練功過程中,由於練功方法不當,急於求成等原因,
也會引起某些異常的心理、生理變化,產生多種不舒適甚至痛苦的感
覺,不利於身心健康,干擾入靜後的正常生理效應與心理效應。也有
人由於練功意守過於集中,急於求成等或功中出現異常景象的刺激,
或受到突然的外界刺激,或受到別人練功出偏的暗示等,引起練功中
出現惕怵不安的狀態。還有人本來就有某些潛在的心理障礙,包括病
理性幻覺、思維障礙(如妄想)、意識障礙(精神恍惚)。這些障礙
平時表現輕微或隱而不現,通過入靜誘發出現或加劇,甚至會出現哭
笑無常或精神抑鬱等精神異常表現,古人稱之為「入魔」現象。
對於上述主觀感受,要持正確的態度。首先應認識到,練功中
整體感覺是主要的如安靜舒適,輕鬆愉快,疲勞解除,症狀減輕或消
失。而那些局部的感覺反應,在練功中是次要的,與練功效果並無絕
對的關聯。其次,由於這些感覺都是自然產生的現象,複雜多變,並
沒有一定的規律,因此,絕不要憑主觀願望加以判斷,以免出現主觀
上的任意追求或壓制,更不要把感覺作為練功好不好,質量高不高的
標準,否則會把注意力完全放到感覺上去了,很不利於練功。總之,
對練功中出現的某些感覺,應該保持心情鎮定,不分散練功的注意力
,任其自然,繼續練功;同時,對氣功要有正確的認識,並加強自身
的精神修養,消除潛在的心理障礙,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從根本上保
證練功取得良好效果,防止誘發精神疾病。
出處: http://www.7gong.net/thread-711-1-1.htm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0.6.3
Chi-Gong 近期熱門文章
PTT體育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