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串劉雲樵口中的李書文
共 31 篇文章
內容預覽:
所以我一直叫你去看材料學的書,由我來講也不會講的比書上清楚. 材料"壓到斷" 或"拉到斷"所需要的力量叫作極限強度. 材料拉到某個會"突然產生大變形"所需的力量叫降伏強度. 一般對於材料發生破壞的定義多半是這兩者. 這兩者骨頭都遠大於肌肉. 那換我反過來問了 什麼叫做柔韌?那不然你說把房子做的比較軟
(還有565個字)
內容預覽:
(文長恕刪). 其實吵這麼長都是在同個地方打轉啊. 人大部分的動作都是各關節各肌肉互相協調配合才得以完成的. 本來就是缺一不可了. 出拳當然也不例外. J兄的觀點是從各肌肉出力比例來看,所以覺得大腿比較重要. S兄的觀點是從人體控制策略的角度來看,所以覺得核心肌群比較重要. 但是實際上是都很重要XD
(還有8個字)
內容預覽:
那我反過來問 甚麼叫做比較能承受大力量. 該不會要和我說硬度吧 = =我有這樣說嗎 = =. 水的形變很大但是......共振只要特色頻率對了就共振了. 有甚麼證明說硬的東西容易共振?? = =. 在下才疏學淺沒有學過這樣的理論. 以上就真的離題了 = =月亮繞地球轉和蘋果掉到地面有不一樣嗎 = =
(還有353個字)
內容預覽:
我說骨頭比肌肉更能承受力量 你持反對意見. 還說柔韌的東西能承受更大力量. 那不是表示你說"肌肉比骨頭更能承受力量?"有很強的極限強度 不代表其可以做出很大的形變. 有沒有畫過材料的應力應變圖?. 材料書上前三章內一定會寫防震設計沒有這麼簡單. 現在把房子做的很軟主要是為了迴避共震. 塑性設計也只是
(還有664個字)
內容預覽:
拿肌肉比骨頭的好像也是你 = =那請問蜘蛛網靠的是甚麼. 今天為什麼房子我們都有所謂的防震設計. 就直接做得很剛硬就好啦. 那就是有韌性更能承受力量的影響(就是所謂的緩衝空間)大多數的運動都是. 因為脊椎是一塊接一塊互相得牽連. 所以你才會認為這不是橫向的形變 而是彎曲. 當某一塊受到剪力肌肉就會拉
(還有402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