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那一年‧我們的奧運七金夢......
※ 引述《firehousehot (...)》之銘言:
: 我想重點不是在是不是從小訓練,是在訓練方式的「人道」關
: 注上吧。
: 我轉錄新聞的報導 http://www.open.com.hk/0808p29.html
: 報導以訪問了三所體校為例:
: 中國為培養金牌選手採用的是一種人海戰術,從中小學學童中
: 經嚴格體能測驗,挑選有潛能者送到各地體育學校隔絕社會進
: 行封閉式集訓。現全國有三千多所青少年體育學校,近四十萬
: 青少年(年齡最小者只有七、八歲)。然後再從這些青少年運
: 動員中挑選尖子特別集訓培養參與全國與國際體育大賽。
: 青島體校(中國培養奧運選手的重點體校之一)、濰坊體校和
: 魯能乒乓學校。提到一個十四歲的農村姑娘陳雲,在測試了肩
: 寬、腿長和腰圍後被認為有潛力而安排練舉重,一位少年因注
: 意力集中、肩膀寬、視力好而挑選為射箭手,盡管他們在這之
: 前對這些運動所知甚少,也無興趣。而速度快,手眼協調超人
: 則派去練乒乓球。學校的標語和宣傳畫都是強調「為國爭光」。
: 這三所學校全部為寄宿,魯能乒校學生每年只能與父母相聚兩
: 個星期。學生們每天至少五六個小時訓練,甚至包括晚上。雖
: 然校方告訴時代雜誌記者,學生主要時間是學文化課,課餘才
: 練運動。但記者很驚訝地發現,校園裡看不到一本教科書。有
: 位練賽跑的少年告訴記者,他每天的生活除了跑步,就是睡覺。
: 殘酷的事實是,除了極少數菁英中的菁英,絕大多數這些青少
: 年都奮鬥不到出人頭地為國爭光的一天。而且即使爭過光的但
: 不是明星級運動員下場也可能很悲慘。
或許你會覺得我是在護航﹐不過我還是有些話想要說。
我無意讚揚中國的體育制度﹐在上一篇文章中說過﹐不同的國情
制約了不同的發展模式。象台灣肯定不能使用大陸模式﹐因為沒有
大陸那麼多人來大浪淘沙。而大陸也不能使用美國模式﹐因為大陸
還不是一個純粹的商業性質的社會﹐隻能靠國家力量來維持對體育
的培養。
不過﹐中國的運動員有很多﹐象鄒春蘭那樣的﹐其實不算多﹐很多人
都拿她作為例子﹐這也反映了﹐新聞報道肯定是報道最極端最悲慘的﹐
這其實也沒有問題。但是讀者自己不能認為這就是全部的情況。這就
象以前文革時候大陸的報紙在報道美國﹐哪裡找不到一個連家都沒有
的窮人﹐但要是誤以為美國人都這麼悲慘﹐那實在是誤差很大。
所以﹐確實大陸是有一些例子對運動員非常不人道非常殘忍﹐但那並
不是普遍的情況﹐否則哪個孩子不是爹生娘養的﹐誰忍心強迫自己孩
子受虐待。
另外的一點就是大陸年年都在進步﹐我相信﹐八十年代的運動員們﹐
都要比九十年代的悲慘得多﹐八十年代大陸雖然經濟開始開放了﹐但是
很多思想觀念還是非常非常落後﹐坦白說﹐把人當作牲口的事﹐我相信
非常多。所以93年就退役的運動員的情況﹐絕對要比現在的運動員悲慘
千倍萬倍﹐因為那時候根本就一點商業性質都沒有。沒有廣告﹐沒有讚
助﹐不受重視。現在的運動員還有沒有可能破了世界紀錄拿了金牌還被
拋棄在一邊﹖現在大陸還有多少運動員破了世界紀錄拿了金牌卻買不起
房子﹖有私家車的其實都不在少數了。
19年前大陸發生了一件現在說起來還會讓人斷網的事﹐大家都知道。當年
的那些人﹐現在都成為40幾歲的社會中堅力量。所以難道還會有人認為大
陸現在的各級中層領導們的思想觀念跟19年前的中層領導們的思想一樣﹐
還把人不當人看麼﹖大陸每年都在進步﹐不能拿八十年代的運動員來對比
現在的運動員。
至於說到興奮劑﹐確實大陸有過這樣的恥辱﹐94年廣島亞運會被剝奪的十
幾塊金牌﹐在大陸官方體育網站上也沒有遮掩不說。也是因為93、94、95
年那段時間的恥辱﹐使得大陸痛下決心嚴打興奮劑﹐96年00年﹐所有去參
加奧運的中國選手都會先在國內進行比奧運會更嚴格的血檢而不隻是尿檢﹐
如果去查新聞﹐還能夠查到許多當時的冠軍﹐比如象後來拿奧運金牌的石
智勇﹐在當年僅僅因為不成熟的血檢技術得出疑似的結論﹐就被國家從名
單上刪掉不給出去。當然﹐興奮劑要杜絕是不容易的﹐肯定還有人在偷偷
使用﹐不過要象鄒春蘭那樣的93年之前的運動員那樣的情況﹐在大陸是很
難再出現了。不能總拿一兩個過去的極端的例子﹐來作為否定現在的理由。
現在已經是二十一世紀了。拿了金牌的何雯娜、張湘祥、仲滿那些人﹐第
一時間是用手機上網給自己的blog寫文章﹐誰會相信他們還是在與世隔絕
的環境下過著非人的待遇生活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9.248.85
推
08/27 16:59, , 1F
08/27 16:59, 1F
→
04/19 12:50, , 2F
04/19 12:50, 2F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Olympics_ISG 近期熱門文章
PTT體育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