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2000年的馬刺陣容....

看板Spurs (聖安東尼奧 馬刺)作者 (guest)時間22年前 (2003/05/26 15:11),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7/11 (看更多)
※ 引述《nettogrof (恭介般的優柔寡斷)》之銘言: : 能在跑動中投籃的射手很適合馬刺隊型 雖然人選不多 : 馬刺的長人除了 inside out 和 pick & roll 之外沒其他戰術可用了嗎 ?? : 馬刺的球能大範圍轉移 但人卻不然 除了空手切鮮少作大幅度的橫向跑動 : 如果現在有位切入不強但是速度中上也能 catch & shot 的射手 : 藉由長人的掩護 射手們穿插其中也是撕裂對方防守的一種方式 : 就算是在未持球的狀況下還是有其攻擊力 此為 Miller 版 : 另外馬刺的 pick & roll 不知為何打起來的效果實在不彰 : 常常只是 TD 幫助 Parker 甩開防守者的防守 接著到低位要球 : Parker 也不常在一個掩護之後能夠果斷投籃 : 我們需要一位習慣在外圍迅速投射的人才 此為 Hornacek 版 : Parker Manu Jackson 都需要比較長的 timing 出手 : 就像 Lupus 大說的 攻擊多元化 但有防守者的情況下命中率就會掉 : 而 Bowen 只能在底線狙擊 並有賴 Duncan 所給的大空檔 : 全隊沒人真正有急停跳投的本事 嗯,馬刺的確缺乏catch-and-shot的球員 甚至空手移位都不是這麼好 從他隊中可以觀察,不少inside-out戰術或多或少有這兩種的搭配組合 如控球後衛A將球運到前場,將球傳給左翼的得分後衛B 而擅長低位單打的球員C也占據左低位 若一時無法形成這模式 可讓B為弱邊的C作低位橫向cross-screen,B再從底線繞到左翼角落 就可使三人間成犄角,C在低位,B在同邊約30度角,A在同邊約75度角 C在要球之前,就要觀察防守對手的實力,及佔位情形是否良好 揣測是以單打吃掉為先,還是主要以策應為主 當B將球內傳給低位球員C,後衛間開始空手移位,B替A作掩護,讓A沉底線,彼此互換位置 C在難以單打的情況下,看防守方是否換防不及,讓A或B有空檔,再外傳A或B作投射 也少不了空手切的運用 可在防守方要換防時,B可從擋人突然轉成從底線空手切入,接球上籃 若換防後,B是在防守者的內側,可從中路空手切入突破,接球上籃 若防守A的球員先料到,搶外側來快速換防,A若反應即時,也可從中路空手切 但現在馬刺的inside-out的政策,就如許多大大所提的 外線球員鮮少移位,擺明要讓Duncan背框籃下硬打取分 遭對方包夾難以出手時,再藉由他長人中優異的傳球技巧,外傳給空檔隊友 一對一是很難守住Duncan的,當然屢屢被他得手 所以防守方在迫不得已時,只好用到包夾 因有球邊防守員過來包夾,會製造出明顯空檔,讓馬刺球員直驅籃下 只能派無球邊球員來進行,此時Bowen就露出空檔 Duncan為避免大角長傳遭阻截 所以先傳往同邊隊友,藉由二到三次的導傳,讓埋伏已久的Bowen作三分投射 就因馬刺過度仰賴Duncan,又缺乏可空手移位的球員 看到的就是Duncan的單打,包夾後的傳導外線,及外線球員的切入取分 總是一成不變,以上也和擋切威力不夠有些關係 另外作單擋的球員高大會較占有優勢 Duncan自然是沒有問題的,視野大,傳球能力也不錯 但除了擋切的球員外,其餘三位球員要是有優異的外線能力,更可以達到牽制的功效 可拉離對手防線,無法讓他們快速補防 但馬刺的外線,威脅性不夠 除了不能catch-and-shot,還有如總裁所說出手的不夠果決 而加強外線穩定度更是當務之急 若馬刺能有一位像Hamilton或Rush的球員,理應不錯 不過Pop老大在選擇球員,究竟會以那種球員為主,就有待討論了 Maggette型 VS Hamilton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218.32.0.28
文章代碼(AID): #-qRuBhk (Spur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qRuBhk (Sp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