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ATP新種子制度的影響

看板Tennis (網球)作者 (Est)時間22年前 (2002/12/22 22:08),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3 (看更多)
※ 引述《milkmilk (LING)》之銘言: : ※ 引述《establish (Est)》之銘言: : : 轉錄自連線板 : 都是替失敗者找藉口,但對勝利的人卻不公平. : 只要狀態調整好,即使遭遇強勁對手,都可場場難過場場過. : 就像上海的年終八強,天堂組的阿格西,一勝難求. : 死亡組的hewitt反而拿到冠軍 : 這就證明,有運氣的不見得能發揮實力. : 能發揮實力的,少了點運氣又何妨. : hewitt這兩個大滿貫,或許多了點運氣,沒碰到天敵對手. : 但重點還是在於他自己,能否連兩個禮拜狀態都保持巔鋒. : 連贏七場拿到冠軍. : 至於32種子制度,跟他這兩個大滿貫有什麼關係,我是看不出來. : 畢竟hewitt都在前16種子,以前是第四輪才會碰上種子, : 現在提前到第三輪就碰上了,碰上種子機會更多.不見得好打. : 32種子制度,感覺上是在保護17-32種子的人,免於前兩輪就碰上種子選手. 唉,這篇討論根本不是針對特定人士啊…而且這是針對大滿貫-___- 這是有前後文的,希望可以心平氣和地看待一些觀點,別急著對號入座。 這兒也根本沒人討論失敗者。 就像k兄說的,如果不是32種子,那今年"可能2個大滿貫結果都將不同(當然這是後話)? Costa、Sampras. 甚至Johansson~即使他是16種子以內,個人認為籤表的影響是普遍性的、彼此影響的。 牽一髮動全身。(本來比較懶得查他的b) R128 Diaz, Jacobo (ESP ) 69 非seed R64 Hipfl, Markus (AUT ) 83 非seed R32 El Aynaoui, Younes (MAR ) seed 21 R16 Voinea, Adrian (ROM ) 0 非seed Q Bjorkman, Jonas (SWE ) 23 非seed S Novak, Jiri (CZE ) 8 seed 26 W Safin, Marat (RUS ) 54 seed 9 其實Johansson也是,若以以往來看,除了決賽對手Safin,其他全是非種子。 不過澳網掉種子也是蠻正常的,以四大賽的慣例看是較常見的。:p 但仍然有兩個因新種子制度下而對上的種子。 Costa法網 seed 20 R128 Gasquet, Richard (FRA ) 非 R64 Davydenko, Nikolay (RUS ) 非 R32 Gaudenzi, Andrea (ITA ) 非 R16 Kuerten, Gustavo (BRA ) seed 7 Q Canas, Guillermo (ARG ) seed 15 S Corretja, Alex (ESP ) seed 18 W Ferrero, Juan Carlos (ESP )seed 11 反而Costa砍掉的種子較多,以過往16種子的對手來說 溫布頓 第一種子Hewitt R128 Bjorkman, Jonas (SWE ) 非 R64 Carraz, Gregory (FRA ) 非 R32 Knowle, Julian (AUT ) 非 R16 Youzhny, Mikhail (RUS 非 Q Schalken, Sjeng (NED ) seed 18 S Henman, Tim (GBR ) seed 4 W Nalbandian, David (ARG ) seed 28 種子制度導致籤表變化更大,那是事實,但這裡沒人否定拿冠軍是有實力的。 更有趣的是…若是沒有Costa、Sampras這種人存在,那拿到冠軍的會不會是他們中途 砍掉的對手?:P是慢熱問題?還是本身排名較前的種子選手本身問題?兩者皆有? 另外提些觀念問題 個人不知其他人的學習環境是如何,但個人因著自已所讀的科系,是非常需要不同的 意見與觀點去看所有的事物,才真正能擦出好的理念與設計。但前提是"就事論事" 每個討論的參與者若都有這個概念:)這樣才能看到不同且真正精髓的東西。 基本上討論若以這種觀點出發,雖然扯到主觀好惡時多少會影響,但卻還是能去看別人 的觀察,蠻有趣的:)看的角度不同也較廣。 個人就不覺得有人提出32種子的看法而說誰因而能奪冠(上面也有我所喜愛的選手) 是在說他沒實力。只是我覺得影響還不只如此。所以提出不同的看法。 至於32種子與其說是"保護17~32種子,個人認為沒必要的。為什麼?16種子行之有年 ,從來沒人提過要行更多種子的,保障更多種子是有其現實面的考量,而不是最原始的用 意。問題出在近年選手的不穩定表睍,使得種子的掉落更易出現,觀眾對於自己熟悉的選 手早早出局的比賽興趣缺缺,比賽精采度下降,加上現今排名或種子序較前面的,卻不見 得在四大賽有傑出表現,原因個人覺得還是跟ATP新制排名多多少少有關~鼓勵新秀多打比 賽而能贏積分,排名較易進步。但不見在四大賽也能如此。也因此16種子在四大賽的奪冠 參考價值下降(比起以往),所以加上32種子以因應四大賽的現實~比賽的可看性與觀賞性 的保持。 最明顯的參考指標便是年終賽 以往90年代年終賽,四大滿貫的成員必定幾乎全到,包括亞軍,根本不需要用到所謂四大 賽冠軍的優惠方案。而今不同了。這意思就是說,年終的真正八強不見得在四大賽真有好 表現卻能排到八強的席位。Federer、Moya都算是、因為都沒打到四強甚至八強以上 (不過Moya是傷後復出,情有可原,大賽狀況回復中,但他四大賽冠亞軍經驗皆有,未受傷 前的四大賽除草地溫布頓外皆有佳績,97、98入八強時) Novak在澳網打進四強,但他本身的種子序卻不在16種子內,有趣的是他還一冠未得卻進年 終八強。除了Hewitt是溫網冠軍外,Safin是澳網RUP,Agassi是美網RUP, 但Costa、 Johansson都算是因優惠、或候補身分。 這真是個新現象,相當有趣,也是整體環境、人的因素交叉塑造出來的, 背後一些東西是頗令人玩味的。 -- 啊,這是因為太無聊才會想到的,個人淺見,請包涵,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61.59.176.214

推 61.70.91.11 12/23, , 1F
est是讀什麼科系的呢?...(只是好奇:D)
推 61.70.91.11 12/23, 1F

推 203.203.34.127 12/23, , 2F
呵呵...我知道...:P
推 203.203.34.127 12/23, 2F
文章代碼(AID): #-1STNcd (Tennis)
文章代碼(AID): #-1STNcd (Tenn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