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ATP新種子制度的影響

看板Tennis (網球)作者 (Est)時間22年前 (2002/12/24 18:15),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個人認為,今日這些現象多多少少都與ATP所實施的一些新制度有關,而且後續效應將繼 續發酵。現今正值新舊世代交替的時期,因此更為明顯。 1.自2001溫網後實施32種子(2000年實施新積分制度) 01溫網冠軍 Ivanisevic 美網冠軍 Hewitt 02澳網冠軍 Johansson 法網冠軍 Costa 溫網冠軍 Hewitt 美網冠軍 Sampras 在以往新舊世代交替時,新秀冒出頭是很自然的現象,但不至於拿下第一座大滿貫就能 順勢登上球王,因為舊制積分並不鼓勵如此。90、91年年終球王Edberg雖然直至24歲才 登上年終球王,但他19歲便拿下第一座大滿貫,在登上球王那年之前便有三座在手。 Becker17歲拿下第一座大滿貫,但也不可能因此順勢登上球王。92年年終球王Courier91年 便拿下一座大滿貫,但也到隔年拿下第二、第三座時才登上年終球王,93~98年年終球王 Sampras90年拿下第一座大滿貫,但直到93年拿下第二、第三座時才登上年終球王。即便是 00年年終球王Kuerten也是97年第一座、00年拿下第二座大滿貫時才在年終登上球王。唯有 技術純熟且達到直正頂峰,才能坐上王座,不講究速成。這是第一座大滿貫時通常都還未 達到的。 而舊制度講究選手的抗壓性、重視衛冕的難度,普遍來說頂尖選手的抗壓性都算相當好, 較為平均,大賽心理素質佳,通常冒出頭來時就是在四大賽。爆冷較難(當然還是有), 一旦爆冷表示那選手大概就是將來性相當高。造就了四大賽直正能夠呈現出高水準、高質 量的高手之間的對決、差距便在真正高層次的技術層面與心理層面。造就了無冷場、令人 期待且人性化的比賽。且通常愈後面的比賽愈是如此、更入佳境。運氣成分占得不高。 由於不講究速成,使得選手可充分磨練獨到的技術特色,技術層次的東西一臻化境,便會 變得非常個人化、是其他人學不來且極具個人風格。諸如Edberg的優勢發球上網、多變化 的正拍截擊、底線的反拍,且球風極為優雅,Becker的魚躍式截擊、撲球救球(擅長跌倒:P ,Agassi的接發與半截擊式抽擊、Sampras的跳躍高壓扣殺等等,不再多述。 而如今隨著時代的進步,資訊與訓練更為方便,技術也變得普及化,且為了在短時間內 爭取好成績,便不太會去練習太難精的技術,高手是不少,平均水準提高, 但鮮少看到真的技術層面巳到了精準極具特色、很個人化的技術表現、難練難精的發球上 網也愈來愈少人去鑽研,偶一看到多是採用配合戰術的運用,且移位的流暢與上網截擊的 技術,多半都較為粗糙或生硬、甚至姿勢不自然:P。 如今因著積分的現實與比賽的強力化,選手受傷的機率有平均升高的趨勢,運動壽命只會 減少而不會增長(Agassi、SAmpras算是舊時代產物)往日講究技術、協調性的網球巳漸漸 愈來愈依靠體力、力量、速度,因此有使用禁藥的憂慮大增,明年起便採取全面血液檢查 以因應、期望及早遏阻此風。因著技術面的普遍接近,更有可能為了那"二週的神奇"而使 用,現今四大賽冠軍與巡迴賽的積分累積領先者顯見有漸漸分離的趨勢,年終八強因而必 須採用優惠,否則最具代表性的四大賽冠軍卻無法參與,其實是相當尷尬的…八強有些人 的四大賽表現不佳,有些名不符實。間接造成網球的社會知名度無法提升與建立。排名與 四大賽的奪冠參考無法串連在一起,世界排名也是有些不具說服力與參考性,都是不太好 的現象。 NEW BALLS可說是ATP為了因應世代交替、卻無新秀"自然"冒出來的情況下、有些刻意去 捧紅、營造接班氣勢…一眼望去…似乎個個前程似錦、潛力無窮、大有把前輩比下去的 態勢,但在巡迴賽也許可行、積分排名也可行(年輕是本錢)、卻在四大賽不一定可行。 這恐怕才是32種子實施來,有2個不在前16種子、1個第16種子奪冠、1個外卡奪冠的情況集 中出現的大原因之一,因為這四個全是中生代、與老將的組合。 如此一來,更顯得新世代之間的差距,在別人及早成熟時勢正好時、其他新生代卻無法利 用此一時勢,更顯得其不濟。比賽品質也可能得打上折扣。 技術面的不濟、心理層面的不濟、平均技術下的激烈、不明的四大賽競爭態勢、那能利用 "二週的神奇",成了大關鍵,神奇來自自已臨場狀態的調整、也來自對手的狀態、來自本 身的籤運、也來自對手的籤運。預定交手的種子對手提前出局的情況,愈來愈常發生。加 上中生代以往被老將那一代壓得過久(包括Goran也算),如今老將凋零,技術層面不見得比 新生代差,心理素質也平均,體能狀態也是,一旦在比賽中打出狀況,他們的機會也不低 。 二年過去了,新生代整體一定會漸漸成熟,但觀眾並不總是有耐心等待,因此網球收視人 口、在某些國家有下降的趨勢、男單的比賽整體(全球)也不比以往受到歡迎,在未來的二 年內、更是關鍵,因為老將可能在這兩年內完全退出、但看中、新生代能否繼續在如此的 態勢中、心理與技術的建立、長進,完全建立建立屬於他們的輝煌時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61.59.176.214
文章代碼(AID): #-23FMWf (Tennis)
文章代碼(AID): #-23FMWf (Tenn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