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計時車跟一般公路車有什麼不同阿

看板bicycle (單車 腳踏車)作者 (Me)時間18年前 (2007/05/11 23:14), 編輯推噓18(1809)
留言27則, 1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閒閒再來一篇好了 計時車 vs 三鐵車 雖然比賽看起來的屬性差不多 都是個人獨立完成 但是由於三鐵的自由車項目是接在游泳之後 游泳完會很軟,很無力........ 且三鐵的路線多在湖邊或海邊,有時路線起伏大 所以對車重會比較要求 兩者在器械上看起來雖很像 但實際上可差多了 一般計時賽 三鐵 ============================================================================= 輪徑 700mm 650mm(應該沒記錯吧,錯了請指正) 大齒盤 52 or 53t 56 or 57t 齒數 曲柄長 165 ~ 175mm 約少5mm 車輛重心 較高 較低 踏板 一般標準卡踏 鞋套 or 一般標準卡踏 車架 各段管長與公路車差不多 後三角、前叉皆較短小 我記得有差異的大概是這部份 其餘零件就都可流用 當然也有人騎700c的三鐵車啦 只是一般正規三鐵賽大多會使用650c的 至於為何輪子會較小 真正原因我也不是很清楚 但有一派的說法是 為了減輕重量 所以縮小輪徑、車架、前叉等,以獲取較輕的車子 然後由較大的前齒數來彌補輪徑縮小的圓周差 錯了還請指正 ※ 引述《cita7005 (Me)》之銘言: : ※ 引述《Igloo (最近蜜棗便宜又好吃)》之銘言: : : 看到目錄上的計時車 : : 感覺很炫 : : 但是不太懂跟公路車差別在哪 : : 我只看出 : : 多了休息把? : : 車架很粗 : : 重量很輕 : : 零件頂級 : : 車架幾何不同..目的? : : 有人平常會買一台計時車的嗎 : : 不知能不能介紹一下 : 計時車 : 顧名思義用於計時賽 : 泛指個人計時或團隊計時 : 尤其在個人計時的項目,其器械條件要求更勝團隊計時 : 因為沒有人可以替你擋風開路,你得全程靠自己完成 : 這時車輛的設計好壞,成績就會有差異出現 : 所指設計包含 : 1.流體力學 : 2.材料力學 : 3.重量等 : 就上面有提及的條件來說 : 1.休息把 : 騎車的人都知道,維持騎車的上半身姿勢是靠腰力支撐,並非將身體重量全落在把手上 : 手腕其實沒什麼受力,頂多就只是手臂的重量 : 休息把可以讓你上半身維持水平的姿勢,但是更減少手臂及腰部的負擔 : 在計時賽或是三鐵賽常見 : 2.車架粗 : 大多是配合流體力學所設計的車架,使空氣流過更平滑順暢 : 一般降低流體阻力應該不只車架 : 大部分都包含扁平前叉、車架(部份與坐管一體)、把手、水壺、 : 扁鋼絲輪、大板輪、碟輪 : 甚至選手的車衣、鞋套、計時安全帽 : 3.重量輕 : 這點就不一定,某些碟輪其實不比鋼絲輪輕 : 計時車架也不一定比一般車架輕 : 其主要訴求是降低空氣阻力 : 且重量與慣性效應成正相關 : 若非有爬坡路段,其實車重多個1、2kg的影響並不明顯 : 4.零件頂級 : 若是稍微有規模的參賽隊伍或個人參賽者 : 不管公路或是計時賽,零件頂級應該都是必備 : 故與計時賽無正相關 : 5.車架幾何 : 具我所知,某些為了特定賽段訂做的計時車架(當然這背後是有財團贊助) : 會針對不重要的部份做偷輕(例如減少不需要的車架強度) : 有些高階計時車,因考量其抽車機會少 : 甚至對後三角、上管等做偷輕 : 不過這是少部份 : 市售一般計時車為了消費者的使用效益來說 : 其力學傳導設計和公路車並不會相去太遠 : 6.如果有人口袋飽飽又有興趣 : 或許就會買計時車平常騎 : 不過還是少數 : 計時車的實用價值太低,零件又貴(一顆頂級碟輪就可以買一輛全新的125機車) : 更別提其他零件,售價都不友善 : 不過很帥倒是真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63.24.253.93

05/11 23:29, , 1F
計時車的車架幾何不一樣吧.
05/11 23:29, 1F

05/11 23:30, , 2F
http://0rz.tw/142C9這裡下載「器材認識」的pdf檔~有圖說明喔
05/11 23:30, 2F

05/11 23:32, , 3F
三鐵踩真重
05/11 23:32, 3F

05/11 23:43, , 4F
鐵餅鉛球標槍都蠻重的....
05/11 23:43, 4F

05/11 23:47, , 5F
三鐵車現在用650的已經很少了
05/11 23:47, 5F

05/11 23:56, , 6F
大家果然厲害....看來我老了 = =
05/11 23:56, 6F

05/12 00:11, , 7F
公路車車架大約72~74度左右 計時車 可能都76以上
05/12 00:11, 7F

05/12 00:14, , 8F
還有計時把的差異 正常公路賽計時把 都盡量壓低 有時候還會
05/12 00:14, 8F

05/12 00:14, , 9F
低於頭管<<為了降低風阻(以前的計時賽 一堆後700 前650
05/12 00:14, 9F

05/12 00:16, , 10F
uci限制後改成前後都要700...接著很夭壽的飛機把都出現了...
05/12 00:16, 10F

05/12 00:16, , 11F
鐵人車的休息把就很 "正常" 畢竟不能太累 囧
05/12 00:16, 11F

05/12 00:19, , 12F
現在還有休息把不得超過前軸15cm的規定嗎???
05/12 00:19, 12F

05/12 00:22, , 13F
應該還有 不然就看到一堆人又裝著來跑了
05/12 00:22, 13F

05/12 00:29, , 14F
其實 現在的計時車..跟以前的差好多..以前前輪650的車真的超
05/12 00:29, 14F

05/12 00:30, , 15F
帥..一堆超級鬼設計 都是超低風阻 現在都被限制了 = =
05/12 00:30, 15F

05/12 00:27, , 16F
UCI規定的計時車的坐墊最前端須在bb垂直延伸線至少5cm後
05/12 00:27, 16F

05/12 00:32, , 17F
這樣便限制了坐管的實際角度..本來76度以上的也需往後調回去
05/12 00:32, 17F

05/12 00:49, , 18F
腳踏車版真的是臥虎藏龍阿...受教了~感謝
05/12 00:49, 18F

05/12 01:09, , 19F
UCI沒有限制一定要700C,只是要前後一樣大
05/12 01:09, 19F

05/12 01:10, , 20F
唔 受教了 不過 那公路賽 是限制700c囉@@? 以前爬山有650的
05/12 01:10, 20F

05/12 01:11, , 21F
請見UCI規則1.3.006
05/12 01:11, 21F

05/12 01:16, , 22F
休息把延伸處不得超過BB前75cm,如果選手高大者最長
05/12 01:16, 22F

05/12 01:17, , 23F
不得超過80cm,如果屬於75-80cm的選手,則須另外
05/12 01:17, 23F

05/12 01:17, , 24F
測量上下臂夾角不得超過120度
05/12 01:17, 24F

05/12 01:18, , 25F
請見UCI規則1.3.023
05/12 01:18, 25F

05/12 21:20, , 26F
最主要的不同是78度,我騎 P3C,最小的frame是650
05/12 21:20, 26F

05/12 21:23, , 27F
其他都是700 650現在很少了
05/12 21:23, 27F
文章代碼(AID): #16H8Xk2h (bicycl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6H8Xk2h (bicy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