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串[閒聊] 入定的定義
共 24 篇文章
內容預覽:
首先,是不是一定得用心念集中在某一個目標或標的這種方法,才會. 引起樂受,這在我個人、本門前輩還有其他不同門派的前輩大德的經驗及. 文字裡,我是否定的。. 至於樂受程度要到什麼程度?才等同佛教禪修名詞裡的喜禪支、樂禪. 支,這我就不提了,反正佛教一堆法師、禪師寫了一堆文章,你們去比較. 看看就好了。
(還有583個字)
內容預覽:
並不是說只有心集中在固定所緣上才會產生樂受,. 其他方法不會產生樂受.. 而是所緣不明確的話那些樂受不夠強,無法成為禪支.. 除非是阿羅漢修四念處才不需要把心集中在明確的範圍內.. 在成為阿羅漢之前修四念處時都是只關照五蘊的一小部份. 不會關照全部的五蘊.. 而且修四念處時禪修所緣一定是五蘊,絕對不
(還有890個字)
內容預覽:
---------------------------------8<-------------------------------. 世親大師的《唯識三十論頌》:「意識常現起,除生無想天,及無心二. 定,睡眠與悶絕。」. 玄奘法師在《成唯識論》裡解釋為「五無心位」:眠熟、悶絕、無想天. 、無想定、
(還有302個字)
內容預覽:
無念:沒有念頭,而有覺知的狀態。(你要說成有覺知的狀態,. 但沒有念頭也行。). 定義很清楚又簡單。. 古人也沒什麼科學儀器去量什麼腦波的,就是按照他們在靜坐時. 所體會到的心理狀態描述罷了。. 老實說,你要說還有腦波就不算無念,這我也同意,但這是醫學. 的觀點。或是將心靈狀態細分到一百多種之多,這
(還有211個字)
內容預覽:
ilanese定義了「入定」是「無念而有覺知的狀態」,. 無念是:沒有念頭,而有覺知的狀態。. 然後說佛家常說的色界四禪共同禪支的「心一境性」禪支,. 就不一定符合道家的說法了,因為「心一境性」還有個「一念」。. 但按照南傳阿毗達摩對心的定義:. 心的作用是認知,覺知所緣。. 就以安般念的初禪為例,
(還有99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