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對付腎疾

看板Chi-Gong (氣功)作者 (雲昇)時間19年前 (2006/03/02 09:32),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9/32 (看更多)
※ 引述《coldstar (雲昇)》之銘言: 昨天又到台大醫院抽血 三月底回診時就知道檢驗結果 這兩個月正逢學校放寒假 就讀於政大的淇 體重已快破百 每天都窩在電腦前打電動 早上於是帶他去運動 帶兒子運動需要花時間 教他太極拳 站樁 少林氣功 太極鞭 大大影響到自己練氣功 因為一練氣功就要一個多小時 怕他呆在旁邊無聊 整個寒假期間 沒辦法按計畫練氣功 : 現在又要規劃下一階段的練功計畫 : 首先是站樁部份要保留 已經練了三個月 感覺好像腿力沒有進步 原來計畫 : 一段時間後要增長練功時間 但是目前感覺還是無法拉長時間 : 原則上要保留下去 自己檢討 感覺累的理由可能是睡眠不足 : 所以自今日起 晚上回到家馬上睡覺 不再看電視 這段時間內練習站樁 感覺自己的腿力與膝蓋處於不用即退的現象 雲昇對手面相稍有研究 自己在老年時應是不良於行 十年前因怪病纏身 膝蓋與肌腱的發炎影響行走 現在病雖痊癒 腿力已大不如前 這兩個月雖不間斷站樁練習 還是感覺腿力不如理想 應是年紀引起的退化 對站樁練習 雲昇會持續加強 : 其次是馬老師所交代的龜息大法 計畫每天十二次 有預感這是相當辛苦的部份 過去練習龜息大法 都是練單次 隨即調整呼吸 現在練龜息大法 就練習綿綿不中斷的十二次呼吸 原以為會憋得很難過 實際練起來 並沒有想像中的痛苦 運用意志力壓抑自己想大口呼吸的願望 每次都可以連續練完十二次呼吸 最近發現練完龜息大法 腎臟會有點酸 更絕的是臉面口鼻眼會發熱 腎臟酸可以體會 因氣在腹腔內緩慢流轉 腎臟身受其益 可是臉會發熱就無法意會 只練丹田氣 不知為何影響到臉 : 還有智能氣功 這星期馬老師將智能氣功下半部教雲昇 將來每天練習十二次 除站樁與龜息大法外 只練智能氣功 一共有十幾個功法 綜合中脈氣功 大小周天與體外周天氣功 練智能氣功每次要花一小時左右 : 兩種大周天停掉 有點冒險 因為大周天對命門與腎臟效應應該很強 → protoss:況且周天就周天...無所謂哪家... 01/14 00:55 → protoss:更無所謂的體表...真有周天練起來...舉手頭足都運周天... 01/14 00:56 → protoss:周天本就是人身氣血行走的路徑...將周天練起來... 01/14 00:57 可能派別不同吧 散人兄所謂周天就周天理論是正確的 只是練法不同 道家大周天是將氣由丹田提起 延任脈到達頭頂百會 再將氣由百會引導至手掌 由手掌再將氣導入命門入丹田 再由丹田將氣經由會陰沉降於腳底 再由腳底提氣經會陰入丹田 佛家大周天是將氣由丹田由後方督脈提起 引至百會 再由百會由任脈達丹田 再由丹田將氣直接沉降於腳底 再將氣由腳底直接引至頭頂百會 兩種大周天練法不同 → protoss:不過就是能將意氣結合...任一動作皆合規矩... 01/14 00:58 → protoss:要能將意氣結合如了功法正確外...也必須經過相當量的操練 01/14 00:59 → protoss:至於多少量...我想大約120,000次才能開始有意氣結合的感覺 01/14 01:00 → protoss:而這也才是入門的開始... 練氣功要由沒有氣感 到達氣在體內運轉自如的階段 真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 雲昇有幸遇到馬老師的教導 馬老師由呼吸開始 再練習拍打功 接著基本功 最後才是周天與中脈 各個基本功練習熟練 練氣功的速度也會增快 像智能功 因為雲昇對各基本功練得很純熟 練習一兩天氣就在身體內按意志流動 : 大周天走的是任督二脈 好像走的是接近體表 → protoss:更無所謂的體表...真有周天練起來...舉手頭足都運周天.. 雲昇當年讀中醫 十二經脈都是在接近體表運行 到末端才鑽入體內連接內臟 馬老師花了相當多時間任督二脈氣的運行 下肢上肢氣的運行 都是體表氣的運行 胸腔內氣的運行就涉及體腔內氣的運行 這個訓練相當札實 雲昇的中脈氣功才練得順利 : 這星期天已經開始參加羅老師的救國團氣功班 這次教了伸臂功與小拜佛功 : 過去文中已經敘述雲昇對早年所學天龍氣功念念不忘 天龍氣功是動功 : 已經全數忘光 現在練了幾種動功 感覺對體內的氣有增強效果 : 所以每天選擇兩種功各練習36次 羅老師第二次上課教到穿梭功 雲昇問當氣以手掌沾黏到頭頂 接著是以黏還是下壓下行 羅老師越解釋越無法自圓其說 就發脾氣了 雲昇以後就沒有去上課 雲昇自己也有錯 因為雲昇練習體外氣功 就是練習發氣 吸氣 沾黏氣 壓縮氣 少林動功就是體外氣功 雲昇搞不懂就問 但是沒有考慮羅老師懂不懂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5.192.240
文章代碼(AID): #141aj5tj (Chi-Gong)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41aj5tj (Chi-G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