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功的本質

看板Chi-Gong (氣功)作者 (實現吧! 我的願望)時間18年前 (2007/09/11 10:19), 編輯推噓4(405)
留言9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小弟自國中開始,有時會不自主地進入入定的情況 那時候不知道有氣功(或者說不知道如何練), 常常就是心情愉快之下突然之間進入 那時的感覺: 1.超越時間的感覺,好像所有過往和未來都很清晰 而且精神超級好,可以明顯知道自己的想法與下一步的可能 好像這一刻就是永遠,而且有種是看戲而不是局中人的感覺 2.對身體來說,可以輕易地"使用"身體,那就像是…… 好像是在操縱一個機器而不是自己的身體一樣 可以下一連串的指令然後要身體一次作就作成了(不用練習) 而且力量比平時大很多,好像一次就可以用出全力 而身體的感覺很清楚,卻又很淡,淡到不像自己的 痛覺也是平時的1/3以下 那時戲稱自己進入無敵狀態(如果搏擊的話那是很勇啦) 在高一時發現家中有本靜坐的書,然後就看那本練了一、兩年的樣子 之後就完全自己亂練一通,之後有看很多ESP與靈學有關及很多功法的書 從很小開始,我和我姊都會自己命令"起雞皮疙瘩" 在看那本靜坐的書時我有練過意守膻中,之後發現: 1.可以把起雞皮疙瘩的那種能力化為意念,然後送到各個部位 可以把意念遊走在身體,如果這時肌肉在不自主微微收縮 (也就是身體有點腫加微小抽筋的感覺,書上說是氣感?可是那很不舒服~囧 我覺得那是意念或穴道引起的不自主肌肉抽跳) 那麼在意念集中在這個部位時,就會自動地跳起來 2.因為平時洗冷水澡,所以在學氣功後在呼吸與意念上把他佈及全身("灌"到全身) 發現要是身體內部有那種"充滿希望"的感覺才是真的不會冷 要不然其實只能短暫維持 那種感覺和氣感不一樣,反而是國中那時不自主進入的感覺 因為那時成績優異,所以幾乎是去補習班時全然很High,老師還沒說完我就會了 就在下面自己快速秒殺再和老師說的來驗證,而且班上還有喜歡的女生 所以在補習班時幾乎是受盡尊重、成就感、自信、光明、幸福的感覺 然後在放學之後開始想說什麼就和朋友們直接聊,這個時候就進入入定的感覺 所以只要補習完幾乎都會進入,而且進入想離開還離不開(因為精神太好所以晚上睡不了) 不過高中以後反而幾乎沒有幾次,不過那時看很多氣功的書 我發現他們都是:凝神 放空(或是意守 或是"灌"某地方 或是運氣) 而在看過嚴新氣功之後,他提到心為本,我覺得他有說到本質~ 在看過的數十個功法中,我發現心最重要,幾乎都有放鬆然後想著光明美好的畫面 如果說想去"練"倒是真的沒有什麼結果 有人說修練 但……?是為了什麼而修? 嚴新說要有救人救世的大願,那麼是不是只要心中光明美好,那樣就合這個條件呢? 我想應該是的~ 在高中及現在大學幾年之中看了一百多本有關ESP及氣功、靈學的書 發現:如果心中的念頭是如何,那麼只要夠強烈,幾乎都會成真 很多ESP紀錄、靈學及宗教典籍、道德經中都有這個結論 如果說單純練氣的話,我覺得很像是學習使用自己身體的方法 但入定的話好像就完全無關了?@@ 我可以用意念去控制身體的狀況 但是並沒法進入入定或是身體變好 反倒是心態的改變才能改變--->就算沒有練的話~ 如果在練時是有戾氣或是悲傷的話 會有很多偏差 可能因為潛意識中暗示的負效果吧 所以看到那些修真武俠小說時有點想笑~如果他們壞人如此,那麼沒練十年就自己掛了 氣功的本質是什麼呢?@@ 總覺得心態與練氣的部分是獨立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68.96.100

09/11 11:14, , 1F
看來又要掀起精采的討論串了~~~
09/11 11:14, 1F

09/11 14:23, , 2F
您把「守意」誤解為「意守」,而造成不必要的所知障。
09/11 14:23, 2F

09/11 14:24, , 3F
先天自然之能,應當珍之惜之,盡信書不如無書。
09/11 14:24, 3F

09/11 14:39, , 4F
推一下心最重要,氣功是有系統的修練.最後無招勝有招了吧?
09/11 14:39, 4F

09/11 17:35, , 5F
感謝:) 所以守意是指"存乎一心"的意思嗎?
09/11 17:35, 5F

09/11 20:19, , 6F
「守意」,「有尋有伺」漸至「無尋無伺」。「一心」非實
09/11 20:19, 6F

09/11 20:21, , 7F
切不可「存」,存心之所在,凝滯之所在。
09/11 20:21, 7F

09/11 20:22, , 8F
綿綿不絕,若存若亡,有意非在意,順乎自然即是。
09/11 20:22, 8F

09/13 19:43, , 9F
Thx:)
09/13 19:43, 9F
文章代碼(AID): #16vViMWX (Chi-Gong)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6vViMWX (Chi-G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