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 體呼吸——讓人體驗到「人天合一」的奇妙境界!

看板Chi-Gong (氣功)作者 (Jason)時間18年前 (2007/11/09 16:53), 編輯推噓7(704)
留言11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體呼吸——讓人體驗到「人天合一」的奇妙境界! 體呼吸——這是初學氣功修煉者夢寐以求而又為一般人所難以理解 的事情。 體呼吸,說明白了,就是在鼻呼吸的配合下主要是以全身毛孔(皮 膚)進行呼吸的一種反常規呼吸方式,其作用是使人們在氣功的修煉 中可以呼出更多的濁氣或吸入更多的真氣,以進一步提高氣功修煉的 層次。體呼吸一打開,對於打通人體經綸大周天來說只是一個時間的 問題,而如果一個人的氣功修煉能夠達到這一步也算是略有所成了! 當然,它離達到胎息的理想境界還相差甚遠! 氣功修煉中的所謂氣行小周天,是指人體中的內氣聚集到足夠充足 的時候能夠在任督二脈上暢通無阻並周行無礙;所謂氣行大周天,是 指人體中的內氣較為充沛時能夠在十二正經和奇經八脈中暢通無阻並 周行無礙。而無論大、小周天均可以分為意念周天、經絡周天和丹道 周天。體呼吸的煉成,是氣功修煉者把有形練功化為無形練功的重要 轉折點,也是氣功修煉者從氣行小周天達至氣行大周天的重要手段, 同時更是人們在氣功修煉中告別意念大周天而達到經絡大周天的重要 橋樑! 但不容諱言,一般常人是很難理解體呼吸是怎麼一回事。其實,在 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可以找到毛孔(皮膚)呼吸的實證,如貼 膏藥、拔火罐、熱敷冷敷等治病方式,而風寒濕熱內侵導致人體及其 臟腑生病的實證就更不用說了。這都說明毛孔(皮膚)也是人體致病 或治病的重要通道,同時也說明人的毛孔雖然與鼻孔相較甚小,甚至 小得微不足道,但它卻先天就具有呼吸的功能,只是我們常人一般都 未注意到或感覺到而已! 我自覺是一個與氣功修煉有緣的人。1990年5月7日在偶然之中借得 一本有關氣功修煉的書來看,從此自修氣功一發而不可收拾,22天後 開始感覺氣行小周天,兩個月後在行功修煉中體驗到體呼吸的妙用, 繼而在接近百日時有了氣行大周天的真實體驗。 體呼吸,使我真實地體驗到呼吸時身體象拉風箱一樣的爽快感覺, 體驗到氣在毛孔(皮膚)間的自由進出,體驗到內外氣在意念調控下 可在人體的任何部位進行交換或自由流淌,同時也使我體內的真氣日 益充足、充沛、充盈和充溢! 體呼吸,真的讓人體驗到「人天合一」的奇妙境界! ------------------------------------------------------------ 回文 其實,對於初煉氣功者來說,在走路時練功(即行功)是最易出體 呼吸的,其次才是靜功、睡功! ------------------------------------------------------------ 回文 其實,體呼吸煉好了,無論你是行、站、坐、臥,還是在工作、學 習、乘車、騎車、休閒、娛樂等等之時,你都可以煉功,而24小時煉 功也由此變為現實,而不僅僅只是一種「功態」。所以,體呼吸的煉 成是修煉者從有形煉功跨越到無形煉功的一個質的飛躍! 轉載 http://www.7gong.net/thread-6548-1-1.htm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0.6.3

11/09 16:53, , 1F
本身初期就是練體呼吸,也證明有上述的效果.所以推~~
11/09 16:53, 1F

11/13 10:51, , 2F
個人認為網站上的發文者小周天其實沒通,更別說體呼吸
11/13 10:51, 2F

11/15 12:59, , 3F
不錯的想法,不過體呼吸算是基本功,不必太過想
11/15 12:59, 3F

11/15 13:55, , 4F
若體呼吸對你而言是基本功,你的推手功夫早就少人能敵
11/15 13:55, 4F

11/15 13:57, , 5F
否則只是練你自己定義的體呼吸,而非古人所指的體呼吸
11/15 13:57, 5F

11/15 14:00, , 6F
舉推手為例,是因為可以外顯驗證,不會淪為感覺描述
11/15 14:00, 6F

11/15 14:37, , 7F
體呼吸確實是基本功,但隨著境界的不同,方式以及所獲得的
11/15 14:37, 7F

11/15 14:41, , 8F
就不一樣~~~ 同理 其他功法也是一樣 以上為巧的感想
11/15 14:41, 8F

11/15 14:43, , 9F
請前輩們指教 ^^
11/15 14:43, 9F

11/15 22:54, , 10F
推手也是基本功夫,那不過是技擊訓練的基礎之一而已
11/15 22:54, 10F

11/15 22:55, , 11F
個人不知道你練推手是練到何階段.但是推手本來就是基本
11/15 22:55, 11F
文章代碼(AID): #17D1_ka3 (Chi-Gong)
文章代碼(AID): #17D1_ka3 (Chi-G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