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借放一些東西...
作者 akala (黑色路人) 站內 baseball
標題 中華 投手的肌肉表現與訓練
時間 2006/04/15 Sat 01:39:30
─保健─ 日期:2005年01月30日
投手的肌肉表現與訓練
中華日報
看棒球賽轉播,兩隊的先發投手實力相當,記分板上連續掛了十二個鴨蛋(六局)。
幸運的第七局開始了,轉播記者說:「投手已有疲累現象,現在就看那一隊可以先突
破,抓住機會得分!」
果然,本來虎虎生風的投手球速開始變慢,球也漸投不進好球帶,壞球增多了!教練
見狀不對,趕快換上中繼投手。到了第九局,又換上終結者。球隊在八局得了一分,
三個投手聯手完封了對方,拿到了勝利。
在棒球比賽中如何使用投手是一個大學問。投手不好或調度出問題一場球賽一下子就
會風雲變色!教練換投手的依據是投球數,投球局數與好、壞球比,這個大家在看電
視都會看到的統計數字。先發投手也有規定休息天數。現在大多先發一場休息五至七
天。只有在季後賽拚成績時才會先發隔三天出場,中繼、救援天天上場的場景。
雖然現在投手已被保護得很好了,仍然投手一天到晚在受傷!這與投手自己的投球機
轉、重量訓練、解剖構造等有關。投手最容易受傷的部位是肩關節,其次是肘關節,
而這些傷與肌肉、韌帶疲勞有關。
一個流暢的投球動作需要上、下肢與軀幹的肌肉發揮最高的協調性才能順利地把一個
重一百四十九公克的棒球,以一百四十四公里(九十英哩)的速度投出去。身體得做
三百焦耳的功,球帶走八十焦耳到捕手手套。其餘的二百二十焦耳留在投手身上,這
些能量經過脊椎、骨盆、下肢大部分送給地球吸收。投球機轉不良則會留下較多的能
量而造成肌肉疲勞與累積性的傷害。
胸肌與闊背肌對上肢的向前推進十分重要。肩胛骨周圍的肌肉則負責將肩胛骨好好地
穩定在胸壁上。下肢的肌肉群則負責將投球時向前猛衝的上半身減速。這些環節的任
一肌肉出現問題就會影響到肩關節,而造成日積月累的微創傷。
動態研究結果是,在投了五局球之後,投手的肩關節最大外轉角度會減少,膝關節的
彎曲度也會減少;肩與肘的最大拉力也降低,最大的水平內收力矩也減少。這些因子
的改變使得球速降低了八公里(五英哩)。這也就是為何必需投滿五局才能判定先發
投手勝、負的原因。
對各肌肉的測試則知道肩關節的內轉肌是投球動作中受到最大壓力,最大需求的肌群
。下背與髖部的肌肉則有些微的疲勞現象。
由以上的說明可以理解何為先發投手的續航力,能完投、完封有多寶貴,中繼與救援
投手何以能拚老命飆球速。也由上述可以理解為何一個投手的訓練、養成那麼的難,
與平時的肌肉訓練的重要性。大肌肉群,如闊背肌、胸肌;小肌肉群,如袖口肌,這
些訓練不能放在一起,必需個別設計。
投手下盤的重要性必需強調,穩定的下盤可以幫忙分散體內創造出來的功與熱量,不
穩定的下盤則如樹木根基不深,小颱風就可以將之連根拔起一般。好的投手不論多瘦
,兩個大腿絕對十分強壯,肌肉鼓足的!
(作者吳重達是台南奇美醫學中心社區醫療部運動傷害科主任)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7.221.30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Future-Star 近期熱門文章
PTT體育區 即時熱門文章
20
29
33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