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來談談馬步吧.....

看板MartialArts (武術 - 格鬥)作者 (小沈)時間19年前 (2006/12/06 11:11), 編輯推噓13(13051)
留言64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9 (看更多)
※ 引述《chem (ChiaChia)》之銘言: : 我自己最近的體會是 : 馬步是一種勢, 而不是樁步 : 李仲軒的文章裡也有提到, : 在他們那個時代是不強調站樁的. : 尚雲祥也只教他渾圓樁而已 : 就調整身體的協調或鬆整的目的來說 : 渾圓樁的效果比馬步來的好 : 因為馬步容易肌肉緊張 : 反而不容易練到"周身感應"的程度 : 在拳經拳法備要裡 : 有列出幾十個拳勢 : 第一個就是呆架勢, 看外形就是馬步 : 關於這些拳勢的說明, : 書裡也沒說是用來蹲的 : 只是個人從後面的其他拳勢對照看來 : 所謂"勢"應該是對敵的過程中自然呈現的某種體勢 : 在某種情境下這些勢都會有相對應的用法 : 其實馬步是可以用來打人的 : 只是大家常把它想死了 : 把它站得活一點, 不要去限定敵人是在那個方向 : 變化一下, 它是很好玩的 不知道有沒有大大看過邵氏的影片『武館』呢 片中劉家輝演的黃飛鴻 就有許多場面使用馬步 不論是攻擊或防守 都顯現出南方拳法注重馬步的特色 劉家輝使用的鐵線拳 馬步是稱為『二字鉗羊馬』 跟一般的馬步不太一樣呢 有大大可以解說到底這種馬步特色在哪裡呢 片尾黃飛鴻跟那外江佬對打的片段 真的很精采呢 黃飛鴻使用了長橋大馬 沉肘落膊 五形拳 鐵線拳 外江佬使用的武術我就看不太出來 不過以腿法為主 還有些許螳螂拳 鷹爪拳 在武術片中是難得一見硬橋硬馬的片段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5.195.185

12/06 13:22, , 1F
大概是高架馬步比較靈活吧?畢竟實戰的步法不可能太低
12/06 13:22, 1F

12/06 13:24, , 2F
低的步法好像可以用滑的 也很快 這種步法的勁不知怎練
12/06 13:24, 2F

12/06 13:31, , 3F
低馬步重點在走步的連續性 而且南方大部分都在船上
12/06 13:31, 3F

12/06 13:32, , 4F
所以會比較重視重心的平穩,畢竟,在船上跳 功夫不好容易倒
12/06 13:32, 4F

12/06 13:33, , 5F
看過最低的馬步 大腿平行地面 用腳尖腳踝走的~ 速度飛快
12/06 13:33, 5F

12/06 16:36, , 6F
南方大部份在船上所以重心要低...這說法有點令人存疑
12/06 16:36, 6F

12/06 17:38, , 7F
這是書上說的~ 呵呵 因為南船北馬 所以跑水的重心多低
12/06 17:38, 7F

12/06 17:38, , 8F
而另外一方面是因為南方人比較矮小 所以發展出來比較適合
12/06 17:38, 8F

12/06 17:39, , 9F
自己身材的技擊模式 至於說法什麼的~ 我想 流傳下來已經不ꔠ
12/06 17:39, 9F

12/06 17:42, , 10F
可考了~ 畢竟漕運 江賊這些人都是在江湖裡面~
12/06 17:42, 10F

12/06 17:43, , 11F
而在古代 雖然是些莊稼把式 但畢竟以量多取勝~
12/06 17:43, 11F

12/06 18:18, , 12F
我也是看書上這樣說才懷疑...在船上重心低還不如用滾
12/06 18:18, 12F

12/06 18:20, , 13F
不過下次還是再去渡輪上練拳實驗好了XD
12/06 18:20, 13F

12/06 18:33, , 14F
樓上 我想一般中小型渡輪 工作人員大概會請您坐下吧
12/06 18:33, 14F

12/06 18:34, , 15F
大型渡輪 風浪要夠大才會有感覺吧 <囧
12/06 18:34, 15F

12/06 22:38, , 16F
不好意思 有坐過竹筏的感覺 一滾就下去~ ㄏㄏ
12/06 22:38, 16F

12/06 22:39, , 17F
不過以淡水那邊的渡輪來說 在漲潮時 的確是要重心壓低
12/06 22:39, 17F

12/06 22:40, , 18F
另外 我不太懂不如用滾的的意思? 是說地躺拳嗎?
12/06 22:40, 18F

12/06 22:40, , 19F
不過地躺拳在開闊的地方用 可能被兵器或暗器打爆吧~
12/06 22:40, 19F

12/06 22:41, , 20F
畢竟那是馬下殺法 印象中
12/06 22:41, 20F

12/06 23:30, , 21F
...竹筏一滾當然下去
12/06 23:30, 21F

12/07 08:50, , 22F
臺灣對中國來說也算南部 好像也沒有一天到晚坐船吧
12/07 08:50, 22F

12/07 08:54, , 23F
那是書上嘴炮硬牽拖...誰一天到晚跟你在船上打...每晚在床
12/07 08:54, 23F

12/07 08:55, , 24F
上應付他家女人還比較實際勒...天生身體的體型條件影響還
12/07 08:55, 24F

12/07 08:55, , 25F
比較大...再來就是受到的理法影響...才會對樁馬特別要求..
12/07 08:55, 25F

12/07 09:41, , 26F
台灣算中國外海吧= = 也沒有青幫漕幫那種跑水的幫派
12/07 09:41, 26F

12/07 09:43, , 27F
至於書上什麼嘴砲的 去大陸南方看看做個田野調查
12/07 09:43, 27F

12/07 09:44, , 28F
說不定可以找出真正答案 這工作我是懶得做了~~~~
12/07 09:44, 28F

12/07 10:00, , 29F
南方樁馬要求沉...在船上你再沉都沒有用...一個浪船身一搖
12/07 10:00, 29F

12/07 10:04, , 30F
人就整個給掀起來...在公車上練樁馬也沒多大的意義...不如
12/07 10:04, 30F

12/07 10:05, , 31F
平衡感好點眼明手快點...
12/07 10:05, 31F

12/07 12:12, , 32F
沉不是死沉 是要隨順變化~ 不過僅止於理論
12/07 12:12, 32F

12/07 12:13, , 33F
畢竟我不是中國古代人 也沒有在所謂船上討生活
12/07 12:13, 33F

12/07 12:14, , 34F
而且就算出來船上單挑 不論勝負 我們也都無法代表對錯
12/07 12:14, 34F

12/07 12:15, , 35F
我想 發生事情的時候 用了就知道~ 言盡於此
12/07 12:15, 35F

12/07 12:37, , 36F
那種東西要怎麼講...樁馬行氣地力要怎麼論的完...會用沉一
12/07 12:37, 36F

12/07 12:39, , 37F
字自然有他的原因...他三角馬一站就是兩個鐘頭...要能了解
12/07 12:39, 37F

12/07 12:40, , 38F
也都是過了那段期間才明白的...
12/07 12:40, 38F

12/07 12:54, , 39F
所以我說是存疑啊 也很難證明
12/07 12:54, 39F

12/07 14:06, , 40F
也沒啥好證不證明的...以前練拳的多的是一堆靠勞力活動的.
12/07 14:06, 40F

12/07 14:06, , 41F
..萬一在路上遇到行搶要逃到船上打嗎...況且穩是最基本的.
12/07 14:06, 41F

12/07 14:07, , 42F
..不是非得沉才能穩...要論用誰會很直覺的就想出釘個樁馬
12/07 14:07, 42F

12/07 14:09, , 43F
一時辰...找些組手拆練排打下點功夫...百分之兩百電站樁一
12/07 14:09, 43F

12/07 14:11, , 44F
時辰的那傢伙...但一下手要站一時辰根本就不可能...更別提
12/07 14:11, 44F

12/07 14:12, , 45F
說講一堆理論去合理樁馬站的又久又低...都做不到了教人去
12/07 14:12, 45F

12/07 14:13, , 46F
做...對方又不是傻炮...而我想講的是...不只南方連北方也
12/07 14:13, 46F

12/07 14:13, , 47F
一樣...樁馬到後來都可以很久很低...那都是該門各方功法疊
12/07 14:13, 47F

12/07 14:14, , 48F
上去所造成的現象...所以他出手力道可以很沉重...連他自己
12/07 14:14, 48F

12/07 14:15, , 49F
也都說不上來...他肯跟你講練法方向其實就很讓人留眼淚了.
12/07 14:15, 49F

12/07 14:17, , 50F
總之講個我自己的經驗...有段時間感覺來了樁就花了比較多
12/07 14:17, 50F

12/07 14:18, , 51F
的時間...雖然不至於多累...但總是無聊...想說反正都達到
12/07 14:18, 51F

12/07 14:18, , 52F
朋友講的那個基本想說那就夠了...有天我就問他...到底要站
12/07 14:18, 52F

12/07 14:19, , 53F
到怎樣的標準才夠...其實是我不想花時間在上頭...他也只回
12/07 14:19, 53F

12/07 14:20, , 54F
我一句...現在別人撞到你他自己會彈開嗎...我也就不好意思
12/07 14:20, 54F

12/07 14:20, , 55F
的不敢再問...只是現在有個感覺...他所謂的標準其實也不夠
12/07 14:20, 55F

12/07 14:21, , 56F
就是了...
12/07 14:21, 56F

12/08 08:47, , 57F
實在不覺得北派武術在船上就會比較不穩
12/08 08:47, 57F

12/08 08:47, , 58F
蹲低了大家都差不多吧,大家對北派武術的印象怎麼都是蹦蹦
12/08 08:47, 58F

12/08 08:48, , 59F
跳跳的呢 而且南方的確並非全部都是水啊
12/08 08:48, 59F

12/08 08:50, , 60F
南方有珠江 北方難道沒有黃河??
12/08 08:50, 60F

12/08 10:02, , 61F
你看上一篇taxidk寫的石鎖練法就知道了...基本上講白了就
12/08 10:02, 61F

12/08 10:03, , 62F
練腰馬合一...哪來那麼多廢話解釋腰馬合一結果也提不出練
12/08 10:03, 62F

12/08 10:03, , 63F
法...還讓人當神拜...不過搖石鎖已經在練裡頭的東西了...
12/08 10:03, 63F

12/08 10:05, , 64F
紮功底的功法無聊又不好練...雖然形式上是最簡單的...
12/08 10:05, 64F
文章代碼(AID): #15TZJfbX (MartialArt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5TZJfbX (MartialA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