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投球姿勢討鞭

看板PlayBaseball作者 (腦袋決定一切)時間16年前 (2009/03/07 00:34), 編輯推噓0(008)
留言8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7/37 (看更多)
※ 引述《moon104 (moon104)》之銘言: : 恩...這是小弟的投球姿勢 : 還望各位大大幫忙看有什麼問題 : 同一相簿裡面有剪輯的照片 : http://www.wretch.cc/album/show.php?i=moon104&b=5&f=1719184201&p=0 整個投球動作看起來有點「用力」。其實真正該用較多力道的是集中在最後出手的瞬間, 不是整個流程都有在施力,不然多投幾球或幾局體力會消耗很快和球沒尾進。所以除了 出手時是用上力的,其他動作上應該要求輕鬆的感覺,才會延長投球局數。 ======================================= 我把動作拆成兩個階段分析看,一點拙見參考一下。 首先是投球準備動作到抬腿動作: 這兩個動作其實是連貫有相互影響的,當你兩手舉起做準備動作時,如果左腳向後 (或向旁側)跨步跨的比較大時,再要把身體向右後旋轉抬腿這個動作就會變得比較 不自覺的使力,包刮左腿的抬起會抬不高、身體重心再投出球前也比較容易不穩,接著 就會影響到跨步投球時左腳踩下的那一步位置是否跨幅固定、腳的位置正確與否,最後 是球進壘的穩定度。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在做準備動作的這個姿勢,其實是在儲存投球的能量,如果 在「位能」這個停滯階段就消耗較多的身體準備力量,再來旋轉身體抬腿就相對也會多 耗一點不必要的能量,接著投起球來就感覺特別使力。投幾球也許不感覺有什麼差異, 但若是投好幾局好多球,體力衰退下,投球姿勢和力道的「穩定度」就會明顯出現差異。 從影片當中觀察這個階段的動作,可以發現投球準備動作有點「用力」,有多用了 一點力的意思,原因就在於兩手抬起時,「左腳往旁側或後側的跨幅稍大」,以致多耗 了一些準備能量。接著在轉身右旋抬左腿時,抬腿動作會不自覺變小,就像影片裡為什麼 左腿只是微微抬起那樣,因為如果要抬更高,會用到身體更多的力量,然後就會減少投球 瞬間的使力力道。還有影響到的動作不只是腿只是微微抬起,而是抬腿的重心變成在腳 而不是整條腿。抬腿時重心只在腳上,會讓球出手時左腳的踩步位置較不固定,下盤也 比較費力。 所以要減少「投球準備動作」與「抬腿動作」在儲存位能時不必要的能量消耗,首先 是左腳往後或往旁側的跨幅不要太大,適度就好,比肩膀再寬一點點就好,這樣做準備動 作時會讓身體更輕鬆一些,也就不會感覺有點多使到力。打個比較誇張的比方,兩腳微張 的站著,和兩腳打開很大的站著,哪個姿勢會讓身體感覺比較輕鬆,就是那樣的意思。如 果怕跨幅太小使得投球不夠威力,那就是下面跨步位置的修改。 從影片裡看起來左腳的跨步,好像是比較往旁側跨而不是往偏後側。往旁側跨時, 接下來身體向右旋轉的幅度會比較少些,所以投球接著也要變得更用力才能讓球有尾進。 其實左腳的跨步該踩哪個位置,要看是「哪種投球姿勢和身體協調性」來調整,如果是過 肩高壓投法,原則上準備動作時左腳就向後跨為佳,如果高壓投法但身體協調性不夠柔軟 就不要完全向後跨,可以往左後45度位置跨就好。例如你的投球方式看起來比較像是把 身體當成陀螺橫向旋轉用力催球,但手臂是3/4而非側投,在兼顧出球力道和姿勢穩定度,我建議 左腳向左後45度的位置跨比較適合。如果你是側投的投手,那左腳的跨幅就可以比較大, 身體會有比較大的迴旋空間來儲存能量,但3/4肩或高壓過肩的不需要這樣,只要左腳跨 步位置有適當調整,身體就可以有足夠的迴旋空間。 至於抬腿動作,左腳跨幅縮小後身體會變得比較輕鬆,在右旋轉抬腿的過程中,可以 「把抬腿的使力多放在左膝蓋上,用左膝蓋去提你的左腳」,這樣抬腿也會變得比較輕鬆 ,和左腳跨出去的幅度能比較固定。因為髖關節到膝蓋的距離比到腳的距離短,可以用較 少的施力,跨幅也會比較穩定。 再來是球出去後的動作: 這個過程包刮左腳跨步出去,和球出去後身體的旋轉方向。 首先是左腳跨步時腿的力量該放在哪裡。在上面提到的提腿說的是可以用膝蓋去提的 帶動左腳,但在跨出去時,力量就要轉移到腳上,這樣跨幅和跨的位置才會固定,且這個 流程會比從頭到尾力量都在腳上來得省力。力量都在腳上時,跨幅和位置比較容易變動。 再來從影片當中可以發現,左腳在踩下去時腳尖的方向已經左偏了,正確的位置腳尖 應該是固定向本壘版的。會這樣左偏,是因為你是在身體上用較多力來旋轉的催球,加上 你體型稍胖,在旋轉中身體為了保持不會摔倒,左腳就不自覺的腳尖往左偏,來緩衝掉身 體的旋轉力。建議左腳在跨出去時,「把力量放在左腳掌的內側」踩下去,腳尖比較不會 偏掉。 最後球出手時,以3/4肩來說,通常右手臂是右上往左下甩動,所以如果揮臂甩動的 很流暢時,整個身體背部和右肩會壓低下來,才能讓你的右手能甩完整個揮臂過程,不會 因為自己身體關係擋到右臂的甩動。影片中我發現你的身體背部和右肩沒有壓下來,所以 球出去的力道應該是有受阻,有讓你花更多的力量才能催出你要的球速。這是因為你投的 方式是靠身體快速旋轉來投(比較偏側投的方式),但手臂是3/4肩,有點不太搭,所以 身體背部和右肩沒有壓下去,甩臂有受阻,投的時候應該有感覺到要比較費力。所以在用 3/4肩投法時,除了是靠左腳向後或後45度跨步來增加身體旋轉幅度外,剩下就是球出去後 「身體背部和右肩的壓下去」,來讓整個甩臂流程完整發揮。影片當中看到的是頭有盯著 本壘看,這是對的,但背部和右肩沒有跟著下去。 ======================================= 所以結論是,採3/4肩的投法下,準備動作時「左腳向左後45度位置的跨幅要縮小」、 身體往右旋轉時抬腿的力量是放在左膝蓋上而非腳掌,「用膝蓋去提腳(就當你左小腿斷 掉了,剩下肌肉懸著左小腿那樣 XD)」、左腳跨出去時「把力量轉移到左腳掌內側」, 「腳尖朝向本壘」、最後身體「背部和右肩要壓下去,讓手臂往身體左下方甩臂」。用慢 動作的方式讓自己習慣修改後的動作,動作到了反射動作固定了後,再來慢慢催球速。 然後最重要的,不管是哪種投球姿勢,整個投球動作裡永遠只在「右手臂要催下去出 手那瞬間才用力,才會有尾勁。準備動作、抬腿動作、已經甩臂到身體左下方後的階段, 這些都是身體感覺越輕鬆越好,越少施力越好,才能維持投的球數多和穩定,才能像我們 常說的「手臂像一條鞭子一樣的甩動」,畢竟投球是投長局數,不是只投一兩球。 一點拙見僅供參考。因為攝影角度也許會讓我看走眼看錯姿勢,如果是我看錯而講錯 的,那當看看就好。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2.158.183

03/07 00:43, , 1F
不太會用下盤的力,原因就在於準備動作的左腳往左後跨步太大,
03/07 00:43, 1F

03/07 00:43, , 2F
接著影響到你的抬腿抬不高,因為抬更高你會花更多力,最後催
03/07 00:43, 2F

03/07 00:44, , 3F
球催下去時,就變成要用上半身使力了。而且因為你的身體是偏
03/07 00:44, 3F

03/07 00:45, , 4F
側投的方式來使力,手臂卻是3/4臂,所以投起來會用更多的力量
03/07 00:45, 4F

03/07 00:46, , 5F
,只要投球數稍多一點點,就會發現球的尾勁沒法維持像一開始
03/07 00:46, 5F

03/07 00:46, , 6F
一樣。所以改變準備動作的跨步,其實就會有不一樣的感覺,好
03/07 00:46, 6F

03/07 00:47, , 7F
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因為人體的動作是有慣性的,一開始很重
03/07 00:47, 7F

03/07 00:47, , 8F
要 ^^
03/07 00:47, 8F
文章代碼(AID): #19iL2loe (PlayBaseball)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9iL2loe (PlayBaseb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