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投球姿勢討鞭
其實一些專業技術文章會那樣說是有一個前提的
就是身體的柔軟度、協調性、肌力要先練好
蹲馬步的工作都做的很紮實
然後再來照一些基本原則修改
在這樣前提下的修改後
才會讓身體動作的能量發揮到最順暢和最大
少了這個條件做動作修改
就可能像您說的感覺怪怪反而不適合自己
甚至造成運動傷害
或像我們的選手一到了日本職棒姿勢一再被改
結果成績反而不好
可能就是類似的原因
所以您說不一定要照那些專業技術文章的說法做
找適合自己的方法改其實也對啦
畢竟不管是業餘的我們還是職業選手
大家都有一些是從一開始玩球就養成的習慣
都打那麼久了未必是說改能改的
可是我為什麼還是用像技術文章的說法建議呢
因為這些比較是通說的作法
比較保險
我也不是職業的只是個玩家
所以就是以我所理解的部分給建議
如果是以其他方式做調整那樣角度給建議
我就不太確定是否真的適合原po
因為那些方式比較不是一般見解的觀點
會不會有運動傷害或姿勢上其他影響不知道
所以我就比較不敢那樣大膽給建議
還有個原因為什麼我給的建議偏向一般技術文章的說法
是因為以前我學生時代打球時(其實我已經很久沒打球了)
我就是這樣邊照一般公認的那些原則修改自己的動作
邊改邊摸索
到後面也不是全盤都接受
但摸索的過程中我發現那些比較制式正統的原則說法
其實是有他們的道理在的
而且比較適合我們東方人的體型
所以我才會採用我文章中的那些建議說法
換成西方人就未必適用
例如準備動作的跨步
其實我們跨步後身體旋轉多少幅度
是看我們的身體協調性柔軟度而定
如果協調性或軟軟度差
就算是高壓式投法
左腳跨步也不適合全後跨
不是死板板的罩著模子套著用
所以我文中才會說還需要看身體的協調性
協調性較差的高壓過肩投法還是踩後跨45度位置就好
當然協調性好的像野茂英雄也是個例外例子
至於西方人因為他們的肌力比我們東方人強
所以就算準備動作的腳旁跨後身體迴旋的幅度較小也不礙事
因為他們可以靠其他姿勢動作的改變來彌補
當然東方人選手也是一樣有類似狀況
不過我們都不是職業選手或體能教練
而且我只是看到一段影片
對原po的身體體能狀況我不了解
所以我才會選擇給比較保守的建議
而比較不是通說的調整法
我覺得專業教練來講非通說的調整方法會比較ok一些
他們比較知道哪些不正統的調整方法能適合個人
哪些則是不適合的
※ 引述《angusyu (( ̄▽ ̄#)﹏﹏)》之銘言:
: 引言恕刪. 雖然x兄說的一些觀念都很正確 (比如說step時不要太大, 身體要放鬆,
: 最後瞬間再出手, 準備動作是在儲存位能) 但是你說step時的腳步是往旁邊還是往
: 後面是看投球的角度, 那我就不太能同意.
: x兄說3/4以上投法建議要往後跨, 側投的話就可以跨多一點.. 這什麼原理?
: 那誰才需要往旁邊跨? 第一, 無論是什麼投法, 準備動作原理都一樣, 只有在出手
: 時的角度不同而已. 第二, 要往哪裡跨, 我個人認為跟美日球風有關係. 日本棒球
: 喜歡用下沉式投球法, 所以喜歡往後跨, 大概是認為往後跨會有往前的反作用力,
: 或是讓整體重心轉移在同一個直線上. 美國棒球在投球機制上喜歡簡潔舒服, 所以
: 覺得往旁邊跨就可以了, 往後面跨的話還需要再轉回來, 容易重心不穩定.
: 另外說前跨步踩下去的問題, 雖然我知道很多人都很容易踩開, 包括膝蓋跟腳尖,
: 可是如果問題不大我是覺得還不用叫人改. 後來我看了各國一些職棒球員投球,
: 幾乎都是整隻腳掌一起踏下去, 還有腳跟先踏的(看起來是因為跨很大步的關係),
: 讓我覺得叫人用側邊或是腳掌前半段先踏下去的真的害人不淺... 以前我聽多了
: 跨步要封閉啊,腳尖要先下去啊, blah..blah.. 結果讓我多年來都踩太封閉,
: 讓我膝蓋一直受到扭轉的傷害. :X 我個人認為是只要自然跨出踩到正確位置就好,
: 如果自然跨出卻發生膝蓋嚴重外開才需要提醒. 通常會外開很多都是因為身體已經
: 想用力.
: 十年前因為喜歡棒球, 又是都市的死讀書小孩, 所以想學怎麼投球就只能找網路資
: 源, 那時候真的超感動的, 可以用BBS學怎麼投球... 十年後, 我有一個心得, 那
: 就是技術文章不要看太多, 或是看太細, 因為那會害死自己, 想要每一個環節都能
: 跟文字上描述的一樣, 最後就變成不會投球. 因為不見得所有技術文章都是符合運
: 動科學, 自己也不見得適合那樣子的動作, 或是那樣子的"體會"..
: 前陣子我才因為某國外網站的"詳細投球分析"系列文章, 看到走火入魔, 後來超過
: 三個月連傳球都會爆掉... 最後是把它們都忘了, 然後一直豪邁的練投才恢復 ...
: 所以現在我想鞭人動作都不敢說太多, 重點提到了, 有了改善才能再繼續. 當然,
: 包括以前的我, 都會希望去聽到每一個動作的問題, 然後忽略那個好像有道理,
: 但只講一兩句的...(以前蚊子大只講一兩句, 我都很想叫他多講一點XD)
: ps. x兄說原波動作是側投動作但出手卻是3/4, 類似這種的朋友還蠻多的. 以前
: 還有看過網友影片是跨步是下沉式, 上半身用高壓式投球的那種感覺. 這種不協調
: 感都是因為在投球時的身體太僵硬所導致, 更改"跨步位置"應該無法改善, 而是要
: 去學會怎麼放鬆身體轉移重心才是...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2.158.183
→
03/07 03:10, , 1F
03/07 03:10, 1F
→
03/07 03:10, , 2F
03/07 03:10, 2F
→
03/07 03:11, , 3F
03/07 03:11, 3F
→
03/07 03:12, , 4F
03/07 03:12, 4F
→
03/07 03:12, , 5F
03/07 03:12, 5F
→
03/07 03:14, , 6F
03/07 03:14, 6F
→
03/07 03:15, , 7F
03/07 03:15, 7F
→
03/07 03:17, , 8F
03/07 03:17, 8F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PlayBaseball 近期熱門文章
PTT體育區 即時熱門文章
23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