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為何單場31分31個籃板要28年只見一次‧ …

看板Timberwolves (明尼蘇達 灰狼)作者 (KG4MVP)時間15年前 (2010/11/15 21:28), 編輯推噓11(1106)
留言17則, 1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我已經盡量把人名轉換成成英文,不過整篇閱讀起來還是有點難讀下去 將就點看看,這觀點。 =============================================================== 為何單場31分31個籃板要28年只見一次‧或曰為何30+籃板稀罕了 http://bbs.hoopchina.com/1693079.html 為何單場31分31個籃板要28年只見一次‧或曰為何30+籃板稀罕了 以前寫過,Kevin Love他爹Stan Love頗有遠見。老人家當年打球,和史上最偉大矮中鋒 Westley Unseld相熟,所以給兒子起名叫Kevin Wesley Love,蓋紀念Unseld之意也。等 兒子成長,就沒日沒夜給他看Bill Walton和Unseld的錄像,後來還讓兒子進了Walton的 母校UCLA。話說Unseld和Walton所長者二:籃板,長傳——Love在這兩點,臻於極境。所 以2008年選秀報告裡,雖然說他身高、運動能力都尋常,但他那雙碩大強勁、抓籃板揮長 傳隨心所欲的手,卻是不二的財富。 於是終於有了傳奇的31分31籃板。 上次出現這資料,是28年前Moses Malone所為了。28年來,Webber有過51分 26板, Mutombo有過27分29板,奧卡利有26分35板,威利斯有29分31板,大夢有過32分25板10帽 ,可惜都差一點。可是再往前回溯,就不那麼稀罕了,比如1966年季後賽:Chamberlain 五戰場均28分30板;1962年總決賽第七戰,比爾‧Russell有30分40籃板的偉業。 30+30難,主要是難在籃板。60年代的籃板球,尤其是Chamberlain、Russell手底的籃板 球,怎麼就恁不值錢?Chamberlain職業生涯場均籃板22.9,Russell場均22.5也還罷了, 佩蒂16.2也夠人瞧的。Wes Unseld當年新秀就場均18.2。但其實往70年代中途,籃板球就 稍微下去點兒了。比如,Unseld 1975年場均不到15個籃板就算籃板王了。 —————————————————————— 首先要素,是老年代的節奏,確切說,60年代的節奏,忒快了。 1959-60 季Chamberlain場均27籃板,哪天一高興就上30了。但那年費城勇士全隊場均有 79個籃板,Chamberlain占到全隊籃板34%。須知,那年費城每場投116次籃罰36個球,節 奏之快可見。同季Russell場均24個籃板,那季賽爾提克場均投籃:119;場均罰球:34; 場均得125分丟116分,全隊場均80.1個籃板。Russell也就占全隊30%。 相比起來:本季灰狼前十戰,場均投籃90次罰球27次。節奏慢加準頭高,所以每場全隊抓 49個籃板球。Love場均14.6個籃板,也占到全隊30%了。60年代比較通漲,如今緊縮了。 實際上,真按效率來說: 1970年開始,NBA的統計完備點,可以統計籃板效率——即“他在場時間內抓的籃板/他在 場時間內全場總計的籃板”。Thurmond這等大神,那幾年場均14、16、17、14籃板都有, 但效率上說則在16-18%之間打轉。而Love本季的籃板效率高到了25%。 順便說句,按效率算,Rodman籃板含金量著實嚇人。1994-95季,即他跟馬刺鬧事那賽季 ,每場籃板效率接近了30%。1992年的活塞效率聯盟第一慢,可他還能場均18個開外的籃 板。當然,因為絕對數字不多,所以就沒Chamberlain、Russell那麼嚇人了。 ———————————————————————————————— 節奏變慢,是籃板總數減少的原因;此外就是籃板的分化——本來就這麼多籃板,已經少 了,還要一分,每場30個就更難啦。 先說老年代的輪換。Chamberlain、Russell、Thurmond都是鐵人。Chamberlain新秀季場 均打足46分鐘,抓了全隊34%的籃板;到如今,內線場均打到40分鐘還敢不受傷的都是機 器人了,Love本季,場均不到30分鐘。短時間裡還能抓全隊30%的籃板,效率已屬了不起 了。你也沒法對體能有太多要求:老年代,內線瓜分籃板球。Chamberlain、Russell、貝 拉米們全場折返跑的時代,半場擁擠少,大多數時候是誰趕到點蹦起來就拿到了。而如今 ,往返節奏慢,籃下人堆得更多,戰術更複雜。籃板球不再是亂軍中揀皮夾子,而是要和 無數大漢肉搏才能拼到一個。搶起來不易。 義大利有教練提過另一個理論:以往沒三分線的時代,大家都追求近筐投籃,球蹦得短, 容易落在內線手裡。三分線出現後,大家都投。眾所周知三分球弧線偏平,蹦得遠,常有 長籃板飛出去。遠端跳投多則長籃板也多,比如Kidd和Quentin Richardson就是抓長籃板 的能手。如此,外線揀了不少長籃板,內線們又少了點兒。 但私人以為,還有一因素,就是搶籃板的分工化。 ———————————————————————————— 抓籃板,學院派都會反復教:看出手先判斷,落位,腿與肩寬,微彎,胳膊肘橫住身後的 人,保持平衡,判斷時機跳。如果一下抓不住就點,連續點,最後抓到。 但學院派還會教,如果單是為了卡位不讓對方抓板,那得把一隻腳別在對手身側,以免他 橫移,用背和屁股一路狂頂。抱著“老子抓不到你也別想抓到”的心情去對付。實際上, 教卡位元的老師都會強調:就是要保證你自己可以保持平衡的橫移,讓對手橫移不能。 如果連卡位+抓板一條龍流水線下來就是:卡位,保持重心,自己抓準時機起跳,點到。 卡位元、保持重心需要很寬厚的體格,抓準時機起跳需要臂長、彈速、很細碎的腳步和一 雙穩穩的大手,以及錢德勒自吹的所謂“預判鷹眼”。 如是,現代籃板球需要:厚體格,穩重心,卡位能力,判斷,敏捷腳步,彈速。身高反而 不是那麼關鍵的因素了。 Rodman是個好例子:預判天下無雙,彈速驚人,身體不算勁爆但協調和平衡能力無敵,一 雙極穩的手,腳步極到位,還有無數奇技淫巧用來卡位。如是,沒身高沒體重,也能抓好 籃板。 近古以來,Mutombo、KG、Camby、Odom這批籃板效率狂其實都不以體格見長,但都敏捷迅 疾。Shaq在2003年之前威風八面,畢竟他老人家卡位無敵而且能飛善跳,但2003年之後彈 速下降,控制範圍變小,關鍵場次要抓20板就不那麼得勁了。速率對籃板手的意義,其實 還在身高之上。當年Moses Malone多麼魁梧的體格,但最受讚譽的其實是他“老鼠般的步 伐”。 話說如今的防守格局,大個子們也不能只是單純傻站籃下卡位抓籃板了。比如上季太陽、 鷹隊那樣防守時大玩換防的隊伍,內線多頻繁頂出,籃板就靠週邊隊友輪轉回來保護,比 如霍福德一頂出去馬文或喬就回收,弗萊一跟出去希爾就回撤禁區抓籃板之類。 另一點: 上季總決賽前五戰,賽爾提克一共輸了湖人7個籃板。第六戰,賽爾提克籃板39比52落後 湖人;第七戰,賽爾提克籃板40比53落後湖人。尤其是第七戰:湖人前場籃板23對賽爾提 克後場籃板24。按說Perkins本身籃板抓得並不算多呀?用途就在這了。 大概是四年多前,LEONKIDD同學曾經統計過,網隊可愛的Jason Collins場均26分鐘裡抓4 個多籃板……但是: 當Collins在場上時,籃網的球隊籃板球控制得最好,雖然比起其他四人而言無論是進攻 籃板還是防守籃板其個人得到的成功率差不多都是最低的。在這裡,我們有充分的證據來 證明教練們一直稱讚的Collins在場上最偉大也是最難以被發現的優點:極其出色的擋人 能力。他通過判斷,卡住位置,然後把搶籃板的機會讓給了隊友,對他的隊友而言,也是 一個更加安全的籃板。 如是,卡位之剛猛渾厚和抓板之輕靈飛躍,兩者難全?那就分工吧。巨人內線負責卡位, 小巧者順手抓板,分工固然完美了,籃板大師就少了。這先例其實還有:當年Charles Barkley初到火箭那段,籃板球風生水起,單場抓過33板。大夢則直接跌到場均9.3板。一 半是Barkley威猛,一半是大夢“我卡卡位就好,不用費力跳了”的情緒在內。 ———————————————————————— 關於前場籃板,鮑勃‧希爾寫書時,從北卡大學那裡偷來過個簡單的公式:大量突破,可 以製造更多的前場籃板。因為突破和內切沖亂對手的防守佈置,卡位一松,就有機會渾水 摸魚。 爵士隊的前場籃板之所以歷來生猛,一部分原因是他們的UCLA進攻所致:全隊的快速傳切 流轉,內線球員們環環相扣的靈活移動,過去這兩季,Millsap和Boozer輪流的頻繁內切 ,造出了無數空間。 但這種抓板法,越來越難。因為如今內線日益擁擠,內線們都在往罰球線移。同時沖前場 籃板太易被對方反擊,不得不防。以往幾年太陽籃板少,是因為他們老打高位擋拆,內線 們都在罰球線一帶活動,偶爾有一個內切進去也是投籃用。賽爾提克前場籃板少,則是因 為他們重回防,內線高位策應和跳投居多。所以,老成持重的隊伍,前場籃板也就少了。 最後一個因素:2006年,Big Ben自己承認:“我小時候的理想是,像Michael一樣扣籃, 像Magic一樣傳球,像Bird一樣投籃,像Isiah Thomas一樣運球——我從沒想過‘喂喂, 我要像那個誰一樣搶籃板’!”連他這樣的史上最頂級藍領都是半路出家,你可以想見其 他人的心情。 ———————————————————————————— 如是,節奏變慢,於是籃板減少;籃板分工、戰術細節化,所以籃板數字也就分散了。最 後,抓籃板也成為一個複雜活。 能卡位的好重心,足夠敏銳的預判,時機判斷,彈跳速率,身體控制能力,一雙好手,還 要有個教練允許你同時身兼籃板手和卡位者,允許你冒被反擊的危險沖前場籃板——自己 努力不夠還要看時也命也,不易啊。 說回Love。 他號稱208公分的身高其實有注水,他彈跳一般,但這些都不是籃板的關鍵因素……實際 上,Laimbeer的彈跳也一般,當年能成籃板王,就靠大象級的卡位(“誰他媽接近我誰就 死!”)和一雙好手。Love有足以卡位的寬厚體態,有很好的協調性,有從小就練到精熟 的判斷能力,有不錯的臂長(在UCLA時他胳膊肘亮開可以占半個禁區),有非常嫺熟的步 伐(從卡位元狀態、判斷直到起跳,快得驚人)還有他那雙被老爹寄予厚望的吸盤手。大 環境下,灰狼的節奏打得飛快,而且Rambis允許他沖搶前場籃板球。 本季籃板抓得好的人裡,Evans和Love其實都算“純籃板手”的調調:身高尋常,彈跳非 野獸級,跟Noah、Gasol、KG們這些既抓籃板又兼球隊防守大樑的一比就顯得單一點。但 就是懂卡位有預判有雙好手步伐迅疾技術到位,天生適合抓籃板。只是Evans是純藍領圖 口飯吃磨練出了一身籃板好技藝,Love是從小老爸就教他練籃板。苦命鐵漢成了籃板大師 的故事很多,但Love這種公子貴胄居然少爺的身子從小練藍領活最後還成了勞模級藍領, 實屬不易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5.53.209

11/15 21:31, , 1F
好文推~!!
11/15 21:31, 1F

11/15 21:34, , 2F
Love在灰狼創造了一個KG沒有達到境界
11/15 21:34, 2F

11/15 21:35, , 3F
推!!
11/15 21:35, 3F

11/15 21:42, , 4F
推~
11/15 21:42, 4F

11/15 22:04, , 5F
推!
11/15 22:04, 5F

11/15 23:13, , 6F
大推Love
11/15 23:13, 6F

11/16 00:13, , 7F
推推 未來的基石
11/16 00:13, 7F

11/16 02:28, , 8F
11/16 02:28, 8F

11/16 11:44, , 9F
推~
11/16 11:44, 9F

11/17 15:26, , 10F
這篇只要修下一字,可以轉總版了!!!!
11/17 15:26, 10F

11/17 15:27, , 11F
我可以編輯一下,再註明來自原PO嗎?
11/17 15:27, 11F

11/17 15:47, , 12F
自己來,這不是我寫的,這是阿陸仔寫的
11/17 15:47, 12F

11/18 20:54, , 13F
OK,那我就編輯一下,在註明文章來自原PO喔
11/18 20:54, 13F

11/18 21:27, , 14F
會先寄給版主審查 再
11/18 21:27, 14F

11/19 13:25, , 15F
報告大大,他大的名不是Bob 而是 Stan
11/19 13:25, 15F

11/19 13:25, , 16F
11/19 13:25, 16F

11/19 14:12, , 17F
ok~我再改過,大陸的翻譯寫包伯,我就直音翻了。
11/19 14:12, 17F
※ 編輯: jerod 來自: 221.120.66.97 (11/19 14:13)
文章代碼(AID): #1CuJME8V (Timberwolves)
文章代碼(AID): #1CuJME8V (Timberwolv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