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氣宜鼓盪

看板meditation (靜坐 - 冥想)作者 (我愛向井理)時間14年前 (2010/07/19 21:48), 編輯推噓8(8059)
留言67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3 (看更多)
※ 引述《yule1224 (我愛向井理)》之銘言: : 最近我在想氣宜鼓盪 這四個字 : 這是孟子說的吧 還是文天祥 我有點搞混 ANYWAY : 不知氣宜鼓盪是怎樣的情形? : 有人曾經有感覺到氣在鼓盪嗎? 因為這個疑問 我上網查一下,查到這篇文章 內容是在講"氣宜鼓盪,神宜內斂" 覺得還挺不錯的 http://tw.group.knowledge.yahoo.com/tai-chi/article/view?aid=7 (一)、氣宜鼓盪: 氣的鼓盪,是利用鼻子將外面的空氣,透過呼吸、吐吶,將空氣徐徐、慢慢、深深的吸入 腹部丹田處,藉著順呼吸或逆呼吸等方法,使氣在橫隔膜間,上下壓縮,氣被擠壓,就有 壓力產生,這氣的壓力可以令內臟得到適當的運動,就稱之為內臟運動。練氣的人或練太 極拳的人,功夫深時,可將丹田之氣,藉意念的導引,從尾閭牽引至夾脊,上至泥丸,然 後往下回歸丹田。而且氣可兵分多路,運行至末稍手指勞宮或腳根湧泉,終而氣遍周身。 此乃行功心解所謂之:「行氣如九曲珠(氣遍身軀之謂),無往不利。運勁如百煉鋼,無 堅不摧。」 行功心解云:「以心行氣,務令沈著,乃能收斂入骨;以氣運身,務令順遂,乃能便利從 心。」意謂以意念去導引運行丹田之內氣,一定要鬆淨沉著,如此,氣就能斂入骨髓,形 成極堅鋼的內勁。 行功心解又說:「腹鬆,氣斂入骨」、「牽動往來,氣貼背,斂入脊骨。」,在在明說氣 是可以因鬆而斂入骨,可以牽動往來,氣貼背,斂入脊骨的。斂入骨,就是聚集內勁。 所以,內勁是因練氣而聚集,是以鬆柔的以心行氣,令氣沈著,終而能收斂入骨。非外家 者以土法鍊鋼,硬打、蠻幹所練成的外表侷部力所可比擬。 (二)、神宜內斂 行功心解云:「先在心,後在身。腹鬆,氣斂入骨,神舒體靜,刻刻在心。」、 「內固精神,外示安逸」、「全身意在精神」。 神宜內斂的神,指精神、元神。在練太極拳時,精神、元神須往內收斂,也就是將神意 向內心收攝,說「白話」一點就是心意不往外放逸,元神不往外放射的意思。俗語說:「 心猿意馬」,常人的心就像猿猴一樣,動個不停,永遠沒有安靜的時候;常人的意念像馬 一般的奔騰,無法靜止。心神如果放逸、散亂,我們的內氣就會渾濁,會散慢,會衰微, 無法凝聚,所以,氣需要神意來收攝、調伏。 精神能內斂、收攝,才能使氣不散亂,才能使氣凝聚。氣能凝聚,再用意念來導引,經過 意念的導引,氣就能在體內鼓盪,而運行週身,而氣斂入骨,而成就內勁。 內勁,凡夫肉眼看不到,雖然如此,但它確實是有質量的,它確實是由氣所凝聚的無形元 素,它是一種量能。凡夫門外漢不可因看不到而否認內勁的存在。自己沒有體驗到,沒有 練就到的,就一味的貶抑,一味的否定,謂之愚昧,不可與人論拳。否則在行家眼裡,對 「◎吠火車」的無聊事,也只能一笑置之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2.2.114

07/19 21:53, , 1F
這好像是比較偏向武術的硬氣功練法
07/19 21:53, 1F

07/19 23:43, , 2F
你敢以奇摩姿勢佳看來的東西來練功喲?
07/19 23:43, 2F

07/19 23:43, , 3F
要練也找個有經驗的好老師學,不要從網路東看一個、西看一
07/19 23:43, 3F

07/19 23:44, , 4F
個,幸好你還沒什麼功力,不然問題可大了。
07/19 23:44, 4F

07/20 11:22, , 5F
1f正解
07/20 11:22, 5F

07/20 13:21, , 6F
這好像是比較偏向金庸小說的內功心法
07/20 13:21, 6F

07/20 14:26, , 7F
如果想練這個 最好趕緊去報名少林寺…
07/20 14:26, 7F

07/20 17:27, , 8F
雖然我很羨慕少林寺的武功,可是我的體力和意志力太弱了
07/20 17:27, 8F

07/20 17:27, , 9F
話說 甚麼是硬氣
07/20 17:27, 9F

07/20 17:28, , 10F
說真的 金庸小說中的內功心法,我還滿想給他試試看
07/20 17:28, 10F

07/20 17:34, , 11F
硬氣功就是白蓮教那個鐵布衫,刀槍不入,可是敵不過火槍
07/20 17:34, 11F

07/20 18:14, , 12F
《射雕英雄傳》的《九陰真經》開頭:「天之道,損有餘而補
07/20 18:14, 12F

07/20 18:15, , 13F
不足。」抄自《老子》第七十七章。
07/20 18:15, 13F

07/20 18:51, , 14F
《天龍八部》的「六脈神劍」多半是「十二正經」的路線及穴
07/20 18:51, 14F

07/20 18:51, , 15F
位。
07/20 18:51, 15F

07/20 18:52, , 16F
但是你要照著金庸小說那麼練,我也只能說請你多保重。
07/20 18:52, 16F

07/20 18:52, , 17F
基本上,每個人氣機的走法,都不儘相同,因為每個人的健康
07/20 18:52, 17F

07/20 18:53, , 18F
狀態及氣脈打通的程度都不一樣。
07/20 18:53, 18F

07/20 18:55, , 19F
將意念放在身上,那個感覺本來就會相對地強了,再經過文字
07/20 18:55, 19F

07/20 18:55, , 20F
的暗示,好似身體上的氣機正在逐步打通一般?而自己練的很
07/20 18:55, 20F

07/20 18:56, , 21F
爽。
07/20 18:56, 21F

07/20 18:57, , 22F
真將督脈打通的那時刻會很爽,真將任脈打通的那時刻也會很
07/20 18:57, 22F

07/20 18:58, , 23F
爽,只是爽的模式不同罷了,因為真在修道的人目的也不在爽
07/20 18:58, 23F

07/20 18:58, , 24F
,多半也很少講這些事情。
07/20 18:58, 24F

07/20 19:00, , 25F
任督二脈的關卡真打通的現象,看南懷瑾《靜坐修道與長生不
07/20 19:00, 25F

07/20 19:00, , 26F
老》一書就寫的很清楚了。
07/20 19:00, 26F

07/20 20:38, , 27F
i大太認真了…XD
07/20 20:38, 27F

07/20 22:49, , 28F
修道的目的不是自爽嗎?
07/20 22:49, 28F

07/20 22:49, , 29F
不然是甚麼?
07/20 22:49, 29F

07/20 23:18, , 30F
那去吸毒,開性愛派對比較快……(誤)
07/20 23:18, 30F

07/20 23:19, , 31F
真修道的人,多半爽不到。 XD
07/20 23:19, 31F

07/20 23:20, , 32F
其實會主張目的在爽的那一派,多半是印度的某些教派,這我
07/20 23:20, 32F

07/20 23:20, , 33F
比較於文字上常見到。
07/20 23:20, 33F

07/20 23:21, , 34F
可是他們還不是男女雙修的喲!他們是靠禪定在爽的……
07/20 23:21, 34F

07/20 23:22, , 35F
任脈下丹田真打通的話,會更爽……
07/20 23:22, 35F

07/20 23:23, , 36F
可惜這些爽的故事,似乎極少是由專練任督二脈的人口中說出
07/20 23:23, 36F

07/20 23:23, , 37F
來……
07/20 23:23, 37F

07/20 23:47, , 38F
我說的爽 又不是你說的爽
07/20 23:47, 38F

07/20 23:47, , 39F
我說得是一種 自我滿足的快樂
07/20 23:47, 39F

07/20 23:48, , 40F
I大說說看 你追求的是甚麼? 滿好奇的
07/20 23:48, 40F

07/21 00:13, , 41F
初心是想知道「道是什麼?」,現在則是不知道……
07/21 00:13, 41F

08/03 19:57, , 42F
一堆沒練過太極拳的人都可以說的頭頭是道
08/03 19:57, 42F

08/03 19:57, , 43F
嘴上功夫真是高超......XD 太極拳在中國文化的歷史上佔有
08/03 19:57, 43F

08/03 19:58, , 44F
特殊的地位 不是沒有原因的 拳經說的沒有問題 問題在於
08/03 19:58, 44F

08/03 19:58, , 45F
該怎麼達到拳經中所描述的境界的具體方法 這個不會寫在書上
08/03 19:58, 45F

08/07 08:06, , 46F
這不是什麼硬氣功心法,太極拳的拳理....
08/07 08:06, 46F

08/07 08:07, , 47F
太極拳的養氣養丹,其實跟氣功在本質上是相近...
08/07 08:07, 47F

08/07 08:07, , 48F
我的太極拳老師稱太極拳為動態氣功.....
08/07 08:07, 48F

08/07 08:09, , 49F
用太極拳來養氣 由外在動作而帶動內在養氣 ...
08/07 08:09, 49F

08/07 08:10, , 50F
其實也比較安全....比較不會有妄想出現....
08/07 08:10, 50F

08/13 09:19, , 51F
是阿 有了內氣的基礎再來做太極拳的動作 會發現每一動
08/13 09:19, 51F

08/13 09:20, , 52F
都是氣的流轉 打拳打到專注 就會感受到氣的鼓盪
08/13 09:20, 52F

08/13 09:20, , 53F
這時候因為身體放鬆了 氣的流轉更強 感受到更多的鼓盪
08/13 09:20, 53F

08/13 09:20, , 54F
但內在的心神卻安靜下來了 注意力收攝到自己的中心
08/13 09:20, 54F

08/13 09:21, , 55F
身體透過氣的鼓盪 產生了動作 加深了放鬆 進入了專注
08/13 09:21, 55F

08/13 09:22, , 56F
心神內守 似睡非睡 將醒未醒 雖然醒著 但又像睡著
08/13 09:22, 56F

08/13 09:23, , 57F
雖然睡著 但身體卻能感知週遭的變化
08/13 09:23, 57F

08/13 09:24, , 58F
這種境界 怎麼會跟少林硬功相提並論呢 完全是不一樣的東西
08/13 09:24, 58F

08/13 09:24, , 59F
太極有練到功夫的 就會了知道 太極拳的動作是道家最正統的
08/13 09:24, 59F

08/13 09:25, , 60F
命功 而在這修練命功的過程 就會進入道境 忘形而氧氣
08/13 09:25, 60F

08/13 09:26, , 61F
忘氣以養神 忘神以還虛 雖說是命功 但其實是性命雙修
08/13 09:26, 61F

08/13 09:27, , 62F
所以 沒練過太極的人 號稱自己對道家體會深刻
08/13 09:27, 62F

08/13 09:27, , 63F
這種感覺就像是一個物理博士卻沒做過自由落體實驗一樣
08/13 09:27, 63F

08/13 09:27, , 64F
是很不可思議的
08/13 09:27, 64F

08/15 00:41, , 65F
我大學的體育課就是練太極拳的套路,練到覺得很無聊,太多
08/15 00:41, 65F

08/15 00:42, , 66F
次翹課,結果後來就當掉了。 XD
08/15 00:42, 66F

08/15 23:53, , 67F
lamda的描述真好,讓我又開始想練太極拳了
08/15 23:53, 67F
文章代碼(AID): #1CH5Ufa2 (meditation)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2
7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 之 3 篇):
2
7
文章代碼(AID): #1CH5Ufa2 (medit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