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8/28日龍波詹年長老來台傳法

看板meditation (靜坐 - 冥想)作者 (九降風)時間14年前 (2010/08/16 08:32), 編輯推噓1(1018)
留言19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來自泰國南部、現年七十三歲的佛教精神導師隆坡朱連啟發學生們以清晰的正念來 生活,以步向幸福和獲得智慧。 龍波自幼開始修習禪定,並達至很深的定境。但發現即使極深的禪定狀態,也不剷 除煩惱。於是,龍波強調要在日常生活中培育正念,才能發展智慧,把心靈自煩惱 中釋放。 龍波致力為泰國政府及共黨間為期九年的戰爭帶來和平局面,並藉此培育更強的正 念。他曾有多年不用睡覺或每天祇睡一、二小時,而仍然精力充滿,能在山間行走 多天。他還以重量來測試心對身體苦受的反應刻意把六十公斤的物品揹在身上,仍 能輕鬆自如的到處走動,反映到心已不為苦受所困。 即使在困難的情況下,他的心仍以不受貪嗔癡影響的清明去幫助解決社會問題,並 指導人們走向正確的道路。 禪修方式 龍波朱連並不祇教一種禪修,他為學生選擇合適的禪法:有些人修習出入息念,其他 人觀照身體的感覺,有些人則修慈悲觀。有些人他教授初步的內觀修習,其他的則教 授奢摩他,最後引導他們進入更高的內觀練習和智慧。 禪修坊特式 在他的講座或禪修坊裡,龍波會指導如何培育正念,協助來自佛教不同傳承的學生, 清除修行上的疑問。禪修坊裡,學員不一定要閉目禪修多個小時,他的教法使學員們 在聆聽他具啟發性的開示時獲得對佛法的體驗,是否閉目靜坐多個小時並非關鍵。 龍波總是說:‘我們只有數天的會面,我會打開我直接經驗的寶庫,讓您把正見及智 慧帶走!回家後,您才正式地坐禪罷!’ 中壢佛泰禪寺電話:(03)381-5675 地址:桃園縣大園鄉中正東路三段316號 1.《當代南傳佛教大師》:Living Buddhist Masters;Jack Kornfield (傑克‧康菲爾德)著,1977初版。介紹十二位著名的南傳佛教大師,此中最年輕的 阿姜讚念名列其中。許多大師死後,書名改稱《活的正法》Living Dharma。 2.《佛陀的兒子》:Sons of the Buddha: The Early Lives of Three Extraordinary Thai Masters,全書介紹佛使比丘(1901-93)、般雅比丘(b.1911)、讚念長老 (b.1936)三位大師的少年生活,Kamala Tiyavanich著,2007, Wisdom Publications 出版。 -- 我巢吹了... ▇▇ 小姐 ~ 小姐 ~ 你怎麼了? │▁ ◣▃ │╳╳╳│ ◢╲ ◣◣|\\ ╲╳╳╱ |\\ by francistiger ψ mroscar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63.30.41.221

08/16 11:53, , 1F
他的說法是正確的 即使到很深的禪定 也不去剷除念頭或
08/16 11:53, 1F

08/16 11:54, , 2F
煩惱 這個說法可以打死很多追求「無念」的人
08/16 11:54, 2F

08/16 11:54, , 3F
妄念本空 又何來無念之說?
08/16 11:54, 3F

08/16 12:58, , 4F
初、二、三、四禪共同禪支就是「心一境性」,還有雜念的人
08/16 12:58, 4F

08/16 12:59, , 5F
根本稱不上是入定。
08/16 12:59, 5F

08/16 13:02, , 6F
類似open-up meditation這種原理的靜坐方式,屬於觀禪性質
08/16 13:02, 6F

08/16 13:02, , 7F
,而且還是全面性的。
08/16 13:02, 7F

08/16 13:04, , 8F
一般專注於觀照某種現象,如專注於觀照呼吸(非控制呼吸)
08/16 13:04, 8F

08/16 13:05, , 9F
,本質上仍是一種止禪,只是很多人會誤解他是在修觀禪。(
08/16 13:05, 9F

08/16 13:05, , 10F
觀照呼吸是我常說的「不用第六意識作意,專注觀照於一的方
08/16 13:05, 10F

08/16 13:06, , 11F
法」的分類,只是我一向不贊同去觀照身體或身體產生的生理
08/16 13:06, 11F

08/16 13:07, , 12F
現象,因為有時因為不得要領而出現弊端。觀照呼吸有初學者
08/16 13:07, 12F

08/16 13:08, , 13F
會觀到岔氣或呼吸不順。如果會發生這種現象的話,我建議找
08/16 13:08, 13F

08/16 13:08, , 14F
有經驗的明師來指導你比較好,或是換其他的方法。)
08/16 13:08, 14F

08/16 13:12, , 15F
還有能入初、二、三禪的人,必有樂禪支,必能暫時息苦,只
08/16 13:12, 15F

08/16 13:12, , 16F
是如果沒有持續進入初、二、三禪的話,等到樂禪支的效力退
08/16 13:12, 16F

08/16 13:13, , 17F
了之後,又會開始產生煩惱了。所以有的人發起身心輕安後,
08/16 13:13, 17F

08/16 13:14, , 18F
因為持續地精進靜坐,而使得樂禪支不中斷,就自以為得了漏
08/16 13:14, 18F

08/16 13:15, , 19F
盡通,自以為成就阿羅漢果位,這是有問題的。
08/16 13:15, 19F
phantom23:轉錄至看板 soul 08/16 13:53
文章代碼(AID): #1CQ8SmFz (meditation)
文章代碼(AID): #1CQ8SmFz (medit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