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 <融合三空印>

看板meditation (靜坐 - 冥想)作者 (5月21日有新作)時間14年前 (2010/08/23 01:39),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以下內容摘自下列電子書第86至87頁。 陳健民瑜珈士:《曲肱齋.大手印教授抉微》,2007年12月29日校對排版 之電子版 ------------------------------8<-------------------------------------- (2) 融合三空印--前已介紹之《大圓滿最勝心中心引導略要》三三頁 所載如次。 (外)當無雲無風之清朗虛空時,(健按:無雲則虛空獨朗,無風則 雙跏不致受寒。雙跏受寒入骨,殊不易治;終身定障,莫此更大。後腦當 風,亦必受病;行人當特別注意。) (內)身具七支坐(原書此句屬外,下詳),觀心澄空(「並緣所經 脈道之孔,明注於眼之遠通水光。」原文有此二句,今刪之,而存於括號 內)眼根凝視於虛空空寂,而明亦存於前面虛空。 (密)無緣無修,惟不散亂,凝神、朗然、澄湛、鎮定,任運而住。 如上無雲之晴空、眼根之觀空、心地之明空,合為一印。原書為大圓 滿法系,故有其不共教授之妥噶在內。今匯入大印,則不當有妥噶在內, 故將遠通水光二句刪除。原書因以遠通水光為內,故將身具七支坐為外; 今不用遠通水光,故宜將身具七支坐為內。又此三虛空相合法,貢師在開 示大手印時往往借用,而拙見以三虛空相合,仍屬大圓滿中之漸法,而非 真正大圓滿不假修整之頓法。大圓滿,一虛空尚不存,何況三耶? 又當知者,此三虛空,外者為相,內者為用,密者為體。又外者為喻, 內者為理,密者為量。寫來有如此分析,行來無如許葛籐;要當三者融合 頓現,不可分別觀察。未得見明體時,則為試印;既得見明體,則量上之 虛空至少能現外輪廓;此外輪廓即明體之明相與本體,齊此分際,方可謂 真正趨入大印「專一」之正行也。 ------------------------------8<-------------------------------------- ※ 編輯: ilanese 來自: 61.216.251.56 (08/23 01:47)
文章代碼(AID): #1CSM3Jz8 (meditation)
文章代碼(AID): #1CSM3Jz8 (medit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