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張三丰創太極拳 專家:掰的

看板meditation (靜坐 - 冥想)作者 ( )時間14年前 (2010/10/20 16:43), 編輯推噓9(9039)
留言48則, 9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 引述《ulric317 (飛鷹)》之銘言: : 標題: Re: 張三丰創太極拳 專家:掰的 : 時間: Mon Oct 18 23:07:27 2010 : : 其實,專家的考證,就是要有人寫書記下來! : 實際上道家的人,很多都愛口傳,不愛用紙記,那些專家從那去查! : 像我們自己,在百年後,也不見的查的到我們的名字! : : 像我在練丹道 : 我就看過有一位練瑜珈20多年的人,因為覺得無法進步 : 就跑來龍門宗 : 直接就下手開功,就開始踏著八卦毯,一直繞得打拳! : 我聽學長姊說,有的人一開功,會打太極拳的也有 : 很多人都認為,太極是由內氣所帶動的,而後一些人 : 結合外家拳,就成了大家常見的太極拳! : : : 而且,有時想想,什麼是太極拳?掌相對,抱西瓜? : : 在看當年楊澄甫的得意門生-鄭曼青及張欽霖,被龍門宗的 : 左萊蓬,用太極拳,打的毫無招架之力! : 那時,楊家的太極還未普傳吧! : : 那這一段史實,又如何解釋?左老道又是從那學太極的? 故事1: 隨政府遷台的一位少林拳一代宗師,用太極拳的「白鶴亮翅」把別人打飛,說「我這就是 太極拳」。 其實他是用少林拳的功底,使用太極拳的招式,這種故事很常發生,學個其他拳的招式就 覺得是學到了其他拳,天底下有那麼簡單的事? 練武的人把人打飛,自己不知道怎麼解釋清楚,就推說「這叫內勁」,你就相信嗎? 好,回到源頭,先定義什麼是太極拳,「開功」了就會打太極拳,是說只要慢慢動、放輕 鬆,這樣就算太極拳嗎?那怎麼不說是太極導引?怎麼不算是熊經鳥伸?揮一揮就算是在 打拳嗎?自發功就自發功吧!沒練過長時間的太極拳,怎麼知道別人自發功打的就是太極 拳?太極拳這個詞有點泛濫了。 左先生或許功夫很高,難免就像故事1的少林拳宗師,其實他未必是用太極拳啊。 下面的故事2,難道這樣我就可以說「練拳的久了一樣會丹道的東西」? 總之,把其他東西當成自己練久了不用學就會,是個理想,但自己是萬中無一的奇才嗎? 故事2(節錄自「孫祿堂,練拳經驗及三派之精義」): 餘練化勁所經者,每日練一形之式,至停式時,立正,心中神氣一定,每覺下部海底處(即 陰喬穴)處如有物萌動。初不甚著意。每日練之有動之時,亦有不動之時,日久亦有動之甚 久之時,亦有不動之時。漸漸練於停式,心中一定,如欲泄漏者,想丹書坐功,有真陽發 動之語,可以採取,彼是靜中動。練靜坐者,知者亦頗多,乃彼是靜中求動也。此是拳術 動中求靜,不知能消化否?又想拳經亦有"處處行持不可移"之言,每日功夫總不可間斷。 以後練至一停式,周身就有發空之景象,真陽欲發動而欲泄。此情形似柳華陽先生所雲, 複覺真元之意思也。自覺身子一毫亦不敢動,動即要泄矣。心想仍用拳術之法化之,內中 之意,虛靈下沈注于丹田,下邊用虛靈之意,提住穀道,內外之意思,仍如練拳趟子一般 。意注于丹田片時,陽即收縮,萌動者上移于丹田矣。此時周身融合,綿綿不斷。當時尚 不知採取轉法紀輪之理,而丹田內,如同兩物相爭之狀況。四五小時,方漸漸安靜。心想 不動之理,是餘練拳術之時,呼吸二息仍在丹田之中,至於不練之時,雖言談呼吸,並不 妨礙內中之真息。並非有意存照,是無時不然也。莊子云:"真人之呼吸以踵",大約即此意 也。因有不息而息之火,將此動物消化,暢達於周身也。以後又如前動作,仍在練拳趟子, 內外總是一氣,緩緩悠悠練之,不敢有一毫不平穩處。動作練時,內中四肢融融,綿綿虛 空,與前站著之景況無異。也有練一趟而不動者,亦有練兩趟而不動者。嗣後亦有動時, 仍提丹田,而用練拳之內呼吸,轉法輪用意于丹田,以神用息而轉之。從尾閭至夾脊、至 玉枕、至天頂而下,與靜坐功夫相同,下至丹田,亦有至二三轉而不動者,亦有三四轉而 不動者,所轉者,與所練趟子消化之意相同。以後有不練之時,或坐立或行動內中仍用練 拳之呼吸,身子行路亦可以消化矣。以後甚至於睡熟而內中不動,內外周身四肢忽然似空 ,周身融融合合,如沐浴之景況,。睡時亦有如此情形,而夢中亦能,用神意呼吸而化之 ,因醒後,已知夢中之情形而化之也。以後練拳術、睡熟時,內中即不動矣,後只有睡熟 時,內外忽然有虛空之時,白天行止坐臥,四肢亦有發空之時,身中之情意,異常舒暢。 每逢晚上,練過拳術,夜間熟睡時,身中發虛空之時多,晚上要不練拳術,睡時發虛空之 時少,以後知丹道有氣消之弊病,自己體察內外之情形,人道縮至甚小,消除百病,精神 有增無減。以後靜坐亦如此。到此方知拳術與丹道是一理也。以上是餘練拳術,身體內外 之所經驗也。故書之以告同志。 -- 道可道,非常道。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30.33

10/21 07:39, , 1F
不知要怎麼用膝蓋以下呼吸呢? 最近常在思索這件事
10/21 07:39, 1F

10/21 10:09, , 2F
當年很多OOXX神功教學都說師父灌頂以後就會打OO拳
10/21 10:09, 2F

10/21 10:17, , 3F
龍門派那個所謂的「開功」,我猜應該是指打通一個身體上的
10/21 10:17, 3F

10/21 10:19, , 4F
能量中心,究竟有沒有真打開、或僅是灌氣而已,這我就不知
10/21 10:19, 4F

10/21 10:19, , 5F
道了。
10/21 10:19, 5F

10/21 10:20, , 6F
(老實說,這龍門派究竟「實質上」是不是歷史上丘處機那個
10/21 10:20, 6F

10/21 10:20, , 7F
龍門派,我也感到懷疑……)
10/21 10:20, 7F

10/21 10:22, , 8F
「神拳」、「神打」沒什麼好神秘的,身體放鬆,暗示一下,
10/21 10:22, 8F

10/21 10:23, , 9F
任其發揮,就和莊的狒舞是同樣的原理。
10/21 10:23, 9F

10/21 11:15, , 10F
應該沒有....硬開不代表真通耶.....而且表層之氣跟深層
10/21 11:15, 10F

10/21 11:15, , 11F
之氣的走法雖然相同,但效果卻大大不同。
10/21 11:15, 11F

10/21 23:46, , 12F
借轉
10/21 23:46, 12F
dabaca:轉錄至看板 MartialArts 10/21 23:46

10/27 01:26, , 13F
孫祿堂照片看來清瘦 但重量訓練做的可很多
10/27 01:26, 13F

10/27 01:26, , 14F
當然 他們那個不叫重量訓練 但與負重訓練實有許多共通之
10/27 01:26, 14F

10/27 01:28, , 15F
處 說實在的 我覺得內功固然重要 但真正能發揮技擊作用的
10/27 01:28, 15F

10/27 01:29, , 16F
還是一些我們認知中的 武術 增力功法 光靠靜坐
10/27 01:29, 16F

10/27 01:29, , 17F
不可能練出可以打的功夫 除非真的是劍仙之流
10/27 01:29, 17F

10/27 01:32, , 18F
暈了 上網一查 "清道光年間京兆劍仙左萊蓬"
10/27 01:32, 18F

10/27 01:33, , 19F
那個左萊蓬還真的是劍仙 但時代差太遠了吧
10/27 01:33, 19F

10/28 17:33, , 20F
請問樓上為何認為孫練的跟負重訓練有許多共通?
10/28 17:33, 20F

10/31 00:18, , 21F
孫不是只練內功 也不是只打套路
10/31 00:18, 21F

10/31 00:18, , 22F
還有一些負重的功力訓練
10/31 00:18, 22F

10/31 00:20, , 23F
自己去查吧 不過 可能很多資料都不會說孫有練負重的功法
10/31 00:20, 23F

11/01 15:43, , 24F
就是因為「可能很多資料都不會說孫有練負重的功法」
11/01 15:43, 24F

11/01 15:44, , 25F
所以想請您分享資料來源
11/01 15:44, 25F

11/01 15:45, , 26F
否則就流於主觀猜測了。
11/01 15:45, 26F

11/06 23:02, , 27F
不是主觀猜測 你去武術版問問吧
11/06 23:02, 27F

11/06 23:05, , 28F
不說不代表沒有 也不是說故意隱瞞
11/06 23:05, 28F

11/06 23:05, , 29F
內家拳 一定都有輔助的功力訓練法
11/06 23:05, 29F

11/06 23:06, , 30F
那些輔助功法 跟負重訓練 有共同之處
11/06 23:06, 30F

11/07 13:21, , 31F
「負重訓練」這個詞會害人練錯
11/07 13:21, 31F

11/07 13:22, , 32F
我是問您,武術版自有眾家說法,已經看很多了
11/07 13:22, 32F

11/07 13:23, , 33F
至少可以用「孫祿堂武學錄」這本書當證據
11/07 13:23, 33F

11/07 13:25, , 34F
輔助功法在練什麼,練的人才清楚,旁人看了以為是負重
11/07 13:25, 34F

11/07 13:25, , 35F
那就是看的人自己判斷不夠正確了
11/07 13:25, 35F

11/07 22:00, , 36F
懶得多說了
11/07 22:00, 36F

11/07 22:02, , 37F
到時候有人以為打打坐 站站樁 練練氣 演幾套拳架
11/07 22:02, 37F

11/07 22:03, , 38F
就能成為高手 結果跟別人挑釁 或者仗義救人 被打成重傷
11/07 22:03, 38F

11/07 22:03, , 39F
送醫院 那才是真的害人
11/07 22:03, 39F

11/08 13:10, , 40F
很多武術老師都會催眠學生說所學是可以與人動手的...其實..
11/08 13:10, 40F

11/09 09:45, , 41F
如果你不是自己練過,就不要亂說
11/09 09:45, 41F

11/09 09:48, , 42F
沒人說打坐站樁練氣套拳就能上戰場
11/09 09:48, 42F

11/09 09:53, , 43F
但請不要隨便說沒根據的練法,有根據請拿出來
11/09 09:53, 43F

11/10 00:45, , 44F
但是很多人說練武功不練氣 拳就是白練...
11/10 00:45, 44F

11/11 23:16, , 45F
那怎樣才能上戰場?
11/11 23:16, 45F

11/12 06:36, , 46F
常常練習自由對打吧
11/12 06:36, 46F

11/12 11:01, , 47F
推練習自由對打XD
11/12 11:01, 47F

11/24 11:21, , 48F
重實戰經驗,打破神話,泰拳不錯
11/24 11:21, 48F
文章代碼(AID): #1ClgkMz0 (meditation)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ClgkMz0 (medit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