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陳攖寧:<靜功問答>一文中有關肢體自發性動作的記載

看板meditation (靜坐 - 冥想)作者 (5月21日有新作)時間14年前 (2011/01/09 11:36), 編輯推噓6(605)
留言11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陳攖寧:<靜功問答>一文中有關肢體自發性地動作的記載: 以下內容與《中華仙學養生全書》(下)第1558--1568頁是一樣的,但 字不是我打的,我也沒有仔細校對過: ------------------------------------8<------------------------------ 11. 問:正當靜坐時候,身體忽然不由自主的動起來了,各人表現 的姿勢又不相同,即使同是某一個人,而動的姿勢亦常有變換,都不是 由自己的意思所主動,這是很奇怪的現象,究竟是何理由? 答:這是人身本有的生命力所發揮的另一種作用,若把這件事認為 奇怪,那麼,人身上奇怪事情就多了。請看肺部的呼吸、心臟的跳動、胃 腸的蠕動、食物的消化、內腺的分泌、細胞新陳的代謝、鬚髮指甲 的生長、精子卵珠的結合、母腹胎兒的形成。哪一件事能由自己意思做主 ?人們對於身體內部難以理解的狀態並不覺得奇怪,為什麼對於身體外部 不由自主的動作,大家都認為是奇怪呢? 12. 問:身內各部的活動,從有生以來就不由自己做主,人人如此, 所以不覺得奇怪,但身體外部的動作,一向是受自己意識所支配,今日 忽然不聽命令,自由動作,恐怕長久下去,弄得不可收拾,終日的手舞 足蹈,搖頭擺尾,那像個什麼樣子!不知可有方法能夠控制否? 答︰只要你工夫做得合法,肺部呼吸順其自然,身體運動聽其自然, 等於做柔軟體操一樣,那就沒有妨害,動的時間過長,自然會停止。你 若不耐煩,要它半途停止,也可以辦得到,工夫不做,精神不集中,再加 少許抑制的意思,身體就不動了。但靜坐法總以不動為原則,其動是例 外,不可誤認為凡是學靜坐法的人,身體必定要動的。 13. 問:自從第一次動機開始,將來是否每坐必動,永久如此? 答:不是永久如此,等到四肢百節氣脈通暢以後,那時靜坐,身體即 可安穩不動。但是,外面雖然安穩,腹內臍下之氣將來或不免要衝動, 應當預先知道,免得自己臨時發生恐慌‧不善於應付,以致誤事。 14. 問:用靜坐法到了身體外部自然發動,對於療養有什麼關係? 答:人身上病症,有些是明顯的,有些是隱藏的。明顯的病症,自己 和醫生都能夠知道;隱藏的病症,就不容易覺察,甚至用種種方法檢驗 也看不出。工夫做到相當的程度,身中氣機發動,遇著病的障礙,不能 順利通過,就要和它鬥爭,因此四肢百節不由自主的運動起來;經過幾 次運動之後,一部分障礙已被打通,若其它部分尚有障礙時,身體動 作,自然又變換一種姿式;等到各處所有障礙逐漸排斥乾淨,此後雖仍 舊用靜功,身體也不會再動了。 15. 問:身體外部表現的姿式若很柔和,聽其自然發動、自然停止, 那也無妨。倘或表現過於強硬,竟至拳打腳踢、橫衝直撞,一 時又不肯 停止,如何是好? 答:這件事和病人體質有關。凡是宜於用靜功療養的體質,大概都 屬於衰弱的類型,決不會有這樣強硬的動作。假使是健壯身體,偶然患 病,自有對症的醫藥,不在靜功療養範圍之內,也可不必擔憂。萬一遇 著病人體質本不適宜,而下手工夫又有錯誤,因此發生這個現象,當由 指導員隨機應變,設法停止他的動作,再酌量病人體質,選擇別種合適 的法門教他去做,就能免除妄動的流弊。 16. 問:凡做靜功的,是否人人都要經過"身體自動"這一階段? 答:並非人人如此。身體動的是少數,不動的是多數。 17. 問:大眾同做一樣的工夫,為什麼有動有不動? 答:因為各人體質不同的緣故。比如用同樣的藥品,治同樣的病症, 彼此所得效果,卻不盡相同,也是這個緣故。 18. 問:專就靜功原理而論,身體是動好,還是不動好? 答:在古代許多專門修煉的書籍上,只講靜坐時身體內部震動,未 曾提到身體外部不由自主的運動。當時一般學靜功者,自始至終,都以 身體安穩不動為原則,假使中間有動手動腳的現象,其師必定說他是 犯了原則性的錯誤,理應糾證。但據我數十年來耳聞目見,靜功做到身 體運動不由自主者,頗有其人,結果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很難一概而 論。依我的看法,今日學靜功,目的本在治病,病愈就是好,病不愈就是 不好;動得身體舒暢就是好,動得身體難受就是不好,不能單看動與不 動作為好與不好的標準。 l9. 問:靜功做到腹內臍下有氣衝動,是否在外部自然運動這一個階 段經過以後,腹內才會發生衝動的現象? 答:不能一定。(一)有少數做工夫的人,在外部自然運動將要結束 的時期,腹內即開始有氣發動;(二)又有些人,外部自動時期雖已經 過,而內部並無影響,中間再經過一段完全安靜時期,才慢慢的覺得腹 內有氣發動;(三)更有些人,始終未曾經過外部自動這一階段,工夫到 了相當的程度,他們腹內也會有熱氣衝動,力量甚大;(四)尚有多數人, 長年累月的工夫做下去,身體內外並未發現什麼特異的狀態,但是他 們的衰弱身體,自己不知不覺的在無形中已恢復健康。所以做靜功的 人們,外部內部動與不動、先動、後動、早動、遲動、這些變化,實際上沒 有一定的規律。 20. 問:靜功到了相當的程度,身體外部不動,而內部有氣衝動, 臨時 如何應付? 答:此時身體仍要照舊靜坐不動,讓那股氣自動,只許用輕微的意 思照顧它,切不可過分的用意思去幫助它或引導它,也不可強迫的壓 制它,漸漸的,緩緩的,等候那股動氣自然蒸發、自然收斂、自然停止、恢 復平常狀態,再靜坐三十分鐘,然後下座。動氣在半路上未到完全停止 的時候,不可由自己意思作主將靜坐工夫罷休,更不可受驚駭、被煩 擾、起妄念、動惱怒,否則難免要出亂子。 ------------------------------------8<------------------------------ PS:最後一條在談自然運行、自然歸元之道。文中所謂「用輕微的意 思照顧它」,依我對前後文對照的理解,大概是「微意知曉即可,而且意 念不可太重」,其實這條也在詮釋道家對「文火」一詞的概念。(這條算 是我重新看這篇文章時,又找出來的寶藏。) -- 陳攖寧:<靜功問答>全文在文章代碼(AID): #1Av2EYv0 ※ 編輯: ilanese 來自: 61.231.228.25 (01/09 11:37)

01/09 13:07, , 1F
這篇文章應該是對日抗戰左右(甚至可能更早)寫的……
01/09 13:07, 1F

01/09 14:07, , 2F
似乎多數人都不選這條路,也或許這條路不適合多數人?
01/09 14:07, 2F

01/09 20:55, , 3F
多數人是選怎樣的路呢
01/09 20:55, 3F

01/10 13:21, , 4F
不歸路
01/10 13:21, 4F

01/10 17:58, , 5F
是怎樣的不歸路呢?
01/10 17:58, 5F

01/10 22:15, , 6F
多數人選了自己以為的路,包括選了這條路的人吧。
01/10 22:15, 6F

01/10 22:18, , 7F
但路不走多一點,也很難在起點就判斷適不適合
01/10 22:18, 7F

01/10 22:19, , 8F
走多了,多少已有小「得」(失?),也捨不得回頭,就這樣了
01/10 22:19, 8F

01/10 22:20, , 9F
誰願意隨時「自廢武功」呢?
01/10 22:20, 9F

01/10 22:22, , 10F
啊,把上面當作是一個在路旁雜草出不來的人說的話吧……
01/10 22:22, 10F

01/28 11:34, , 11F
感謝分享!!!
01/28 11:34, 11F
文章代碼(AID): #1DAIr5I5 (meditation)
文章代碼(AID): #1DAIr5I5 (medit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