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逆袈裟與袈裟連打
看板MartialArts (武術 - 格鬥)作者jkwusun (鍵盤劍手)時間12年前 (2013/06/26 20:04)推噓5(5推 0噓 44→)留言49則, 4人參與討論串14/20 (看更多)
※ 引述《kostolany (科斯托藍尼)》之銘言:
: 小弟拙見.
: 1. 戰爭大批量產的日本軍刀品質與精品名刀有絕對差異.
: 抗戰用的厚背大刀,尺寸重量均重於日本軍刀.
: 軍刀較容易劈斷, 厚背大刀只是多個缺口.
: (好像脆鐵條跟熟鐵板哪個容易斷一樣,熟鐵板不容易斷,但是容易變形)
: (之前在某展覽有比較過雙方的複製品)
我猜其實您沒有上手過雙方的複製品,展覽會的主持人可能也是外行。
: 2. 一般兵使用的狀況下, 厚背大刀重的多, 劈砍速度平均速度較輸.
: 所以劈刀的練習法是先用檔格的方式, 在接其他攻擊.
: 至於結果是不是那麼好,我也不確定.
: 有人知道日本人的說法嗎?
可能是我行文方式的問題,有些我上一篇就有講,但是原PO可能沒有看到。
所以這篇我重新組織一下。
=============================================================
1.抗戰大刀的刀法專門克制武士刀嗎?
不太可能,日本軍沒有慘到要人人拿刀上戰場,配有軍刀的只有軍官。
騎兵不算的話,可能日軍全軍只有不到10%的人持有軍刀。
若您是指揮官,您會特別讓手下兒郎訓練一種只對10%敵軍有效的戰技嗎?
合理來說,大刀隊刀法的假想敵應該是三十年式刺刀而不是武士刀。
而在戰場上大刀應該遇到武士刀的機率小於10%,沒必要特化成對付武士刀的戰技。
2.就算前述的10%好了,喜峰口之役的這10%中有沒有可能砍斷武士刀?
不太可能,因為喜峰口之役(1933)當年以及當年以前,
日本陸軍軍官的制式佩刀是西洋刀而不是傳統武士刀,
傳統武士刀形的軍刀是在喜峰口之役的隔年1934年才制定。
http://www.h4.dion.ne.jp/~t-ohmura/gunto_016.htm
在那之前應該都是西洋刀,只有少數會把傳家寶刀配上西洋裝具帶上戰場。
所以喜峰口之役,抗戰大刀只有可能對上西洋刀;
就算中獎對上洋裝和魂的武士刀,大概也是傳家名刀,不會隨便就斷。
3.抗戰用大刀尺寸重量是不是重於日本軍刀?
不太可能,雖然說抗戰大刀無統一規格,大小輕重都不太一樣,
但是以本人上手過的複製品來說,Coldsteel做的重1400g左右,漢威做的重1300g
都沒有比漢威做的軍刀複製品(1600g)來的重。
而本人在國軍軍史館,或是其他軍事博物館,看到的大刀原件,
基本上都薄於0.5cm,而這也合理,主斬刀劍本來就應該要薄。
會認為抗戰用大刀尺寸重量重於日本軍刀,顯然是沒有上手過複製品,
或在博物館仔細看過原件。
4.大量生產的武士刀是不是脆弱於抗戰大刀?
不一定,就算是大量製造的九五式或三十二年式,
基本上也還是造兵廠用軍規鋼材跟標準的油淬熱處理手法製造出來的,
如果不論收藏價值,耐操程度甚至可能高於手工武士刀。
而無統一規格與製造單位的抗戰大刀,可能是在一個農家裡,
被一位之前只打過農具的鐵匠打出來的,品質可能反而不及大量生產的武士刀。
如果說您認為戰爭大批量產的日本軍刀品質不良,則抗戰大刀只會更不良。
總結:
1.抗戰大刀與刀法不是設計來對付武士刀的。
2.喜峰口之役,日本軍官的裝備是西洋刀而不是武士刀。
3.抗戰大刀並沒有比武士刀厚或重。
4.大量生產的武士刀,其實品質還不差,至少不比大量生產的抗戰大刀差。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96.126.14
推
06/26 20:52, , 1F
06/26 20:52, 1F
→
06/26 20:52, , 2F
06/26 20:52, 2F
→
06/26 20:53, , 3F
06/26 20:53, 3F
→
06/26 20:53, , 4F
06/26 20:53, 4F
→
06/26 20:54, , 5F
06/26 20:54, 5F
→
06/26 20:54, , 6F
06/26 20:54, 6F
→
06/26 20:54, , 7F
06/26 20:54, 7F
→
06/26 20:54, , 8F
06/26 20:54, 8F
→
06/26 20:55, , 9F
06/26 20:55, 9F
→
06/26 20:55, , 10F
06/26 20:55, 10F
→
06/26 20:56, , 11F
06/26 20:56, 11F
→
06/26 20:56, , 12F
06/26 20:56, 12F
→
06/26 20:56, , 13F
06/26 20:56, 13F
→
06/26 20:57, , 14F
06/26 20:57, 14F
→
06/26 20:57, , 15F
06/26 20:57, 15F
→
06/26 20:57, , 16F
06/26 20:57, 16F
→
06/26 20:58, , 17F
06/26 20:58, 17F
→
06/26 20:59, , 18F
06/26 20:59, 18F
→
06/26 20:59, , 19F
06/26 20:59, 19F
→
06/26 21:00, , 20F
06/26 21:00, 20F
→
06/26 21:00, , 21F
06/26 21:00, 21F
→
06/26 21:01, , 22F
06/26 21:01, 22F
→
06/26 21:54, , 23F
06/26 21:54, 23F
→
06/26 21:57, , 24F
06/26 21:57, 24F
推
06/26 22:00, , 25F
06/26 22:00, 25F
洋刀的收藏價值不高,所以比較少流通,
我認為很難說當時洋刀跟洋裝武士刀哪種比哪種多,
http://www.h4.dion.ne.jp/~t-ohmura/images/gunto081002.jpg

比如此圖,乃木希典配的就是短柄的洋刀。
而東鄉平八郎明明是海軍,卻配了長柄洋裝的武士刀。
http://www.h4.dion.ne.jp/~t-ohmura/gunto_090.htm
※ 編輯: jkwusun 來自: 140.96.126.14 (06/27 11:41)
推
06/27 15:45, , 26F
06/27 15:45, 26F
發生機率也太小;就算發生了,如本文分析四,造兵廠貨會輸六、七級廠?
推
06/27 16:10, , 27F
06/27 16:10, 27F
→
06/27 16:11, , 28F
06/27 16:11, 28F
→
06/27 16:11, , 29F
06/27 16:11, 29F
→
06/27 16:12, , 30F
06/27 16:12, 30F
→
06/27 16:12, , 31F
06/27 16:12, 31F
→
06/27 16:12, , 32F
06/27 16:12, 32F
→
06/27 16:13, , 33F
06/27 16:13, 33F
→
06/27 16:13, , 34F
06/27 16:13, 34F
→
06/27 16:13, , 35F
06/27 16:13, 35F
→
06/27 16:14, , 36F
06/27 16:14, 36F
→
06/27 16:14, , 37F
06/27 16:14, 37F
N大您在這可能有點誤會,砍劈力強的刀必然寬刀身,但不一定厚;
所以未必能比較耐破損。
相反的,我有一支三稜的禮服配劍,厚度可是比靖國刀還厚,
而我的那隻冷鋼rapier,也做得比冷鋼的西洋雙手劍還厚
N大可參閱此文,對厚度與刀劍用法分析寫得比我好。
http://lancelotrsw.blog.163.com/blog/static/20733620420126234512375/
※ 編輯: jkwusun 來自: 140.96.126.14 (06/27 16:54)
推
06/27 23:55, , 38F
06/27 23:55, 38F
→
06/27 23:55, , 39F
06/27 23:55, 39F
→
06/27 23:56, , 40F
06/27 23:56, 40F
→
06/27 23:56, , 41F
06/27 23:56, 41F
→
06/27 23:56, , 42F
06/27 23:56, 42F
→
06/27 23:57, , 43F
06/27 23:57, 43F
→
06/27 23:57, , 44F
06/27 23:57, 44F
→
06/27 23:58, , 45F
06/27 23:58, 45F
→
06/27 23:59, , 46F
06/27 23:59, 46F
→
06/27 23:59, , 47F
06/27 23:59, 47F
→
06/27 23:59, , 48F
06/27 23:59, 48F
→
06/28 00:00, , 49F
06/28 00:00, 49F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MartialArts 近期熱門文章
PTT體育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