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碼錶卡洛里計算的參考可信度?

看板bicycle (單車 腳踏車)作者 (HPHT Synthesized)時間8年前 (2016/07/23 21:27), 8年前編輯推噓3(3021)
留言24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以我個人現有的器材: 1. Suunto Ambit3 Peak 三鐵錶 + 心率帶 + Topeaks 踏頻/車速感測器 2. Stages 功率左腿(用 Ambit3 紀錄之後用 TrainingPeaks or Strava 算熱量) 基本上第 1 項組合是快樂錶,同樣的車騎一趟慈湖-巴陵來回: 組合 1: 約 4,300kcal 組合 2:約 2,200kcal 如果是要當作熱量控制參考,那麼組合 1 可能會讓自己騎完車去爆食 XDD 自己用了功率計快一年,對於作工之後換算的熱量消耗,個人是認為比心率準很多, 當然這個熱量消耗是僅有腿部的輸出,並沒有估算到身體其他部位也可能消耗的熱量 、也沒有算後燃效應就是了。 對了,如果是為了訓練台玩 Zwift 這類有虛擬功率的軟體,個人也是覺得用功率計 估算熱量比較準確,理由是如果訓練台阻力設定不正確,太輕會變成超超超級快樂錶 (除了有機會拿紅點衫/綠衫/橘衫之外,功率所得出的熱量消耗也是爽度破表 XDD) ※ 引述《fjack (fjack)》之銘言: : 碼錶是Garmin 510, 無功率器 : 平時在家裡,會固定用訓練台騎500卡, 里程大約21公里左右, 就覺得滿累的 : 但是到戶外騎21公里,500卡, 卻覺得還滿輕鬆的... : 在家裡都是開冷氣+電風扇在騎, 不會是太熱的因素 : 應該是訓練台阻力比較大,不踏輪子很快就停, 反而戶外可以滑很遠的關係 : 那這樣碼錶的卡路里計算還有參考價值嗎? 還是一定得搭配功率器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5.216.24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icycle/M.1469280449.A.857.html

07/23 21:39, , 1F
本魯再復胖前騎過,這段有這麼累嗎?
07/23 21:39, 1F

07/23 21:41, , 2F
印象中桃園到慈湖相當於慈湖到角板山
07/23 21:41, 2F

07/23 21:42, , 3F
2200卡以本魯現在來說可以騎一趟五分山了
07/23 21:42, 3F
時間因素吧。慈湖巴陵來回大約 83km,輕鬆騎大約 4 小時多,這樣算起來一小時 約 500kcal 我覺得還好啦... ※ 編輯: elguapo (114.45.216.249), 07/23/2016 22:16:00

07/24 08:46, , 4F
基本上一小時計時賽這種full-out的輸出大概燒掉600
07/24 08:46, 4F

07/24 08:46, , 5F
00大卡算合理
07/24 08:46, 5F

07/24 08:47, , 6F
600~800,大概跟一場足球賽的強度差不了多少,騎
07/24 08:47, 6F

07/24 08:47, , 7F
該是所有運動裡面最容易控制體重的運動了
07/24 08:47, 7F
同意。在長途騎行中的補給(尤其是有在減重的),需要更精確的熱量估算, 不能補少,更不能補過量而越騎越胖 XDD ※ 編輯: elguapo (114.45.218.228), 07/24/2016 12:08:15

07/24 12:57, , 8F
以做功來說的話,同樣距離高度,做的功是一樣的,
07/24 12:57, 8F

07/24 12:57, , 9F
今天有4400卡跟2200卡的差別在於移動的效率,也就
07/24 12:57, 9F

07/24 12:57, , 10F
是內動能的差別,4400卡有可能是效率不好(狀況差
07/24 12:57, 10F

07/24 12:57, , 11F
,心率高),2200卡可能是效率好(狀況優,低心律
07/24 12:57, 11F

07/24 12:57, , 12F
輸出),均瓦一樣,狀況有差別做工就有差別,真的
07/24 12:57, 12F

07/24 12:57, , 13F
要準,以初始動能=質心系統動能(純粹速率動能)+內
07/24 12:57, 13F

07/24 12:57, , 14F
動能(摩擦力,熱能,風阻等等),以此計算最準
07/24 12:57, 14F
個人猜想 rich 大您應該還沒開始用功率計吧? 今天同樣的 route,心率所換算的熱量消耗 vs 功率所換算的熱量消耗,最大不同 點在於,如果是下坡您不踩,或是在平路踩兩圈停一圈,在心率系統是會繼續紀錄 熱量消耗,而功率系統則因停止踩踏、pedal force 沒有輸出而紀錄 0 watts,並 且會計入 Avg Power and Normal Power,影響到最後的總功換算熱量的。 另外,心率區間與功率輸出並非人人相同。世界巡迴賽選手可以在心率 Zone 3 開 300 watts 持續三個小時以上,未經訓練的人可能摧到 zone 5 300 watts 搞不好 只是短短幾分鐘;如果市民組 Zone 3 開 150 watts 一樣持續三小時,此時一概 用心率來估算兩者熱量消耗,您覺得實際燃燒的熱量會一樣嗎? ※ 編輯: elguapo (114.44.158.210), 07/24/2016 23:14:42

07/25 07:30, , 15F
我有用過SRM,現在用的是P2max,今天車友討論的是
07/25 07:30, 15F

07/25 07:30, , 16F
【騎車消耗】的卡路里,是整段路程總消耗,不是【
07/25 07:30, 16F

07/25 07:30, , 17F
純踩踏】消耗的卡路里,瞭解嗎?
07/25 07:30, 17F

07/25 07:30, , 18F
只以功率計來算卡路里,有踩就有功率就有卡路里計
07/25 07:30, 18F

07/25 07:30, , 19F
算,那不踩時就沒有功率沒有卡路里消耗,滑行時消
07/25 07:30, 19F

07/25 07:30, , 20F
耗熱量為0,是這樣嗎?
07/25 07:30, 20F

07/25 07:34, , 21F
凡事不要都用我猜你怎樣怎樣,我覺得你怎樣,我以
07/25 07:34, 21F

07/25 07:34, , 22F
前怎樣,看清楚問題是什麼,用物理科學角度去分析
07/25 07:34, 22F

07/25 07:34, , 23F
,你的分析,我猜你是文組畢業的吧
07/25 07:34, 23F
開版問題是在問:「可信度」,該看清楚的是您。 請問,raw data(實際有踩踏)可信還是給您一個由各家統計歸納乘出來的資料 可信(例如 xx kcal/kg/hr)?這個 rate 是什麼 % body fat 控制之下所得的值? 其他 % body fat 適不適用?這個 sample 裡面有沒有亞洲人?有沒有足以代表 台灣市民組的量在這個 sample 裡面? 再深入一點,請問您是否知道各家心率區間估算熱量的算式,是否有扣除基礎代謝? 您騎車了一小時,錶跳給你 600 大卡好了,假設基代 70kcal/hr 您要不要把那個 600 去減 70(或是每日基代減去運動時間那塊)?還是用 raw data 往基代上加比 較正確? 滑行或下坡不踩屬 resting/recovering,在「運動本身」來說是沒有在燒熱量的, 本就不應計列(衛福部講的 333,那個「運動 30 分鐘以上」的條件,是不包含 暖身的;暖身都不算運動本身了,那休息可以算嗎?)況且這些錶也判斷不了您 是否為 resting/recovering 而改變記錄參數,仍然是把 resting/recovering 當作騎行的 rate 來算。 對我個人來說,取 raw data 能夠避免前述各種狀況,而且直接讀取出力的 data source 最可靠,取得的熱量值往基代上面加也是較嚴謹的做法;尤其是對於減重, 如果要去計量熱量的消耗,寧可少算也不要用快樂錶來麻醉自己。 語氣如有冒犯請見諒 Orz ※ 編輯: elguapo (114.44.158.210), 07/25/2016 09:56:10

07/30 16:07, , 24F
說人家文組很兇欸 這裡不是數字版 理性好嗎 ?
07/30 16:07, 24F
文章代碼(AID): #1Nat31XN (bicycle)
文章代碼(AID): #1Nat31XN (bicy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