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轉載] 由腦α波所定義的兩種氣功態

看板meditation (靜坐 - 冥想)作者 (5月21日有新作)時間14年前 (2010/07/24 16:07),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如果是共振態的話,下列方式是我比較確定的方法原理:   用第六意識作意,專注於一的方法:這專注於一是專注於某個 特定之事,而未必是一念,例如:一個短咒每一個字起碼就代表一 個念頭了。看靜坐者本身對於持咒、存想等等這類用第六意識作意 的專注於一的方法,選擇覺得對自己比較有效果的方法來使用。   共振態是氣機行於身體上的腦波型態(練功時,腦α波之尖峰 功率大幅增加的腦波型態),這我認為比較沒什麼問題。入定態就 比較有爭議性,有人說發呆也會呈現這種腦波型態,但如果加上同 時測量其他生理數據的話(心跳、血壓等等),應該就能分辨出來 了。   至於入定態是「空」還是「定」的問題,我認為它還是比較偏 向南傳佛教說的「心一境性」這種禪支的腦波型態,那和上面說的 「用第六意識作意,專注於一的方法」有何不同?老實說高桿的人 用同樣的方法能維持在入定態比較久的時間,初學者則一有雜念就 又掉到共振態了,但「用第六意識作意,專注於一的方法」基本上 還是偏向共振態的功法,因為一有雜念,這α波的波峰又會跳出來 了!   入定態(練功時,腦α波之尖峰功率大幅降低)以這類方法修 習或許會比較容易一些,但氣感會較微弱:   不用第六意識作意,專注觀照於一的方法:這專注於一是專注 於一種感官,而非一念,例如:睜眼專注於眼前一物,或是聆聽聲 音,只要單純地覺知某種現象就好了,而不要去分辨它、分析它… …(如果是初學者的話,初期就止念的效果來說,最上面說的方法 是會比這個方法來的快速見效,但使用這個方法比最上面說的方法 久而久之較容易進入深沈的心理層面。)   open-up meditation的話,難度太高了,因為雜念要靠「自然 寂滅」,不知道要修習幾年? ※ 編輯: ilanese 來自: 61.231.222.161 (07/24 16:45)
文章代碼(AID): #1CIfyvvf (meditation)
文章代碼(AID): #1CIfyvvf (medit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