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鬼魅附身的禪病

看板meditation (靜坐 - 冥想)作者 (強大自信心和意志力)時間14年前 (2010/12/19 18:21), 編輯推噓5(5039)
留言44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yule1224 (明澈與圓滿)》之銘言: : 標題: Re: [問題] 結界 : 時間: Fri Dec 17 12:54:12 2010 : : : → gamete:心在何處? 哪來的心 12/17 15:03 : 心在何處阿? 就看你麼定義這個心 : 我想在儒釋道中的心 應該是講意識感覺情緒吧..其他人的看法如何呢 : 推 lanhow:l大..你都"心已無所住" 又何來問題哩 12/17 19:04 : 推 juicelover:其實yu有提到一點,只是在於"明確"與"不明確"。 12/17 23:36 : → juicelover:枯禪的話,我之前提過緣木求魚,自然就是禪呀。生活就 12/17 23:37 : → juicelover:是呀。另外心在何處,我必須說這個真的比較難敘述。 12/17 23:37 : → juicelover:我只能說心要安,但如何安,每個人的答案就不太一樣了 12/17 23:38 現在正在翻看王陽明的傳習錄,在導讀剛好看到在講"心"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58863 我想在靜坐板舉王陽明應該是滿適當的 因為他很注重靜坐的功夫 據說他得門徒很多從靜坐之中獲得預知未來的能力 但王陽明要他們忽略這樣的能力,繼續注重在心的修養功夫上 其實我滿崇拜王陽明,在"明朝那些事兒" 這部小說中,描述王陽明 非常鮮活有趣,用兵如神 (很推"明朝那些事兒",相信我,一但你看了,就會想不眠不休一口氣看完這六本書) 作者說他完全根據史實,雖然我無法辨別是真是假,但文筆真的可以讓人這一刻 笑得亂七八糟,但下一刻卻讓人感動,雙眼濕潤)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90842 那王陽明怎麼說心呢 我節錄三民書局傳習錄導讀裡的一些句子 如下 ---------------------------------------------- 陽明所說的心,不僅僅指人的思維器官,而是指能支配,主宰人身體,生命及行為的東西 他說﹕ "所謂汝心,亦不專是那一團血肉。 若是那一團血肉,如今已死的人,那一團血肉還在,緣何不能視、聽、言、動? 所謂汝心,卻是那能視、聽、言、動的。這個便是性,便是天裡" (傳習錄上) "心不是一塊肉,凡知覺處便是心。如耳目之知視聽,手足之知痛癢, 此知覺便是心也。"(傳習錄下) 陽明所說的心,是指那能使人視聽言動的東西。這東西,陽明稱之為"性"、"天理", 意味此乃人自然就有的、天然的屬性。這種屬性,陽明又稱之為「知覺」。 陽明所說的「知覺」指主體對客體的感知能力, 對事物性質的判斷能力以及對自我行為的選擇、決定能力。所以「知」是「心」的最根本 特性。 陽明又認為,由於人與天地萬物原是一體的,因而人的「心」不僅是人自身的主宰, 同時也是天地萬物的主宰;「良知」不僅是人心的「靈明」,同時也是天地萬物的「靈明」 如果沒有人的「良知」這一點「靈明」,天地萬物也會失去其所以為天地萬物的價值。 (我覺得王陽明下面這段寫的滿有道理的) "天沒有我的靈明,誰去仰他高?地沒有我的靈明,誰去俯他深?鬼神沒有我的靈明, 誰去辯他吉凶災祥?天地鬼神離卻我的靈明,便沒有天地鬼神萬物了;我的靈明離卻天地 鬼神萬物,亦沒有我的靈明。如此便是一氣流通的,如何與他間隔得!" (gamete問心在哪裡? 當你感知到天地萬物時,你的心就同時存在了。 來看看下面這段王陽明的「天下無心外之物」的討論,挺不錯的) "(陽明)先生遊南鎮,一友指岩中花樹問曰: [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於我心亦何相關?] 先生曰: [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 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花在深山之中,雖然也照樣存在,可是如果沒有人去欣賞它,它的審美價值(顏色)就根本 無法體現出來,因而只是一種價值、無意義的存在;相反,如果人沒有與花接觸, 內心的審美情感也無法調動、激勵起來,而只是處於一種沒有生機、活力(「寂」)的狀態 。可見「物」必須要同「心」發生接觸,並經過「心」的認知才有價值。 -------------------------------------------------------------------- 我就打到這了,有興趣的人可以看看書 心在哪呢? 我想當你失去了跟萬物的連結時,感受不到他們的價值 (如快樂苦痛) 心應該也失去一半了吧,宛如行屍走肉一般..............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2.2.114

12/19 18:24, , 1F
陽明先生這一段講得很高 一般人都執妄身妄念為心
12/19 18:24, 1F

12/19 18:25, , 2F
那麼死了之後心又在何處? 事實上心就是指虛空的本意
12/19 18:25, 2F

12/19 18:25, , 3F
吾人內心深處寂靜湛然 直通虛空本意 但多數人活在表面
12/19 18:25, 3F

12/19 18:26, , 4F
的妄心生滅。 所謂的修行 最重要的就是了解「何謂心」
12/19 18:26, 4F

12/19 18:30, , 5F
死後心在何處呢? 真是個可以想很久的好問題
12/19 18:30, 5F
yule1224:轉錄至看板 Confucianism 12/19 18:30 人死後,沒了知覺,心應該也跟著滅了吧 但是,子孫的繁衍,DNA的延續,或者也是另一種心常存的方式 ※ 編輯: yule1224 來自: 114.32.2.114 (12/19 18:34)

12/19 19:31, , 6F
yule1224你上面寫的「人死後,沒了知覺,心應該也跟著滅了
12/19 19:31, 6F

12/19 19:36, , 7F
吧」與神滅論之類的說法差不多……
12/19 19:36, 7F

12/19 19:37, , 8F
恩 人死後心是否存在 真的很難印證
12/19 19:37, 8F

12/19 19:39, , 9F
與「人死如燈滅」的斷見觀念差不多,認為身亡神滅……
12/19 19:39, 9F

12/19 19:40, , 10F
這是極其唯物的思想……
12/19 19:40, 10F

12/19 19:42, , 11F
問題是持這種思想的人,怎麼還會有鬼神觀念呢?這不是矛盾
12/19 19:42, 11F

12/19 19:43, , 12F
嗎?
12/19 19:43, 12F

12/19 19:43, , 13F
真你持這種思想的話,根本就不會怕鬼了,因為就你的觀念根
12/19 19:43, 13F

12/19 19:43, , 14F
本不會有人亡為鬼的想法了。
12/19 19:43, 14F
我想人的思想並不是絕對的二分法 因為認為這樣,就絕對不相信那,我想那個絕對太武斷 在沒絕對確定之前,我相信所有的可能信,但也同時對所有可 能性存疑 對於生死不同的看法,我都抱開放但同時存疑的態度 ※ 編輯: yule1224 來自: 114.32.2.114 (12/19 20:05)

12/19 20:16, , 15F
我建議你可以去看 楞嚴經中 佛陀與阿難的七次論心 這一
12/19 20:16, 15F

12/19 20:17, , 16F
段如果深刻體會 勝過讀三藏十二部經典五十年
12/19 20:17, 16F

12/19 20:17, , 17F
佛陀多次糾正阿難對心的觀念 心在身內 心在身外 心在意
12/19 20:17, 17F

12/19 20:17, , 18F
楞嚴經常聽到 真該好好拜讀一下
12/19 20:17, 18F

12/19 20:18, , 19F
念處 在意念與外境的相會處 在意念與外境的中間 都不對
12/19 20:18, 19F

12/19 20:18, , 20F
剛好可以回答妳認為 人死後心就滅的觀點 若心不在身內
12/19 20:18, 20F

12/19 20:19, , 21F
也不在意念處 人死後心自然不會消滅 心本無實體 故無生
12/19 20:19, 21F

12/19 20:19, , 22F
滅的問題 佛陀講法四十九年就是在講這 可惜體會的人少
12/19 20:19, 22F

12/19 20:21, , 23F
之又少 若能體會 還需要再去看什麼經或書嗎?
12/19 20:21, 23F

12/19 21:24, , 24F
的確是很難體會,除非是無疑問得全盤接受佛陀所說
12/19 21:24, 24F

12/19 21:46, , 25F
王陽明先生的說法,的確太自我感覺良好了。事實上世界不會
12/19 21:46, 25F

12/19 21:46, , 26F
繞著自己轉的。
12/19 21:46, 26F

12/19 21:51, , 27F
有人去世時,這世界就不存在嗎?還是繼續運轉啊!
12/19 21:51, 27F

12/19 21:54, , 28F
宇宙的構成,我比較喜歡《華嚴經》裡的比喻:
12/19 21:54, 28F

12/19 21:55, , 29F
「猶如眾鏡相照,影現重重。一鏡中現千鏡之影,千鏡中現千
12/19 21:55, 29F

12/19 21:55, , 30F
鏡之影。如是影復現影,重重無盡。
12/19 21:55, 30F

12/19 21:56, , 31F
再舉例言,例如一室千燈,燈燈相照,光光相融,此燈有彼燈
12/19 21:56, 31F

12/19 21:56, , 32F
之光,彼燈復有此燈之光。光光相映,無盡復無盡。
12/19 21:56, 32F

12/19 21:56, , 33F
此喻即明法界緣起,攝入重重,無盡復無盡。」
12/19 21:56, 33F
若是認為陽明的思想是認為世界是繞著人轉,就有點武斷了 王陽明在這裡說 "天地鬼神離卻我的靈明,便沒有天地鬼神萬物了;我的靈明離卻天地 鬼神萬物,亦沒有我的靈明。如此便是一氣流通的,如何與他間隔得!" 應該比較像是人的靈明與感知天地鬼神的存在是互相的關係。

12/19 21:59, , 34F
在我看來陽明先生開悟了 他悟知此心不在身內 可以無所
12/19 21:59, 34F

12/19 21:59, , 35F
不在 尤若虛空
12/19 21:59, 35F
※ 編輯: yule1224 來自: 114.32.2.114 (12/19 22:51) ※ 編輯: yule1224 來自: 114.32.2.114 (12/19 22:54)

12/19 22:59, , 36F
大推,真是精彩,又知道不同領域的東西。感謝yu耶!!
12/19 22:59, 36F

12/19 23:43, , 37F
依我個人的理解,王陽明只是把感知的主體、被感知的客體必
12/19 23:43, 37F

12/19 23:44, , 38F
須同時存在,雙方才算是存在。
12/19 23:44, 38F

12/19 23:46, , 39F
但這種說法完美嗎?我認為並不完美。
12/19 23:46, 39F

12/19 23:47, , 40F
感知的主體,如果發揮想像力,想到的東西,對主體而言是存
12/19 23:47, 40F

12/19 23:48, , 41F
在的,但對其他客體(或是其他亦能感知的主體)確未必存在
12/19 23:48, 41F

12/19 23:49, , 42F
,除非他們也能感知到……
12/19 23:49, 42F

12/19 23:50, , 43F
當主體失去感知的能力(因死亡或殘廢等等)時,客體對其他
12/19 23:50, 43F

12/19 23:51, , 44F
客體(或是其他亦能感知的主體),並不會因此而真正消失。
12/19 23:51, 44F
文章代碼(AID): #1D3TohMC (meditation)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4
12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 之 2 篇):
4
12
文章代碼(AID): #1D3TohMC (medit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