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問一個很基本的問題

看板meditation (靜坐 - 冥想)作者 (くるみ)時間13年前 (2011/07/19 00:35), 編輯推噓7(7071)
留言78則, 9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引述《h4k (h4k)》之銘言: : 各位大大好 : 我想問的就是... : 我跳過了練呼吸的步驟直接達到了去除雜念甚至能入定 : 請問我有需要回過頭練呼吸嗎??? : 根據比較正統的密宗練法 : 好像是要先練氣,練寶瓶氣和九節佛風 : 不知道跳過這一個過程會不會不好 : 想問問版上的大大 1. 如果你只是想暫停拙火,先讓自己入定的話, 我認為並沒有不好,你可以自己斟酌。 2. 如果你是說跳過寶瓶氣、九節佛風就直接練後面的東西, 我只能說,我沒做過,所以不知結果如何。 ---- 練習打坐,首要之務就是要洗滌雜念。 練到後來,心頭多出更多煩惱,無疑是本末倒置。 順其自然就好。 ---- 其他人靜坐的感受,聽聽之後就可以了,靜坐的特殊感覺與靜坐功力並沒有正相關。 平常人胡思亂想便會大大地影響自己的思緒甚至產生不必要的多餘煩惱; 對於習慣打坐的人來說,在身心都比平時平靜的情況下, 一點點波動就會被放大成特殊的感覺,是可以理解的。 所以我認為,比起靜坐,日常生活的修行也是同等重要的。 因為日常生活的規律,對於睡眠以及打坐的品質影響甚大。 還有一點,就是每個人的個性、身體、語言、派別等的差異, 對於靜坐的體驗描述,也會產生極大的差別。 舉個例子,以廚藝來說: 同一個師父教出來的徒弟,同一道菜的口味一定略有不同。 而這些徒弟對於口味的偏好也必定有所差異。 在煮菜時,有的人偏重食材、有的偏重調味、有的偏重烹調手法... 那麼其對於廚藝的解釋也會差異頗大。 更別提不同派別(台灣料理、日本、歐美....)的廚師了。 反過來看靜坐也是啊! 有的人靜坐喜歡從呼吸下手、有的喜歡從意念下手.... 守的竅也不同。 再細微一點: 即使是同一個脈輪位置,意念放的地方也不見得一樣。 呼吸深淺也不會完全一樣的.... 再來,有的人肝火比較旺、有的人消化功能比較緩慢.... 這些又會影響靜坐時的感受。 最後,解釋靜坐感覺的言語也不同。 更別提不同修煉體系出來的術語和每個人理解的差異性了。 ---- 不知不覺寫了好多...... 我覺得這篇應該只要留一行就好了: 「順其自然」 希望對你有幫助。 -- 楓葉飄飄,細流涓涓,萬物滋長,四時有序。 道運轉萬物乎? 道無所作為乎? 順其自適,道在其中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85.250.233 ※ 編輯: VElysian 來自: 219.85.250.233 (07/19 00:35)

07/19 01:11, , 1F
07/19 01:11, 1F

07/19 01:59, , 2F
那我應該說 其實你可以用推文嗎?XD
07/19 01:59, 2F

07/19 08:48, , 3F
觀念正確。
07/19 08:48, 3F

07/19 10:20, , 4F
練到後來的心得 真的是順其自然乎 囧
07/19 10:20, 4F

07/19 11:42, , 5F
說是順其自然沒錯啦 但有些實質的現象 還是要找解
07/19 11:42, 5F

07/19 12:11, , 6F
了解自己目前的程度是有必要的,如果不曉得自己的程度在那
07/19 12:11, 6F

07/19 12:12, , 7F
兒,那代表知識不足,有系統地多多涉獵南傳佛教、藏傳佛教
07/19 12:12, 7F

07/19 12:13, , 8F
一些大師級的著作比較好。(道家丹經往往也不是非常有系統
07/19 12:13, 8F

07/19 12:14, , 9F
地說的很清楚,印度瑜珈的中文資料是較少。)
07/19 12:14, 9F

07/19 12:22, , 10F
至於氣脈的話,其實南懷瑾先生的《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一
07/19 12:22, 10F

07/19 12:22, , 11F
書,我認為就很夠了。
07/19 12:22, 11F

07/19 12:31, , 12F
宜蘭大說的那本我剛好有...我還買了一本藏密氣功也是南大協
07/19 12:31, 12F

07/19 12:32, , 13F
07/19 12:32, 13F

07/19 22:00, , 14F
用推文的,也對啦!XD
07/19 22:00, 14F

07/19 22:00, , 15F
這篇文章告訴我們,自然也可以生出好多東西來喔!
07/19 22:00, 15F

07/19 22:01, , 16F
然後寫成長長一篇就會變成廢話了,所以不如推文...XDD
07/19 22:01, 16F

07/19 22:02, , 17F
我覺得一開始一門深入就好了,涉獵太多容易有反效果。
07/19 22:02, 17F

07/19 22:03, , 18F
等到實戰經驗有一定程度再來尋求更進階的知識。
07/19 22:03, 18F

07/19 22:03, , 19F
初學者有問題的話,應該尋求同門的管道解決才是。
07/19 22:03, 19F

07/19 22:56, , 20F
VE大 你這樣說是沒有錯拉 怕只怕現在很多初學者連基本功課
07/19 22:56, 20F

07/19 22:56, , 21F
都不作 一昧的求快求強 因此選擇法門..上就根本的問題在了..
07/19 22:56, 21F

07/19 23:45, , 22F
靜坐很注重一腳步一腳印、腳踏實地。
07/19 23:45, 22F

07/19 23:45, , 23F
如果不這樣,就算有再正派再簡單的法門,也容易走偏....
07/19 23:45, 23F

07/19 23:49, , 24F
反倒是傻傻努力且目標明確的人,即使開始走的路不太對,
07/19 23:49, 24F

07/19 23:49, , 25F
在有些許實力後,轉換跑道就會慢慢走上正確的道路。
07/19 23:49, 25F

07/19 23:50, , 26F
----------
07/19 23:50, 26F

07/19 23:51, , 27F
剛剛洗澡時想到:即使是「順其自然」短短的四個字,
07/19 23:51, 27F

07/19 23:51, , 28F
相信每個人的解釋和思維也不同,
07/19 23:51, 28F

07/19 23:52, , 29F
所以結論是...不如潛水?!XD
07/19 23:52, 29F

07/20 00:18, , 30F
也是...為啥 每次看到ve大就很想要抓住肩膀 狂前後搖XD
07/20 00:18, 30F

07/20 11:36, , 31F
在這個板的人,有的並沒有經過老師的教導,只是看什麼就學
07/20 11:36, 31F

07/20 11:36, , 32F
什麼,一般經過老師教導的人,還是會先塞給你一個特定法門
07/20 11:36, 32F

07/20 11:37, , 33F
練的(無論這是不是真的適合你)。
07/20 11:37, 33F

07/20 11:37, , 34F
好處是一門深入,缺點是無法因材施教。
07/20 11:37, 34F

07/20 11:38, , 35F
而看什麼學什麼的人,多半一個方法,練不到幾天,就又換另
07/20 11:38, 35F

07/20 11:38, , 36F
一個方法來練了。
07/20 11:38, 36F

07/20 11:40, , 37F
其實靜坐,你沒真的花上數年的時間,是很難有一些較深刻的
07/20 11:40, 37F

07/20 11:40, , 38F
體悟的。這段期間最好是由特定的一個老師來指導會比較好。
07/20 11:40, 38F

07/20 11:41, , 39F
每個門派多少會有一個次第,也對其靜坐的狀況較有一個規律
07/20 11:41, 39F

07/20 11:42, , 40F
的解釋,因為是同一門派,現象多半是比較雷同的。
07/20 11:42, 40F

07/20 11:45, , 41F
學一個方法多半很簡單,只是要掌握要訣及熟練,就要花一段
07/20 11:45, 41F

07/20 11:46, , 42F
時間了,加上要等一段時間後,靜坐者才會開始有疑惑。
07/20 11:46, 42F

07/20 12:25, , 43F
我主張 眾星拱月 XD 所有的知識都可以拿來瞭解所學事物
07/20 12:25, 43F

07/20 12:25, , 44F
何必局限自己呢
07/20 12:25, 44F

07/21 09:08, , 45F
同意宜蘭大,靜坐不是在玩,沒有老師的「指月」,我們連
07/21 09:08, 45F

07/21 09:09, , 46F
「月」在那裡都搞不清楚,說什麼「眾星拱月」?
07/21 09:09, 46F

07/21 10:45, , 47F
哈哈 你有聽懂我在講什麼嗎?
07/21 10:45, 47F

07/21 10:45, , 48F
您自己也在做眾星拱月的事 我只是拿一個簡單的比喻而已
07/21 10:45, 48F

07/21 10:46, , 49F
您看您自己不也拿靜坐的 腦波等等資訊來佐證 靜坐功效
07/21 10:46, 49F

07/21 10:47, , 50F
這不叫眾星拱月叫什麼?
07/21 10:47, 50F

07/21 10:48, , 51F
我不清楚您指的月是什麼 如果是超脫生死一類的
07/21 10:48, 51F

07/21 10:48, , 52F
您就慢玩 我不陪了 我只管做好我的人
07/21 10:48, 52F

07/21 10:52, , 53F
樓上,你講的是「知識」,宜蘭大講的是「實修」,知識背
07/21 10:52, 53F

07/21 10:54, , 54F
知識背景何嘗不能拿來做實修呢? 呵 還是說您一生下來就
07/21 10:54, 54F

07/21 10:54, , 55F
會靜坐?
07/21 10:54, 55F

07/21 10:54, , 56F
景是因為「實修」的需要而建立。知而行之才是學習的正途.
07/21 10:54, 56F

07/21 10:55, , 57F
知而不行或無知是畫上等號的。宜蘭大是苦口婆心。感恩。
07/21 10:55, 57F

07/21 10:57, , 58F
推 知而不行或無知是畫上等號的 XD
07/21 10:57, 58F

07/21 10:58, , 59F
靜坐是一種本能,但需要學習,更需要老師的指導。這就像
07/21 10:58, 59F

07/21 10:59, , 60F
你不要再講了 "本能"這兩個字不是這樣用的 賣鬧啊
07/21 10:59, 60F

07/21 10:59, , 61F
學習騎車及登山一樣。騎單車是本能,但仍必須經由學習。
07/21 10:59, 61F

07/21 11:01, , 62F
登山的進程也是一樣,想要挑戰百岳,就要有嚮導帶路。
07/21 11:01, 62F

07/21 11:02, , 63F
這bug太大了 那嚮導怎麼學習到挑戰百嶽的技術? 超強本能?
07/21 11:02, 63F

07/21 11:04, , 64F
這話題到這吧 我就不回了 感謝您的答覆
07/21 11:04, 64F

07/21 11:51, , 65F
如果依據樓上的邏輯,那麼古聖先哲都是誆人的了。老師之
07/21 11:51, 65F

07/21 11:52, , 66F
所以成為老師,是因為他有經驗,有能力可以指導別人。
07/21 11:52, 66F

07/21 12:23, , 67F
說騎單車是本能,係指一般人皆具備的意思,但只有少數人
07/21 12:23, 67F

07/21 12:24, , 68F
能夠成為自行車選手,甚至冠軍。靜坐也是一樣的道理。人
07/21 12:24, 68F

07/21 12:25, , 69F
人都可以靜坐,就像人人都應該可以學會騎單車一樣。
07/21 12:25, 69F

07/21 12:47, , 70F
我可沒說 先賢都是誆人的 別拿自己的邏輯觀亂套嘿
07/21 12:47, 70F

07/21 16:31, , 71F
所謂「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如果你可以懷疑別人的登山
07/21 16:31, 71F

07/21 16:33, , 72F
技巧,也可以懷疑任何古人的學說,這是你的自由。
07/21 16:33, 72F

07/21 17:16, , 73F
唉 不用轉移話題了 先把 嚮導帶路 這題解出來吧
07/21 17:16, 73F

07/21 17:17, , 74F
經驗怎麼來的? 本能來的?
07/21 17:17, 74F

07/21 17:20, , 75F
對不起 VE 大,污染了你這篇文章
07/21 17:20, 75F

07/21 21:13, , 76F
實修可以問我呀!呵 要問道書的意思也可以問我呀
07/21 21:13, 76F

07/21 21:14, , 77F
我很樂意解答!!
07/21 21:14, 77F

07/22 11:03, , 78F
果汁大佛心來著,我的親愛女友應該很樂意..^^
07/22 11:03, 78F
文章代碼(AID): #1E9632Ms (meditation)
文章代碼(AID): #1E9632Ms (medit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