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丹田氤氳

看板Chi-Gong (氣功)作者 (黑色幽默)時間19年前 (2006/10/09 22:58),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5 (看更多)
《三車秘旨》收心法下手功夫 http://taiwan.shien-dao.com.tw/sfDetail.php?ID=124 《三車秘旨》收心法下手功夫 養生之道,真息為本。曹文逸云:"我為諸公說端的,命蒂從來在真息。"誠要言也。 下手功夫先靜心,次緘口,次調息(心靜則氣平,不調之調為上)。鼻息平和, 然後閉目內觀,神注腎根之下陰蹺一脈(穀道前,陰囊後),如此片時, 將心息提上虛無竅內(臍後腰前,心下腎上,中間一帶,不可拘執),停神安息, 以自然為主。心太嚴則炎,務必順其自然,即文火也。心太散則冷,務必守其自然, 即武火也。文武烹煉,始終妙用。內息勻稱,勿忘勿助。 是時也,心如虛空,有息相依則不虛,有息相隨則不空。不虛不空之間,靜而又靜, 清而又清。氣息綿綿,心神默默。至此要一切放下,人我皆忘。此之謂鑽杳冥。 杳冥中有氣,一神獨覺,此乃真息也。真息發現,薰心酥癢,還要按入腔子裏虛無竅內, 積之累之,則命蒂生而陽氣自長,乃可以開關運氣矣。 凝神調息,是下手功夫。凝神者,是收已清之心而入其內也。心未清時,眼勿內閉。 先要自勸自勉,收他回來,清涼恬淡,始行收入氣穴,乃曰凝神。坐虛無中,不偏不倚, 即是凝神於虛。 調息不難,心神一靜,隨息自然,我只守之、順之,加以神光下照,即是調。 調度陰蹺之息,與吾心之息相會於氣穴中也。神在氣中,默注元海,不交而自交, 不接而自接,所謂隔體神交也。守其性,不散亂。存其神,不昏沉,故能杳冥恍惚。   心止於臍下,曰凝神。氣歸於臍下,曰調息。神息相依,守其清淨自然,曰勿忘。 順其清淨自然,曰勿助。勿忘勿助,以默以柔,息活潑而心自在,即用鑽字訣, 以虛空為藏心之所,以昏默為息神之鄉。三番兩次,澄之又澄,忽然心息相忘, 神氣融合,不覺恍然而陽生矣。 ( 中定注:初學者,下手時用守竅方法,容易集中精神,有利於短時間內排除雜念, 但守竅方法是不合乎生理學腦波圖形原理的,不如改為利用觀照法以達到自然心靜心定。 茲編是相當高明的下手功法,二十餘年前,我若不便教人〈心齋〉口訣時, 即常以此法示人。西派清淨功法似衍繹於伍柳一脈,唯自吳天秩、魏則之、 汪東庭以降?主張心息相於人中。按人體生理學,用功於身內因神經遍佈,容易有感覺, 但也容易發生精神神經官能偏差,守身外或身外遠處則又每耗神過度, 初學者於讀丹經入手之時,一定要仔細思考分析清楚,乃能從事。) ============================================================================== 這是我在網路上看到的文章 ,無誤的話應該會依內容上的功法去練習 請教練過此功法的學長 可以再重點提示 或是告誡嗎 ? THX -- WHEN THE MOON FALLS IN YOUR EYES I KNOW THE SUN HAS SET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17.65.191

10/10 10:13, , 1F
教人家氣功的書都這麼文言喔 真頭大
10/10 10:13, 1F
文章代碼(AID): #15AcEVna (Chi-Gong)
文章代碼(AID): #15AcEVna (Chi-G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