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現在中國品牌跑鞋這麼熱門!?

看板Road_Running (路跑 - 跑步 - 馬拉松)作者時間11小時前 (2025/10/16 22:56), 編輯推噓10(10033)
留言43則, 8人參與, 25分鐘前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 引述《librasky ()》之銘言: : ※ 引述《jj840917 (布魯豬排Ver2.9)》之銘言: : : -------------------- : : 最近這幾年發現,中國品牌在台灣跑步圈出現頻率慢慢變高 : : 除了國內業餘菁英跑者逐漸上腳外,也有看到跑步網紅在穿對岸必邁的碳板競速鞋( : 知? : : 是不是業配?) : : 在fb看到跑鞋推薦也有人推特步的鞋子,去蝦皮查了一下才發現那款鞋光電商也銷售 : 千 : : 雙 : : 看對岸的跑鞋評測是說目前中國跑鞋用料不輸國外品牌,就輸在設計底蘊部分,很多 : 鞋 : : 設計思路還是歐美和日本大廠弄得比較明白 : : 在台灣一般人日常的鞋子還是歐美日本牌的天下,街上我幾乎看不太到穿中國品牌 : : 但以跑步圈來說,中國品牌是不是正在崛起? : : 有點感慨的是一樣都是做鞋子代工起家,台灣沒有辦法走出自有品牌道路但對岸卻做 : 了 : 談談我對中國跑鞋的幾個看法 : 第一就是耐用性 : 大陸人非常看重中底跟中底耐用程度 : 大底不是cpu常常就被差評 : 這點我是有深刻體會 : 因為我穿過匹克用耐磨橡膠的產品 : 耐磨程度大概跟hoka差不多爛 : 反觀cpu大底耐用抓地又好 : 一千公里不是問題 : 中底也是兵家必爭之地 : 目前各家主流跑個五百公里以上保持彈性都不是問題 : 中底特性方面 : 李寧 (boom)是軟彈取向 : 361 CQT也是軟彈,但361發泡工藝略差 : 最近的頂碳飛飆future2算是一吐怨氣,軟彈到極致的中底是361代表作 : 特步Ace跟Ace+,韌彈中底代表 : 也是中國長跑界最受歡迎的品牌 : 160x 3pro是公認的神鞋 : 即使重量很重,其所迸發的彈性目前仍是各家無人能敵 : 匹克態極,就是….軟 : 我個人覺得很卸力,只適合訓練 : 喜歡軟鞋的人會喜歡 : 中喬,也是傳說中的盜版喬丹 : 中底名稱是功夫兩個字疊在一起的單字(我打不出來,音同 估) : 也是軟彈取向,回彈很好 : 必邁中底的話,同樣也是彈性很好,軟彈取向 : 中國廠牌普遍都是軟彈中底,因為大陸人特愛軟鞋 : 不愛軟鞋的就只能選特步 : 但偏偏特步又是精英上腳率最高的 : 非常奇妙的生態 : 版型方面 : 大陸鞋跳尺碼就看實際腳掌長 : 像我腳掌長26公分 : 對應的就歐碼42 : 通常90%可以對應 : 匹克是例外 : 通常我都要穿41 : 只有他們跟其他人尺碼不同 : 一般來說楦頭對亞洲人都友善 : 除了中喬的競速鞋 : 因為無腦抄Nike : 常常鞋身收窄太多造成磨足弓 : 其他家就比較不會有這問題 : 普遍來說 : 大陸的跑鞋便宜 : 但對運動力學的理解還有所欠缺 : 所以常常會有一些奇怪的缺失 : 這個之後有機會分享 繼續講中國跑鞋幾個奇怪的地方 穩定性,引導外翻與否? 比較常有這問題就是李寧跟中喬 常犯的毛病不外乎外硬內軟或是外高內低 有點像是籃球鞋怕拐腳做的設計硬套到慢跑鞋上 結果就是有外翻的人穿這些牌子的鞋會加劇外翻 外翻問題時不時就出現 也成了跑友對這兩家品牌的成見 第二個問題,沒有碳板就不會做鞋 有這個毛病最嚴重的就特步 特步幾乎所有拿得上檯面的鞋子都有板 沒有板可以打的,大概就是兩千公里系列 但其實碳板競速鞋跟一般跑鞋設計思路是不同的 碳板鞋需要碳板擠壓泡綿迸發彈性變形提供回彈 但慢跑鞋不需要那麼高的回彈的泡綿 會造成跑者腳的壓力 套用競速鞋的理念搞得就是慢跑鞋都要帶一些競訓屬性 不能讓你很放心的慢搖 還有就是對鞋重過度執著 寧可犧牲保護性跟包覆性也要減重 使得慢跑鞋這塊整體還是全面落後國際品牌 第三,跑鞋矩陣混亂 其實這也是第二個問題的延續 什麼都要有個板 或是什麼都要高彈性泡綿 等於是會有自家跑鞋定位重複的問題 這也是惡性競爭下的結果 像中喬光是純慢跑 就有領航600跟雷靂 然後他們家的穩定性幻影2.0緩震變軟但穩定變差 搞得幻影2.0也像緩震係 結果消費者就更難選擇 再一個例子 特步260x比較偏薄底碳板競訓 結果又推出一個類似的破繭之刃 徒增消費者的混淆 目前整理出來的就是這些 其實大陸跑者也有許多反思 跑鞋發展不該是碳板鞋好好做其他鞋子東抄西抄搞混合怪 也有許多品牌開始做運動力學分析 開始微調泡綿屬性跟碳板弧度之類參數 不再無腦套用其他品牌設計 這也是消費者之福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1.72.50.7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Road_Running/M.1760626562.A.147.html

10/16 23:32, 10小時前 , 1F
要討論361出一個野跑鞋叫玉山,吃台灣豆腐嗎?
10/16 23:32, 1F

10/16 23:34, 10小時前 , 2F
野跑鞋沒研究
10/16 23:34, 2F

10/16 23:44, 10小時前 , 3F
五年前的中國跑鞋毛病很多,現在好很多了
10/16 23:44, 3F

10/16 23:45, 10小時前 , 4F
而且資訊很多,找些評價好的幾乎都不雷
10/16 23:45, 4F

10/17 06:35, 3小時前 , 5F
中國鞋廠對與穩定支撐這一塊也是完全亂做放棄
10/17 06:35, 5F

10/17 06:37, 3小時前 , 6F
Saucony Tempus在阿共國火到不行,賣到還可以做特規中
10/17 06:37, 6F

10/17 06:37, 3小時前 , 7F
國版第三代,Puma Foreverrun Nitro 2也是,證明他們國
10/17 06:37, 7F

10/17 06:37, 3小時前 , 8F
產品牌在這塊是沒有任何競品的
10/17 06:37, 8F

10/17 06:48, 3小時前 , 9F
也還不到放棄啦,但連tempus 3用的PWRUN HG都要全面軟
10/17 06:48, 9F

10/17 06:48, 3小時前 , 10F
化,就知道他們寧可要軟鞋也要犧牲支撐
10/17 06:48, 10F

10/17 06:49, 3小時前 , 11F
現在新的玩法是外底寬大化,學hoka
10/17 06:49, 11F

10/17 06:53, 3小時前 , 12F
感覺就是愛亂出鞋,亂堆料拼數據,設計底蘊也比較差,有
10/17 06:53, 12F

10/17 06:53, 3小時前 , 13F
些牌子抄表面沒學到內在,但就是百花齊放,要挑一下
10/17 06:53, 13F

10/17 08:17, 2小時前 , 14F
底蘊是需要累積的,拼裝怪很難學到東西
10/17 08:17, 14F

10/17 08:27, 1小時前 , 15F
他們國產鞋對過度內旋外翻幾乎是放棄治療的,小紅書一
10/17 08:27, 15F

10/17 08:27, 1小時前 , 16F
堆後跟內側已經磨平前掌完好如初的人在問說要怎麼辦
10/17 08:27, 16F

10/17 09:06, 1小時前 , 17F
有防磨貼啊,只貼內側其實等於後跟內側墊高2mm,單純防
10/17 09:06, 17F

10/17 09:06, 1小時前 , 18F
磨是有用,穩定可能幫助不大
10/17 09:06, 18F

10/17 09:08, 1小時前 , 19F
我的感覺大陸鞋比較像是亂槍打鳥,鞋海戰術,總是會
10/17 09:08, 19F

10/17 09:08, 1小時前 , 20F
有一雙能跑的
10/17 09:08, 20F

10/17 09:09, 1小時前 , 21F
他們人力物力真的很多
10/17 09:09, 21F

10/17 09:12, 1小時前 , 22F
也算是惡性競爭,匹克最近就傳出全面減薪15%,鞋子剛出
10/17 09:12, 22F

10/17 09:12, 1小時前 , 23F
就打七折以下,長久下來也是很傷本的
10/17 09:12, 23F

10/17 09:20, 57分鐘前 , 24F
不過中國鞋捲,連帶在中國買歐美鞋也便宜
10/17 09:20, 24F

10/17 09:20, 57分鐘前 , 25F
波13不用兩千,EVO SL大概兩千五可以買到,比台灣便宜
10/17 09:20, 25F

10/17 09:20, 57分鐘前 , 26F
很多
10/17 09:20, 26F

10/17 09:22, 55分鐘前 , 27F
但其實在超臨界TPEE/PEBA這方面,國際大廠已經走到調教
10/17 09:22, 27F

10/17 09:22, 55分鐘前 , 28F
完後整塊送你不用碳板了,像EVO SL走速訓而Velocity Nit
10/17 09:22, 28F

10/17 09:22, 55分鐘前 , 29F
ro 4走日訓,以前短板的緩震跟穩定都有長足進步(但還是
10/17 09:22, 29F

10/17 09:22, 55分鐘前 , 30F
略顯不足)往受眾更廣的路走,中國還是停留在全民碳板
10/17 09:22, 30F

10/17 09:22, 55分鐘前 , 31F
的思路,明顯落後不少。
10/17 09:22, 31F

10/17 09:28, 49分鐘前 , 32F
我五月買Evo sl 時大概3500,現在好像也沒什麼差
10/17 09:28, 32F

10/17 09:28, 49分鐘前 , 33F
很穩定的一雙鞋
10/17 09:28, 33F

10/17 09:28, 49分鐘前 , 34F
倒是Boston 13在降價,其實它應該也是很好穿啦
10/17 09:28, 34F

10/17 09:29, 48分鐘前 , 35F
要拿掉板的速訓鞋意味著泡綿硬度要提升,而且現在能抄
10/17 09:29, 35F

10/17 09:29, 48分鐘前 , 36F
的鞋款還不夠多,不過聽說小鯰很不錯,我自己是要等黑
10/17 09:29, 36F

10/17 09:29, 48分鐘前 , 37F
色款出了買一雙,是近期可以期待的無板日訓鞋
10/17 09:29, 37F

10/17 09:29, 48分鐘前 , 38F
我連12都沒穿過,但試穿時感覺是硬朗的味道
10/17 09:29, 38F

10/17 09:29, 48分鐘前 , 39F
Evo sl就是一個軟彈加舒服,會慢慢跑
10/17 09:29, 39F

10/17 09:29, 48分鐘前 , 40F
沒什麼負擔
10/17 09:29, 40F

10/17 09:29, 48分鐘前 , 41F
我evo sl在拼多多七月多買的,大概2800台幣
10/17 09:29, 41F

10/17 09:49, 28分鐘前 , 42F
saucony和brooks這兩牌阿公外觀的鞋廠就很會做慢跑鞋
10/17 09:49, 42F

10/17 09:52, 25分鐘前 , 43F
Puma現在也很強啊,而且感覺定價越來越低了
10/17 09:52, 43F
文章代碼(AID): #1eyGU257 (Road_Running)
文章代碼(AID): #1eyGU257 (Road_Run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