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轉載] 輕安
看板meditation (靜坐 - 冥想)作者ilanese (5月21日有新作)時間13年前 (2011/07/31 16:47)推噓2(3推 1噓 11→)留言15則, 7人參與討論串2/4 (看更多)
※ 引述《yule1224 (追尋內心寂靜之時)》之銘言:
: 出於維基
: 輕安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輕安覺支(巴利文passaddhi),又稱輕安樂、猗覺支、除覺支,佛教術語,
: 為七覺支之一,指將要進入禪定之前身心都得到安樂的狀態。
: 修行九住心,進入禪定狀況時,會在頭頂先發生重觸的覺受,但是身心都會非常舒適,
: 此時就是進入輕安的狀態。這又被稱為未到地定,是最初階的禪定狀態。
: 輕安都是先由心輕安,接下來進入身輕安,感覺到身體的每個部份都非常舒適快樂,內心大為震動,通常被形容為「身心踴躍」。接下來就進入微妙的輕安樂,
: 這就是進入了禪定(三摩地)。
: 此時會有三種狀態
: 明顯:心極明淨,可以觀察到很細微的變化。
: 無分別:心境平靜,無變化,沒有波動起伏。
: 妙輕安樂:身心極放鬆,無法形容的快樂,但是你又不會染著沈溺在其中,
: 無法控制自己。
: -----------------------------
維基那個定義應該是參考印順法師寫的這篇文章:
印順法師:「九住心之次第」及「止成就」
文章代碼(AID): #1EBvTLoO
但印順法師的這句重要的話就沒抄到了:「從此出定以後,在行
住坐臥中,都有輕安及定的餘勢隨逐,好像常在定中一樣。」但那個
下坐後輕安的餘勢通常不會太久了,我大多數的經驗是幾小時到三天
。當然了,如果你持續靜坐的話,那個輕安的餘勢是可以延長時間的
。
至於對輕安的氣機發起的起因,就不如南懷瑾先生寫的清楚了。
[轉載] 輕安與氣脈
文章代碼(AID): #1BfsHPox
如果你只是為了追求輕安的話,我這篇有依據我的經驗,提供我
對選擇方法上的看法:
文章代碼(AID): #1E5jrvIW
事實上,相對於輕安來說,我比較哈的是「無念」這件事情,輕
安不代表你一定能進入無念的狀態,相反地由於輕安反而會讓你對念
頭的觀照力變的特強,更能覺察到更細微的念頭…… XD(我對先「
輕安」而「無念」的這種狀態,雖然以前有一些經驗,但還不敢說完
全掌握住那個訣竅。只能說靜坐前的身心狀態愈好,比較有可能進入
那種狀態。)
等你進入「一念不生,了了分明」這種狀態時,大概就真的能看
的懂很多古人經典上所描述的東西了,只是這其實才剛踏入門內而已
。
※ 編輯: ilanese 來自: 61.216.250.27 (07/31 17:16)
→
08/01 08:18, , 1F
08/01 08:18, 1F
推
08/01 12:51, , 2F
08/01 12:51, 2F
→
08/01 14:09, , 3F
08/01 14:09, 3F
→
08/01 19:46, , 4F
08/01 19:46, 4F
→
08/01 19:47, , 5F
08/01 19:47, 5F
→
08/01 19:47, , 6F
08/01 19:47, 6F
→
08/01 20:02, , 7F
08/01 20:02, 7F
→
08/01 20:12, , 8F
08/01 20:12, 8F
→
08/01 20:13, , 9F
08/01 20:13, 9F
噓
08/01 20:21, , 10F
08/01 20:21, 10F
→
08/01 20:22, , 11F
08/01 20:22, 11F
→
08/01 20:22, , 12F
08/01 20:22, 12F
→
08/01 20:23, , 13F
08/01 20:23, 13F
推
08/01 21:11, , 14F
08/01 21:11, 14F
推
08/01 23:57, , 15F
08/01 23:57, 15F
※ 編輯: ilanese 來自: 61.216.246.229 (08/04 09:54)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meditation 近期熱門文章
PTT體育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