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轉錄]Re: 《正解「格物致知」:儒、道、佛的뜠…

看板meditation (靜坐 - 冥想)作者 (都在因果的流動中)時間14年前 (2010/05/31 16:14), 編輯推噓4(4020)
留言24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3 (看更多)
<原文恕刪> : 儒家中庸入門的功夫是觀照到心中一切心念情緒,了悟有個超然於思慮情欲的「中心」。 : 觀照深入到連「中心」也是被觀照的外物境界後,更進一步觀照到時空泡沫與覺知虛空。 : 觀照者真心守神於覺知虛空,覺知虛空照顯時空泡沫,照見時空泡沫中的萬物現象變化, : 就是道家所謂「遺物」。「遺物」是用來形容覺知虛空之超脫於時空泡沫一切凡塵物象。 : 觀照了悟有個超然於思慮情欲的「中心」後,再返觀此「中心」,去找是什麼在觀這中心。 : 簡單說,就是去找真正在觀的是誰?是什麼? : 找到覺知虛空,就是「道」的境界,正如老子所謂『道之為物,......』 一般人對[道]常有的誤解是 [道]是不能片刻離開的 並不只存在於所謂的知覺虛空 來看看[道經]上面怎麼講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當你能達到一念不生的地步(無欲) 就能觀察[道]的奧妙之處(道體) 到這裡是一般人的認知 但是即使有欲(意識作用) 也能觀察[道]孕化萬物的方式(道用) 但無論"有欲"或"無欲" 都還是在[道]作用裡 所以 如果認為[道]只能在知覺虛空中 其實是錯誤的見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0.250.89.181 ※ 編輯: mailchinger 來自: 60.250.89.181 (05/31 16:15)

05/31 17:08, , 1F
應該是說道即虛空…而我們也在虛空中
05/31 17:08, 1F

05/31 17:53, , 2F
非也 虛空可以代表靜之極 道卻包含了動與靜 所以
05/31 17:53, 2F

05/31 17:54, , 3F
不對。虛空不是靜之極的 虛空是包羅萬象 且有無窮盡的
05/31 17:54, 3F

05/31 17:54, , 4F
所以虛空只是道的一部份 並非道的全體
05/31 17:54, 4F

05/31 17:54, , 5F
層次。 悟入虛空之空 方可知道虛空不是什麼都沒有
05/31 17:54, 5F

05/31 17:55, , 6F
而是無窮盡的 所以金剛經中才會問:東方虛空可思量不?
05/31 17:55, 6F

05/31 18:01, , 7F
所以你定義的[虛空] 與[道]是同義詞??
05/31 18:01, 7F

05/31 18:03, , 8F
那麼可否論述如何將[虛空]的概念應用在政治 軍事上??
05/31 18:03, 8F

05/31 18:04, , 9F
事實上虛空跟道就是一樣的。 虛空中有無窮盡的智慧與能
05/31 18:04, 9F

05/31 18:05, , 10F
量,將虛空的理論運用於軍事或政治,簡單的講就是要順
05/31 18:05, 10F

05/31 18:05, , 11F
從趨勢、要能觀察大環境、大趨勢。人不可和天鬥,不可
05/31 18:05, 11F

05/31 18:05, , 12F
和虛空鬥。 就像萬事萬物都是順著道而生而運轉的
05/31 18:05, 12F

05/31 18:06, , 13F
同理的修行之人若懂得運用虛空中無窮盡的能量,此人堪
05/31 18:06, 13F

05/31 18:06, , 14F
稱為大自在王 大神通王 如來。 我在256篇裡引述的虛空
05/31 18:06, 14F

05/31 18:07, , 15F
藏菩薩不就是集虛空無量光為一寶珠的偉大行者嗎
05/31 18:07, 15F

05/31 18:07, , 16F
B兄頗有哲學家的味道
05/31 18:07, 16F

05/31 18:07, , 17F
我不是哲學家 是練氣的雜魚
05/31 18:07, 17F

06/01 19:57, , 18F
入空執就慘了
06/01 19:57, 18F

06/06 10:56, , 19F
是喔,那我們怎麼會老死呢?枝節上打轉?是開不了花的
06/06 10:56, 19F

06/06 10:59, , 20F
呼應及感受....這兩種是不一樣的東西耶...
06/06 10:59, 20F

06/08 11:55, , 21F
道是實有 這樣談 比較不容易讓人混淆
06/08 11:55, 21F

06/08 11:55, , 22F
因為在每個人解讀的 空 都可能很不一樣
06/08 11:55, 22F

06/08 11:56, , 23F
就像問基督徒 上帝是不是實有一樣 這牽涉到 信
06/08 11:56, 23F

06/08 11:57, , 24F
差別在於 道家的信 來自於 疑無可疑 的歸納而來
06/08 11:57, 24F
文章代碼(AID): #1C0s_xKy (meditation)
文章代碼(AID): #1C0s_xKy (medit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