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轉錄]Re: 《正解「格物致知」:儒、道、佛的뜠…

看板meditation (靜坐 - 冥想)作者 (如水生波如火作燄)時間14年前 (2010/06/08 00:40),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基本上 我比較不喜歡聽 理儒講道 原因在於 他們本身對 道 沒什麼由衷的尊重 自然也很難了解經典內部 各字各句的安排 及其不簡單之處 ___ 道:「可道也,非恆道也。」 名:「可名也,非恆名也。」 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 故,恆無欲也,以觀其眇;   恆有欲也,以觀其所噭。 兩者;同出,異名。 同謂:「玄之又玄。」 終眇之門。 ___ 上述是帛書老子的第一章原文(竹書雖問世 應不致有太大誤差) 通常我會這樣去幫人分析 首先 道 在春秋戰國沒有 說 的用法 所以第一句 道:「可道也,非恆道也。」 指的是 可以為"名稱 形象 位置 階層"等觀念所束縛的"道" 便不是純粹的 道    (此處之 恆 作 純粹 解) 而第一句表 現象  第二句當然就陳述原因 原因是為什麼? 因為:如果可以精確被定義的 名謂  就已經偏離 這名謂所代表的 事物純粹本質 也就是說 "名謂"本來就不是純粹的 從以上兩句 可以釐清 => 道恆無名 恆道無名 然而如果 道 都不能被定義和討論  那就沒有傳承的方式和教育的意義 所以老子在此處 特別再對 有名 與 無名 作說明 萬物最原始純粹的本質狀態  是無法用"不純粹的名謂" 來完整象徵的 (名永遠比實後面 就像人無法用低倍數的鏡頭 去呈現需要高倍數的微生物影像) 故說 無名的道 它是 萬物之始 也 而萬物源頭的道若要對人產生利用 則需要有個稱謂  所以說 有名的道 它是 萬物之母   (母 此處指的是 道 的 起源性質 及 輔育性質) ___ 所以在面對 道 衍生出的 世事 時 有兩種角度 會利於 合道 以取得 道 的滋養利益 恆無欲也 指人從 無利用欲 的 純思辨狀態 去看待事物 用這種角度去賞析事物時 我們可以發現 事物 的內在原理  進而推論出 道 確實是深奧幽玄 很不簡單的 恆有欲也 指人從 純利用欲 的利用厚生角度 來看待事物 用這種角度來分析事物時 我們可以發現 事物 的衍生和利用邏輯 然後了解到 道 透過 萬物 所昭示流露的道理 和召喚人事物到何時何處的本意 (噭:昭示 召喚) __ 雖然有名的"母源之道" 與無名的"本始之道" 名稱聽來不同 但兩者都是一樣的 (同出 異名) 有名 只是為了方便討論罷了 都是很不簡單的 它 超越了人類的認知           且比某些超越人類認知的 還要超越 (玄之又玄 不只是玄而已) 倘若人能把握分析事物的這兩種辨析原則 則能就一步步的進入解決疑惑的大門  揭開 事物 它們深奧幽玄的 本質 的面紗 窮究體會這些玄奧了 (PS. 事物都有多面性 通常非純粹利用和純粹思辨的情況  這裡講的恆有恆無欲 指的是看的角度 也就是像經緯般的篩子  這樣篩 效果最好) (EX: 例如中醫診治 病證能尋因者 則尋因根治 不能尋因者 可採辨證治療  不一定要執著在原因或症效 所以雖治療方式不外奇正 但亦千變萬化)   -- ▉╯╰ ▅▃▂ ▂ 翻案-蓋翻案者有掀桌子之衝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16.227.64 nknuukyo:轉錄至看板 Taoism 06/08 00:42
文章代碼(AID): #1C3I3c1P (meditation)
文章代碼(AID): #1C3I3c1P (medit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