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入定的定義
看板meditation (靜坐 - 冥想)作者solarjeff (吉祥如意)時間13年前 (2011/11/23 23:40)推噓0(0推 0噓 0→)留言0則, 0人參與討論串12/24 (看更多)
※ 引述《ilanese (打臉就要打很痛才行)》之銘言:
: 入定的定義,各個宗教門派的看法都不盡相同:
: 一、李嗣涔教授的看法:「我們測量了氣功師父在練氣時腦α波振幅
: 之變化,由此發現了兩種不同的氣功態。第一種狀態腦α波之尖峰功率大
: 幅降低,我們定義為『入定態』。第二種狀態剛好相反,腦α波之尖峰功
: 率大幅增加,定義為『共振態』。」
: 基本上,練「入定態」的功法,大致是讓心念專一或是摒除雜念讓心
: 念放空之類的功法。
: 不過在腦波測量到腦α波的尖峰功率大幅降低,就一定是真的「入定
: 態」嗎?這也是有問題,因為發呆之類的狀態,也是會呈現這種腦波型態
: 的,只能說最好再測量其他生理數據來作為輔助,才會比較準確一些。
: 二、道家經典:極少描述所謂「入定」的定義,能有個「無念」的說
: 法就不錯了,但有的門派的描述是「無念而有覺知的狀態」。
: 如果是這種定義的話,那佛家常說的色界四禪共同禪支的「心一境性
: 」禪支,就不一定符合道家的說法了,因為「心一境性」還有個「一念」
: 。
什麼是"能知能覺"、"能產生認知交互作用"之源?
是"念"?還是那個"一念"?
恐怕都不是。
名相:心一境性
釋文: 梵語 cittaik⑧grat⑧。音譯質多翳迦阿羯羅多。
為定名之一。乃定之自性。
以止住心於一境之狀態為定,故又稱心一境性。
與等持之體相同。〔成唯識論了義燈卷五本〕(參閱「定」3171)
來源: http://www.fgs.org.tw/fgs_book/fgs_drser.aspx
以下名相來源皆取自上述連結
: 三、佛家對入定的討論,多半是「九次第定」包括了:
: (一)色界四禪:初禪、二禪、三禪、四禪。
: (二)無色界四定: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
: 非想處定。
: (三)滅盡定。
: 最常談的色界四禪的禪支的描述,在南傳佛教的《清淨道論》等著作,
: 已經有很詳細的討論了,近代南傳佛教的大師對其也有很多的註解了。
名相:九次第定
釋文: 梵語 nav⑧nupАrva-sam⑧pattayaⅶ。
意為次第無間所修之九種定。
又稱無間禪或鍊禪。
指色界之四禪、無色界之四處及滅受想定等九種禪定。
以不雜他心,依次自一定入於他定,故稱次第定。
分別為
初禪次第定、
二禪次第定、
三禪次第定、
四禪次第定、
空處次第定、
識處次第定、
無所有處次第定、
非想非非想處次第定及
滅受想次第定等。
深心智慧利之行者,自試其心,從初禪心起入二禪,不令異念得入,
乃至入滅受想定,止息一切心識,是達禪定之至極。
如是異念無間雜,亦稱無間禪。
又以此禪鍊諸味禪,使之清淨,譬如鍊金,故稱鍊禪。
〔大智度論卷二十一、卷八十一、大乘義章卷十三、大明三藏法數卷三十四〕
-------------------------------------------------------------------------------
名相:定
釋文:令心專注於一對象,而達於不散亂之精神作用,或即指其凝然寂靜之狀態。
反之,心散亂不止之狀態,則稱為散,二者合稱定散。
定原為梵語 sam⑧dhi(三摩地、三昧)之意譯,俱舍宗及唯識宗以之為心所之一;
俱舍宗以之為十大地法之一,唯識宗則以之為五別境之一。
令心不散亂之修行,及由此而有之特殊精神狀態,通稱為定,其進境有層次等差。
又因止、觀,均行、不均行,有心、無心等之不同,而生四禪、四無色、
二無心定等之差別,或為禪定之總稱,或以心一境性之義而稱三摩地,或稱三昧。
定與戒、慧同為三學之一,乃佛教實踐方法之大綱。
又八聖道中之正定,為五根、五力之一,故亦稱定根、定力;
六波羅蜜(六度)之一,即禪定(梵 dhy⑧na,禪那、靜慮)。
定之意義有種種異說。
據大智度論卷二十八載,禪定、四禪二者皆稱定、三昧。
據十住毘婆沙論卷十一載,禪指四禪,定指四無色定、四無量心等。
成唯識論了義燈卷五本列舉定之異名,共有七種:
(一)三摩呬多,梵語 sam⑧hita,譯為等引。
等,即遠離心之浮(掉舉)、沈(惛沈)而保持平衡,乃身心俱安之狀態;
引,乃由自力引起(發生功德)之意,能修此定,則離諸煩惱,而引發勝妙功德。
等引通於有心、無心二定,但不通於散位。
(二)三摩地、三昧,梵語 sam⑧dhi,譯為等持,又作正心行處。
能修此定,心則端直,安住一境而不動,即心平等攝持之意。通於定、散,
但僅限於有心位,而不通於無心,為定之本體。
(三)三摩底,梵語 sam⑧patti,譯為等至。
謂能修此定,正受現前,大發光明,慶快殊勝,處染不染,無有退轉,
即已至身心平等之意。僅通於有心、無心二定,不通於散位,為定之自相。
(四)馱那演那,梵語 dhy⑧na,譯為靜慮,或以音略譯作禪。
謂澄神審慮,專思寂想,即鎮靜念慮(分別)之意,
通於有心、無心、有漏、無漏,但限於色界之定,不通於無色定。
(五)質多翳迦阿羯羅多,梵語 cittaik⑧grat⑧,譯為心一境性。
謂攝心一境,策勵正勤而修習,即將心集中於一對象之意,為定之自性。
(六)奢摩他,梵語 〆amatha,譯為止、正受。
謂止息諸根惡不善法,能滅一切散亂煩惱,即離邪亂之想念,止心寂靜之意,
僅限於有心之淨定。
(七)現法樂住,梵語 d a-dharma-sukha-vih⑧ra。
謂修習禪定,離一切妄想,身心寂滅,現受法喜之樂而安住不動,
即於現在世經由淨定、無漏定等享受定之法樂,限於色界之四根本定。
定有生得定、修得定二種:
(一)生得定,謂生於色界、無色界(俱為定地),為依前世善業之力,自然所得之定地。
(二)修得定,謂生於欲界(散地),以後天努力修行所獲得者。
上記二定,於色界定中,即稱為生靜慮、定靜慮;
於無色定中,則稱為生無色、定無色。
依定之內容及其修行之階段,可將定分為多種。
俱舍宗將其大別為有心定與無心定等二定。
有心定包括四靜慮(四禪、四色界定)與四無色定,合為八定(八等至)。
四靜慮,即:(一)初靜慮,(二)第二靜慮,(三)第三靜慮,(四)第四靜慮。
於初靜慮得滅除語言,第二靜慮以上滅除尋、伺,
而四靜慮順次滅除憂、苦、喜、樂等諸受。
又初靜慮無鼻、舌二識,第二靜慮以上五識皆無。
四無色定,即:
(一)空無邊處定,得滅除與眼識和合之可見有對之色想、
與耳鼻舌身四識和合之不可見有對之色想、
與意識和合之不可見無對(無表色)之色想,而入無邊之虛空想。
(二)識無邊處定,捨外空緣,唯緣內心識,入於無邊之識行。
(三)無所有處定,厭離識處廣緣之苦,滅除識想,作無所有之行相。
(四)非想非非想處定,又稱非有想非無想處定,捨離無所有之行相,
知見一向非想(無粗想),進而捨非想之行相,達於非非想(有微細想)。
八定有已入定之階段,及近定之準備階段;
前者稱為根本定,或根本等至,後者稱為近分定,然初靜慮之前階段非稱近分定,
而稱未至定,故僅有七近分定。
又初靜慮與第二靜慮之近分定中間之階段,稱中間定,或中間靜慮,如修習此定,
即可生於大梵天。
第四靜慮中,自下下品至上上品,計有九品,上上品乃色界定中最高之定,稱為邊際定。
上記之未至、中間、七近分、八根本等諸定,視「尋」、「伺」等之有無,
再分為三種三摩地。
尋,指尋求推度,為粗雜之精神作用;伺,指伺察思惟,為深細之精神作用。
三種三摩地為:
(一)未至定與初靜慮之有尋有伺三摩地,即有覺有觀定。
(二)中間定之無尋唯伺三摩地,即無覺有觀定。
(三)第二靜慮近分以上之無尋無伺三摩地,即無覺無觀定。
此稱三定,或稱三三摩地、三三昧。
定之性質,分為味定、淨定、無漏定等三定,又稱三等至。
(一)味定,又稱味等至。與貪愛相應而起,乃愛樂味著於前念(前剎那)淨定之定,
位於八根本定與中間定。
(二)淨定,又稱淨等至。相應於有漏善心所起之定。又分為:
(1)順退分定,謂順自地之煩惱而生起味定。
(2)順住分定,謂順自地之淨定。
(3)順勝進分定,謂順上地之淨定。
(4)順決擇分定,謂順無漏智而起無漏定。
於未至定、中間定、七近分定、八根本定中俱生。
(三)無漏定,又稱無漏等至。為聖者所依,乃得無漏智之定,係於未至定...(補充如下)
名相:無漏定
釋文: 梵語
an⑧srava-sam⑧patti。
意譯無漏等至。指於出世間無漏心所得之禪定。又作出世間定、出世間禪。
出世間,為無漏之別稱。
俱舍論等謂於未至定、中間定、四根本靜慮(即四根本定)、
下三無色定等九地能生起無漏定。
然唯識家僅以第四靜慮地所起之大乘光明定、集福王定、賢守定、
健行定等四定為無漏定。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五將禪分為世間禪、亦世間亦出世間禪、出世間禪、
非世間非出世間禪四種。
出世間禪有九想、八念、十想、八背捨、八勝處、十一切處、九次第定、
師子奮迅三昧、超越三昧等。
〔大智度論卷十七、顯揚聖教論卷二、瑜伽師地論卷十二〕(參閱「無漏九地」5128)
------------------------------------------------------------------------------
佛家對定的討論還有很多,
可能無法簡單幾句就可以勾勒出佛家所謂的"定"。
先瞭解了"定",才知道是否"入定"。
--
嗡 om 降伏慢心
嘛 ma 降伏嫉妒心
呢 ni 降伏我執
悲 pad 降伏癡心
咩 mei 降伏貪心
吽 hon 降伏瞋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240.19.203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meditation 近期熱門文章
PTT體育區 即時熱門文章
77
108
18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