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各位怎麼克服腿痛?

看板meditation (靜坐 - 冥想)作者 (吉祥如意)時間13年前 (2012/03/22 23:28), 編輯推噓6(603)
留言9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8/18 (看更多)
※ 引述《penetrating (嗡嘛呢叭咪吽)》之銘言: : 很久以前就有打坐經驗了, : 但是都一直沒很認真、一曝十寒,荒廢很久的我其實跟新手差不多。 : 這幾天打坐起來發現比以前更痛, : 不知道各位如何克服腿痛? : 1.不要太強求,日積月累、慢慢進步? : 2.忍痛忍到一個地步,腿氣通了自然不會痛? : 3.忍到腳麻掉沒感覺,自然不會痛? 會不會腳組織壞死? : 4.好像有在做腿部肌肉訓練,或是有在練跑,腳筋比較硬?比較痛? : 5.呼吸如何自然不刻意? 我當初練靜坐前幾年都只練姿勢, 只練姿勢,為的是先把身體的姿勢調整好(大腿骨、髖骨和脊椎的位置), 每個人的身體軟度都不一樣,事需要先調整或校正自己的姿勢是必要的, 當身體盤坐可以很輕鬆坐上一小時以上以後,才開始練習靜坐冥思禪修, 當身體的反應超過負荷,建議應馬上休息,通常以兩個小時內為宜。 過去曾經最高可以維持盤腿姿勢五個多小時,不過這是在法會上硬撐下去, 除非必要,或有特殊目的,否則不太建議硬撐, 超過肉體負荷有可能會造成不良傷害。 練姿勢的原因在於,良好的靜坐姿勢有助於肌肉放鬆, 使身體可以維持較久的平衡狀態, 當身體的姿勢可以透過骨架達到重心的平衡以後, 會很容易對"氣"有所體驗,運氣、集氣或散氣等等, 甚至可以感受到外在氣場流動(風水), 就曾經依此能力在百貨公司賣礦石(紫水晶等)講解其能量流動模式並協助調整賣場氣場, 也依此能力選了一個一萬五但氣場較強的紫水晶洞, 靜坐方式正確,我認為的確可以開發不少有趣的能力, 但這些都只是外在的現象,一旦執迷於這些現象,大概就很難有所進步了。 建議你先將身體姿勢練習到能夠輕鬆維持坐姿至少30分鐘以上, 再練習其他動作。 -- om 降伏慢心 ma 降伏嫉妒心 ni 降伏我執 pad 降伏癡心 mei 降伏貪心 hon 降伏瞋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51.244.237 ※ 編輯: solarjeff 來自: 111.251.244.237 (03/22 23:29)

03/23 12:09, , 1F
目前大約都1個小時左右,但後面10幾分鐘不輕鬆阿~
03/23 12:09, 1F
提供個人的經驗給你參考看看。 降低腿痛可以用"鬆"字訣,會痛是肌肉繃緊造成, 你在姿勢坐定不動後,可以先將注意力放在"身體"上,由頭頂至腳底,再由腳底至頭頂, 在這過程當中,當注意力放在頭頂時,觀察頭皮放鬆沒,如果沒有, 輕提意念令未放鬆處放鬆,但如果放鬆後發現有未放鬆的回饋出現, 持續提意令未放鬆處放鬆,直至你覺得放鬆,但不可太過鬆弛,否則可能會出現昏沉。 如此先將心力放在觀察身體狀態,腿痛就將注意力放在痛處,用上面的方式持續進行, 至其放鬆。 根據我的經驗,膝蓋附近的肌肉很容易不自覺緊繃,當你以為放鬆後, 下一念又發覺緊繃,像我在調整大腿跟小腿和膝蓋時,會花一點時間, 這時間會隨著姿勢的正確性提高與作意令鬆的熟練度增加而縮短。 坐久腿痛問題克服後,腿麻的現象就會比腿痛先出現,這個就要靠"氣"來疏通了。

03/23 16:35, , 2F
很簡單 盤腿姿不變(限雙盤) 往後一倒 以肩著地 曲身腳肘摩
03/23 16:35, 2F

03/23 16:37, , 3F
地 摩地畢 左傾身 傾身畢 右傾身 傾畢 續坐姿 (慢動作)
03/23 16:37, 3F

03/23 16:38, , 4F
左右傾可1~3次 重點是這方法可以助你快速過關 下回合? 同
03/23 16:38, 4F
似乎不錯的方法,謝謝分享。 補充一下: 坐的久不是我想說的重點, 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提升打坐的品質應該反而比較重要, 在一兩個小時內體會妙樂,繼續提升比較重要, 我當初就卡在靜坐妙樂,那時很享受打坐時的身暢心靜意悅的感受, 所以才會說出"一但執迷於這些現象,大概就很難進步"這種話。 ※ 編輯: solarjeff 來自: 123.240.3.100 (03/23 23:30)

03/24 11:48, , 5F
時間過好快 一下子就得起身 已經忘了痛苦與舒不舒服
03/24 11:48, 5F

03/24 11:50, , 6F
進不進步不是重點 而是靜坐還有"求"什麼嗎?
03/24 11:50, 6F

03/24 11:51, , 7F
坐的久有它的道理 隨便坐一下 更有"梵我合一"的方式
03/24 11:51, 7F
住念攝心時間自然飛快而逝,住念時忘身處也無痛苦, 但要注意的是肉體實際上是否能負荷長時間的坐姿,如果有能力突破肉體限制, 時間應該不是問題。 此外,靜坐求不求什麼,這就要問涉入一切之初機。 其他可參考: 法華經 "大通智勝佛,十劫坐道場,諸法不現前。"的典故。 ※ 編輯: solarjeff 來自: 123.240.2.162 (03/24 12:08)

03/24 19:00, , 8F
03/24 19:00, 8F

04/16 22:35, , 9F
04/16 22:35, 9F
文章代碼(AID): #1FQqKB-x (meditation)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FQqKB-x (meditation)